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传统置管技术的效果研究
2019-03-23樊倩红
樊倩红 彭 程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外一二科 广东 珠海 519015)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临床上应用日趋广泛。但传统置管方法进行外周静脉PICC穿刺术所穿刺位置较为局限,置管难度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受到多方原因影响。近年来,我院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静脉PICC穿刺置管取得效果显著。在高清显示血管解剖下,进行置管穿刺,具有操作时间少、穿刺准确、动态引导及全程可见等优点[1],对此,本研究对两种PICC置管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4例,实施传统PICC穿刺置管42例为对照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在26~80岁,平均年龄(47.64±1.72),实施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42例为实验组,女性患者22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在28~79岁,平均年龄(45.24±1.45),一般资料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由经过专科培训并取得PICC资格证的护士根据经验选择外周静脉采取传统的套管针穿刺血管刺置入PICC管,操作者一手固定穿刺血管下方皮肤,另一手用穿刺针朝穿刺血管方向刺入血管,见回血再平行进针少许,退出针芯,将导管通过穿刺鞘置入到预期位置。
1.2.2 实验组 由经过专科培训并取得PICC资格证的护士在超声医师的配合下进行置管。操作如下:超声医师通过超声探头予穿刺静脉纵横切面定位,通过观察血流方向,血管走向,血管内径选定穿刺静脉,要求血管内径与PICC导管直径之比为2∶1或以上,用记号笔在穿刺血管上方穿刺点和血管走向的体表投影标记,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消毒铺好无菌巾建立无菌区,扎止血带,超声探头涂少量耦合剂,用无菌保护套包裹探头,挤出空气,确保探头与保护套之间紧贴无气泡。超声医生戴无菌手套持超声探头垂直于穿刺点上方探查预穿刺静脉,操作护士手持穿刺针,在超声探头下方缓慢刺入血管,并在超声动态图像下观察进针情况,针尖到达所穿刺静脉管腔中,针尾可见血液溢出,再平行进针少许将穿刺针套管送进血管内,保持穿刺位置,撤出针芯,送入PICC导管到预定位置,同时用彩超探头沿着上肢静脉的走向追踪置管过程,回抽见有回血撤出导丝,修剪导管体,安装连接器、冲洗和固定导管等,置管成功后均摄胸部正位片确定导管位置,置入的PICC导管沿上肢血管走向尖端位置到达第4至第7胸椎作为标准定位,并进行常规维护。
1.3 观察指标
1.3.1 选取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成功率、作为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1.3.1.1 一次穿刺成功率 指在皮下探测血管动作,凡在皮下退针或更换穿刺部位均视为二次或以上穿刺成功病例。
1.3.1.2 并发症的观察 指置管后至置管后6个月内出现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堵塞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两组均42人,对照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57.14%(24例),实验组92.85%(39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置管后发生7例机械性静脉炎、4例静脉血栓、1例导管异位,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实验组发生2例机械性静脉炎、1例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表现在:(1)穿刺成功率高。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技术可以获得患者穿刺血管的位置,直径大小,分布走向及皮下深度,定位最佳穿刺点,创伤少,一次穿刺成功率高。(2)并发症发生率低。本研究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超声引导下行PICC置管可减少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如穿刺部位出血、机械性静脉炎、手指肿胀等问题,并对于患者后期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据统计,盲穿引起的并发症多为静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甚至需要重新置管,增加病人痛苦,增加医疗费用。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具有定位准确,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