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简析与建议

2019-03-23吕映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常州市高新技术申报

吕映

(常州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 常州 213023)

1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概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形势的变化,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据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统计,到2019年初,常州市共拥有各类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 444家。自2008年申报启动以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2.93%,名列全省前茅。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为3年。从2016—2018年新认定情况来看,全市大中型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步伐开始加快,认定情况也明显优于中小企业,尤其是2018年认定增幅达到了35%以上。但据统计,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规上企业仅占全市全部规上企业的1/4左右,尚有较大发展空间。常州市若不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与苏州市、无锡市和南京市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南通市、扬州市的优势也将进一步缩小。

2 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主要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长性指标、研发费用和内部管理等几个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通过实地调研和对相关企业的研究,可以从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等方面对未被认定的原因做出分析。

2.1 外部经济环境尚未回暖,企业高速增长难度较大,影响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由于全世界经济都还处于低迷阶段,国内经济也同样受到影响,增速缓慢,处在较慢的发展期,内销企业的生产销售受大环境影响,发展势头不容乐观。除此之外,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导致不少出口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都受到了很大影响,他们的成长性无法持续保持。最终结果就是国内企业相对的研发投入占比减少,削弱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大地抑制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高速增长的态势。

2.2 外部政策环境变化,企业间竞争加剧,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难度加大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税收优惠及其他各类扶持政策,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或者进入新兴产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素质以帮助自身加入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队伍。随着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的不断增加,政策环境竞争加剧,高新技术企业从申报认定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再到其他各类扶持政策的实施,要求越来越严格,政策执行也越来越规范、透明。如果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管理,享受各类扶持资源的难度将会不断增大[1]。

2.3 企业内部环境存在诸多不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1)新申报企业后劲不足,申报数量和质量无法保持高增长

随着大部分规上企业和其他条件成熟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的结束,新兴产业企业尚未有较为明显的发展,新增申报主体增长率放缓,申报绝对数逐步降低。同时,大部分高速成长期企业规模较小,对经济总量的增长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内难以起到较大影响。

2)部分复审企业进入发展瓶颈期,影响整体增长率

部分复审企业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企业发展平稳期或衰退期,成长性、自主创新能力和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遇到了一定的阻力,部分企业转型升级不顺利,使得相关企业不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的基本要求,主动放弃资格或者审核不过关的现象越来越多,导致认定的整体增长率有所降低[2]。

3)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放松,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偏少,人才流动失衡,重新申报达不到基本指标

部分企业在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企业内部放松了管理,减少了研发投入,加上研发费用归集的不合理性,以及在人才流失严重的同时却不能及时引进新鲜血液,导致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明显降低,因此这些企业在到期重新申报时已经不能达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最后不得不主动放弃申报。

而新申报的企业中,有部分企业虽然具备新兴产业领域方向、高新技术和高新产品等优势,但是却存在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科技人员占比不足、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比不达标等问题,这部分企业需要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强培育力度,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申报,争取尽快加入高新技术企业序列。

3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对策建议

在外部经济环境不如意的情况下,企业只有练好内功,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才能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同时,通过政府、金融机构、创新联盟和其他各类组织加大对企业的培育力度和广度,采用主动与被动结合、外部与内部联合的方式,通过加大财政资金引导、指导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加强科技金融扶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等多种渠道和方法,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机制,才能最终帮助企业在平等条件下,通过企业自身努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从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从认定管理出发,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发展提出建议。

3.1 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提高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方式之一,也是相关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必要条件,对企业负责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但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和部分企业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当一部分企业在失去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因其企业负责人不知情或不清楚具体原因而导致企业损失巨大[3]。为有效保障这部分企业的切身利益,可借鉴先进地区做法,从流程上增加信息对称性,让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均意识到丢证的严重性。

3.2 培育骨干企业,加强建设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据内部统计数据,全市二、三产业企业近6万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 000多家, “双软”企业300多家,而全市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则更多。通过抢抓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机遇,充分依托全市“三位一体”、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政策等培育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主体,同时通过拓宽视野,变被动为主动,重点培育处于成长期、高附加值和产业基础好的科技企业。例如将申报(复审)未通过的企业,以及重点遴选出“小转规”“双软”和孵化器、加速器中的高素质企业等纳入培育库中,构建稳定和庞大的培育库资源,通过及时做好相关企业的跟踪、管理和服务,推动其发展壮大并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3.3 发挥科技中介作用,服务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发展

各级各类科技中介因为自身生存问题对重点发展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等的感知度更为灵敏,通过其深入挖掘有潜力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既能有效增加培育企业数又能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效。此外,此类中介也是政府和企业之间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润滑剂,通过其掌握的信息渠道和技术、资金等渠道,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水平,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按“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在对各级各类中介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利用现有或重新组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类科技创新和创业中介机构,能够对现有培育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并做好对应跟踪与服务,通过相关中介的服务可以不断扩大和促进对企业的培育力度和广度,从而协助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常州市高新技术申报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教师作品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相关高新技术介绍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