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殖模式对大黄鱼体形与体色的影响分析
2019-03-23殷小龙徐志进柳敏海罗海忠李伟业傅荣兵油九菊
殷小龙,徐志进,柳敏海,罗海忠,李伟业,傅荣兵,章 霞,油九菊
(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 316000)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隶属石首鱼科、黄鱼属,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之一[1-2]。自上世纪我国在大黄鱼人工规模化育苗技术获取了改革性的突破后,我国大黄鱼养殖产业日益壮大并快速发展[3],目前我国大黄鱼主要以海水网箱养殖模式为主,多种养殖模式共同发展,主要有循环水养殖、深水网箱养殖、围网养殖、混合养殖等[4-5]。并且随着大黄鱼养殖量不断增大,大黄鱼的体形与体色也成为了影响大黄鱼价格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不同养殖模式下大黄鱼的体形与体色有一定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研究学者已针对大黄鱼的养殖模式、形态性状、肌肉营养、饵料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不同养殖模式对大黄鱼肉质营养成分的影响[5-7],不同饵料及养殖环境对大黄鱼形态差异的影响[3],饵料对大黄鱼体色的影响[8],大黄鱼循环水培育实验等[9]。但就室内循环水养殖与虾塘混养模式对大黄鱼形态和体色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此,本研究拟通过对2 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的体形、体色的研究分析,比较2 种养殖模式下的差异,以探讨2 种养殖模式对大黄鱼养殖的影响,建立2 种模式下大黄鱼形态和体色的基础数据,期望能为我国大黄鱼养殖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参考,并有助于大黄鱼养殖模式和养殖方法的优化,以提高大黄鱼的养殖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用大黄鱼来自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基地4月初育出的同一批大黄鱼苗种。苗种在室内水泥池培育养殖,待其11月龄时,随机选取鱼体健康、状态良好的大黄鱼(规格为:平均体重115.03±24.54 g,平均体长17.72±1.04 cm)分别放入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大棚精养塘混养2 种模式下进行试验养殖,养殖周期为18 周。试验结束后,随机选取室内循环水养殖的大黄鱼60尾(平均体重190.43±66.17 g,平均体长21.97±2.39 cm);随机选取虾塘混合养殖大黄鱼60 尾(平均体重195.70±40.91 g,平均体长23.38±1.53 cm),分别进行体形和体色数据测定。
1.2 方法
1.2.1 养殖管理
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包含养殖池8 个(养殖池长宽4 m,水深1.2 m),选取其中3 个为试验组。每日换水量约为20%,养殖密度约为10 kg·m-3,水温保持在22~28℃,盐度为24~28,pH 为7.6~8.3,溶解氧≥8 mg·L-1。投喂饵料为海水鱼配合饲料(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生产),每天投喂2次,早晚各投喂1 次,饱食投喂,直至养殖鱼不明显抢食为止。
虾塘混合养殖模式:选取南美白对虾大棚精养塘(面积:0.083 3 hm2,水体深度1.6 m)3 个为试验组,每个塘投放大黄鱼100 尾,并混养凡纳滨对虾(体长1.5 cm) 25 万尾。前20 天不换水,后每天换水20 cm,增氧采用底部充氧和叶轮式增氧机方式。对虾投喂饵料为天邦系列对虾饲料,按照体重3%~5 %进行投喂;大黄鱼投喂饵料为海水鱼配合饲料(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生产),每天投喂2 次,前6 周按照体重12%左右进行投喂,第7 周开始不投喂大黄鱼饲料。
1.2.2 大黄鱼体色的测定
试验采用CR-400 色彩色差计同步测量不同养殖条件下大黄鱼3 个部位(侧面背部、侧面腹部、尾柄)的体表颜色,记录相应的Lab 颜色参数(CIE 1976),其中L 表示亮度值,L 越大表明大黄鱼体表颜色越明亮;a 表示红绿程度(-a 表示绿,+a 表示红);b 表示黄蓝程度(-b 表示蓝,+b 表示黄)[10]。a、b 的数值范围在-120~120 之间,绝对值越小越接近白色。测量前将大黄鱼体表水分擦干,测量时将大黄鱼侧面放平,侧面背部测量位置为沿背鳍与侧线之间的躯干部分,侧面腹部测量位置为大黄鱼侧面腹鳍与尾鳍之间的侧面狭长部分,尾柄测量位置为尾柄侧面部分,侧线以上为尾柄上侧,侧下以下为尾柄下侧(图1),每个位置测量3 次,取其平均值[11]。
1.2.3 大黄鱼体形的测定利用游标卡尺对试验大黄鱼的6 个形态性状进行精确的测量(精确到0.01 cm),其包括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尾柄长、尾柄高。利用电子天平对体质量进行精确称量(精确到0.01 g)。
1.3 数据处理
对可测量的表型性状进行比值处理整理,得到肥满度(体重/体长3×100%)、体高/体长、尾柄高/尾柄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长、吻长/头长6 个体形性状数据。
采用SPSS 17.0 对不同颜色光照大黄鱼体色Lab 参数、体形性状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检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模式养殖的大黄鱼体形比较分析
