APP下载

在增强“四力”中让新闻作品“冒热气”
——《江西民企种粮赤道几内亚》获第二十六届江西新闻奖一等获奖的启示

2019-03-23宋思嘉

传媒论坛 2019年12期
关键词:脑力四力江西

宋思嘉

(江西日报社,江西 南昌 330038)

2018年4月23日,第二十六届江西新闻奖正式揭晓,《江西日报》报送的由笔者采写的消息《江西民企种粮赤道几内亚示范农场水稻开镰测产,结束该国不产水稻的历史》获一等奖。

消息传来,笔者在欣喜之余,脑际不时萦回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这篇稿件是对我“四力”的锻炼与提升。作为一名年轻的党报记者,笔者认为新闻工作者唯有在工作中身体力行践行“四力”,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方能采写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如果我们不能在新时代采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佳作,就愧对当下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眼力”:要有好的“新闻发现力”

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给通讯员讲题时曾这样说:“写新闻稿时常常掂量不出事件的新闻价值,不知道有没有报道的必要。如何寻找新闻点呢?有没有比较好的寻找新闻点的好方法?这涉及“新闻发现力”的问题。我们唯有通过勤跑,才能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因为世界上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缺少锲而不舍、包根问底的执着精神。

2018年12月7日,笔者到上海参加江西(上海)第十四届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当天下午,在参加江西(上海)第十四届农产品展示展销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布会刚开始,笔者见坐在前排的省农业农村厅相关处室的一位负责人在接电话,只见这位负责人对着手机小声说:“好、好、我会后向省厅领导报喜。”我听后当即站起身和这位负责人“打招呼”,他说:“现在开会,会后你到我房间来聊。”

会后,因这位负责人忙于会展布展,我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到才找到他,了解到了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在援赤道几内亚示范农场50亩水稻开镰测产的详情。这一会上“意外听来”的新闻,触发了记者的新闻敏感。我当即与这位负责人约定,回南昌后就去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采访。晚上,我就通过电话,与这家公司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请他将相关资料发给了我。12月10日,笔者回报社后,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了这一新闻线索,引起了他们的“共同关注”,他们要我深入采访,将此稿作为精品来采写。

“处处留心皆新闻”。记者要善于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寻宝”。会上要善于抓“大鱼”,甚至抱回“金娃娃”。回过头来看,好新闻的最高境界是发现,也就是要不断增强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在既见人之所见的同时,更要见人之所未见的新闻,简言之,就是要有敏于发现的眼睛和耳朵,才能发现最新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影响力的事实、对受众最有实用价值的事实。

客观说,世界上并不缺少新闻,而是缺少发现新闻的慧眼和刨根问底的精神。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新闻发现力”呢?我的体会是,记者要在增强“四力”中提高“新闻发现力”,发现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苗头、新动向,关键在于发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要学会掂量新闻事实,采写的新闻才能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领时代之风,也才会更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二、“脚力”:要勤快深入到基层一线“抓活鱼”

在增强“四力”中,新闻工作者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好传统,深入基层一线“抓活鱼”,才能采写出好新闻。

在采写此稿中,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素材,而是花了两天的时间,深入采访了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农科院的领导、专家、江西赣粮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他们告诉我,赤道几内亚当地人喜欢吃大米,将水稻誉为“地上的石油”。但因多种因素,该国历史上从未成功种植过水稻。为此,该国总统对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充满期待地说:“希望你们能在赤道几内亚种出水稻这一‘地上的石油’来。”正因为采访深入,在稿件写作中,我将此重大背景写进了消息中,接上了“国际线”,展示了新闻的厚度和深度。

反映一个事物的整体面貌,要抓事物本身在发展过程中的细节,交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所以说,细节是故事的刚需。在采访中,我在企业深挖新闻“富矿”,不厌其烦了解细节。如,他们告诉我,2018年5月份,当他们在10亩农田里试种水稻成功后,该国总统的夫人代表总统请专家们到总统府喝咖啡。虽然这一细节很生动,但在写作时为了凝练主题,忍痛割爱,没写到稿件中去,但使我更加了解到了江西民企种粮赤道几内亚的重大意义。

