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喂养及常规鼻饲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比较研究
2019-03-23张晓芳
张晓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早产儿,为胎龄<37周活产婴儿,出生体质量<2500g,头围<33cm,并且器官功能、适应能力较差[1]。妊娠期高血压、早期破水、多胎妊娠,以及羊水过多、贫血等,均为早产儿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抵抗能力下降、皮肤薄嫩、呼吸快而浅等。保持营养均衡,利于早产儿及早恢复体质量,改善其生存质量。故此,本次研究以我院近1年来撷取的早产儿为主,以重力喂养为基础,以常规鼻饲喂养为参照,对比不同处理方案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随机平行方式分组,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78例早产儿,分为实验组39例、参照组39例。试验前,所有早产儿家长均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所有早产儿均为胎龄<37周、体质量<2500g,将先天性病症者、免疫系统病症者剔除。实验组中男、女各占56.41%(22/39)、43.59%(17/39);胎龄32~36周,平均胎龄(34.5±3.2)周。参照组中男、女各占51.28%(20/39)、48.72%(19/39);胎龄30~36周,平均胎龄(33.2±3.1)周。所有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均经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及处理、比较,P>0.05。
1.2 方法
实验组和参照组均选择相同品牌的奶粉、胃管,配方奶粉的配置温度设置在38度左右。然后,均实行常规胃管插管,取部分静脉营养,早产儿日胃肠应用为每日420kJ/d。
实验组通过重力喂养,在插入胃管一端、盛有奶液针筒进行连接。这时,可将完成连接的针筒挂起,将完成配置的奶液匀速流入早产儿胃中,重力喂养的时间为4h一次。
参照组接受常规鼻饲喂养,将注射器和胃管一段加以连接,采用注射器抽取适量奶量,将奶液一次性注入于胃中,喂养时间和实验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相关指标(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及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两组的临床全部数据,均输入SPSS20.0。计量资料、两组临床相关指标的对比,均按照±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并发症情况的对比,均按照%表示,行x2检验。对比结果为P<0.05,则可代表实验组、参照组早产儿数据对比的意义存在。
2 结 果
2.1 实验组及参照组并发症比较状况研究
实验组、参照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及参照组并发症比较状况研究[n=39(%)]
2.2 实验组及参照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状况研究
两组早产儿在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性均突出,P<0.05,详见表2。
表2 实验组及参照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状况研究[n=39( ±s),d]
表2 实验组及参照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状况研究[n=39( ±s),d]
组别 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 住院时间实验组 5.79±2.09 9.78±2.51 4.61±1.79 11.65±3.46参照组 8.31±2.42 15.11±4.76 6.57±2.01 17.18±5.82 t 4.9216 6.1855 4.5477 5.100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早产儿出生后,不同系统的发育均不成熟,并且生理功能并不完善。客观来讲,早产儿的营养需求量较大,而且自身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临床方面通常会通过早期喂养方式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受到早产儿生理特点因素影响,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吞咽反射能力均较差,并且胃容量较小,所以会产生哺乳困难的现象[2]。实行常规鼻饲喂养,需要一次性将完成配置的奶液注于胃内,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注入的速度无法保证,而这也是导致不能有效运动的主要原因[3]。此时,需要通过早产儿膈肌呼吸运动,容易引发相关的并发症情况,还会严重威胁到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此,本文经重力喂养方式处理,该种喂养方法可结合早产儿的生理特征喂养,能减轻对早产儿机体构成的影响及胃肠负担,利于其胃肠蠕动、及早恢复胃肠功能[4]。此外,还可提高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能力,保证喂养的效果和安全[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参照组比较临床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意义均存在,P<0.05。说明,采用重力喂养方法喂养早产儿,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确保喂养的安全性,在减少体质量恢复时间、全胃肠营养时间,以及胃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优势也非常突出。
总而言之,重力喂养应用于早产儿喂养中的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方面广泛予以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