细节是记者采访得来的,不是道听途说来的。首先记者要“走”这就是脚力。“走”得好的关键如何“走”?“脚板勤”不仅仅是要下到基层,还要跟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放在他们中间,想他们所想,这样才能体会采访对象的真实的思想,写出的稿件也才是最鲜活的,感受也才是真的,能接地气的,否则只能是漂浮在表面,沉不下去。

“脚板勤”,要“入”眼“进”心,才能采写出有深度的新闻。不善于从深度开掘上着力。我们写新闻,要让读者在读了你写的稿件后,能对新闻现场感同身受,能领悟到通俗易懂的文字的背后的深层含义。事实证明,用脚采写出来的稿件才最有深度、温度。为了打磨出精品稿件,我专门到省农科院,采访了曾多次到这家示范农场指导水稻种植的专家,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将专家的权威“发声”写进了稿件中。这样处理的效果是,在短短七百多字的消息中,权威人士提供的细节成为最终的表现蓄力,也成为这条消息的厚度,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三、“笔力”:要深思熟虑采写“站位”高的新闻作品

广大新闻工作者有了“脚力”的勤快深入、“眼力”的广大精微,还要有“脑力”的深思熟虑、“笔力”的表达呈现,坚持短实新[1]。为写好这一消息,笔者紧贴时代脉搏,抬高新闻“站位”,树立精品意识,秉持工匠精神,精雕细刻来写好这条消息。

“笔力”的前提是要有“脑力”。好“脑力”,主要体现在聚焦热点采写新闻上,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把领导视角与受众视角相结合,注重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化为受众关注的亮点、热点,通过“沙里淘金,大海捞针”,才能采写出好作品。好“脑力”,还要做到思维勤。思维是记者重要的武器,下笔之前,甚至在采访过程中就要积极思维,对采访中呈现出的大量散乱的事实进行快速的逻辑归纳,用独到的新闻视角和清晰的思维逻辑来达成[2]。因此,只有心中有大主题,笔下才有新视角、稿件才有大力度。从全国来看,如何有效地推动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走出去”,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是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家民营“走出去”取得的佳绩,为推动我省民营企业更高水平“走出去”具有示范作用。站在这一高度写新闻,就把一则民企新闻上接了“天线”、下贴了“地面”,彰显了新闻价值。

好“笔力”,要求记者“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走在田埂上找感觉”,要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坚持不懈,精心提炼主题,写出入脑入心的优秀新闻作品。为此,我们要谋篇布局,并加以观察与思考,才能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现实意义的新闻作品,将稿件做深做活做透。更重要的是,才能在有了好的新闻素材后,要站位高,打磨精,凝练主题,选材精当,层层递进,抓人眼球,多角度展开,画龙点睛。写好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尤其要清晰地交待新闻背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才能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让稿件迸发大能量。比如,文中的第三、第四自然段,大都是写的背景,这样处理,不仅回答了5个W,还起到了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同时,我还将新鲜信息放在稿件的导语中传递:2018年江西现代农业大事记将记下这不寻常的一刻:12月2日,我国援赤道几内亚示范农场种植的50亩水稻开镰测产……[3]这一阐述,收到了突出主题,增加新闻“厚度”之效。

内容为王,写好一篇好新闻,要满怀激情,精心谋篇布局,才能写得生动精彩、可耐可读,引人入胜。笔者对素材反复推敲,对此稿认真思考,进行了精心筛选,从广度、深度上着力,对稿件反复打磨,在追求“短平快”的同时,力争做到精益求精。以小见大,用鲜活的细节,用心做精品。如,在稿件中,将初稿中关于农业专家组攻克了一系列困难的400多字凝练到70个字,字数虽少,却言简意赅,使稿件有思想、“冒热气”了。

猜你喜欢

脑力四力江西
江西银行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我爱江西奶奶
脑力百分百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