为了消除大黄鱼个体间的大小差异,利用比值性状进行体形性状差异性分析(表1)。6 项比值性状的方差均呈齐性(P>0.05),其中肥满度、体高/体长、尾柄高/尾柄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长5 项比值性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吻长/头长比值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室内循环水养殖的大黄鱼肥满度、体高/体长、尾柄高/尾柄长值均显著高于虾塘混合养殖的大黄鱼(P<0.05);室内循环水养殖的大黄鱼尾柄长/体长、头长/体长值显著低于虾塘混合养殖的大黄鱼(P<0.05)。以上性状比差异说明室内循环水养殖的大黄鱼更为丰满、体形厚壮、尾柄短阔。而虾塘混养大黄鱼则较为体形瘦长、尾柄细长。
表1 不同模式养殖的大黄鱼体形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Tab.1 The significance test of shape traits of L.crocea cultured in the different methods
2.2 不同模式养殖的大黄鱼体色比较分析
2.2.1 侧面背部体色的比较
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侧面背部亮度(L)显著高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a 值表明,大黄鱼侧面背部体表颜色呈偏绿(a 为负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背部偏绿程度要显著小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b 值表明,大黄鱼侧面背部体表颜色呈偏黄(b 为正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偏黄程度要显著小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2 种养殖模式的色差(ΔE)为7.76,属于大色差,感觉强烈(表2)。
表2 不同模式养殖的大黄鱼体表颜色Lab 参数和色差值Tab.2 Color parameters and color difference of body surface of L.crocea cultured in the different methods
2.2.2 侧面腹部体色的比较
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侧面腹部亮度(L)高于虾塘混养大黄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a 值表明,大黄鱼侧面腹部体表颜色呈偏绿(a 为负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腹部偏绿程度要显著大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b 值表明,大黄鱼侧面腹部体表颜色呈偏黄(b 为正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偏黄程度要略小于虾塘混养大黄鱼,但差异不显著(P>0.05),两者腹部偏黄程度均较高;2 种养殖模式的色差(ΔE)为2.04,肉眼可以区别,但是差异不明显(表2)。
2.2.3 尾柄体色的比较
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尾柄上侧亮度(L)显著高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而尾柄下侧差异不显著(P>0.05);a 值表明,大黄鱼尾柄颜色呈偏绿(a 为负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尾柄上侧偏绿程度要显著小于虾塘混养大黄鱼(P<0.05),而尾柄下侧差异不显著(P>0.05);b 值表明,大黄鱼尾柄体表颜色呈偏黄(b 为正值),室内循环水养殖大黄鱼偏黄程度与虾塘混养大黄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 种养殖模式尾柄上侧的色差(ΔE)为4.96,肉眼可以区别,差异明显,尾柄下侧色差为1.62,肉眼可以区别,但差异不明显(表2)。
以上性状差异可以看出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侧面背部、侧面腹部、尾柄上侧的亮度、偏绿程度都显著高于虾塘混合养殖的大黄鱼(P<0.05);2 种养殖模式下的尾柄下侧亮度、偏绿程度以及偏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大黄鱼侧面背部、侧面腹部、尾柄上侧的偏黄程度显著低于虾塘混合养殖(P<0.05)。可以得出,2 种模式养殖大黄鱼背部呈偏黄绿色,腹部均偏黄,色泽差异明显,虾塘混合养殖体色略优。
3 讨论
3.1 2 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体形特征分析
鱼类的体形不仅取决于遗传因素,更与其养殖环境具有紧密联系[13]。其中,水环境条件和饵料是影响鱼类体形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环境条件因素的研究中,HAAS,et al[14]和LANGERHANS,et al[15]的研究表明,水生动物外部形态的变化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并且这种变化影响其游泳能力。李秀明等[16]在对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 的研究中发现,高游速组的体高体长比显著大于低游速组,这与本研究中循环水养殖组体高体长比要大于虾塘混合养殖组结果相一致。LI Deliang,et al[17]对转GH 基因鲤鱼Cyprinus carpio 研究得出,尾长、尾高等性状改变是导致游泳能力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2 种养殖模式尾柄高/尾柄长和尾柄长/体长比值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循环水养殖模式和虾塘混合养殖模式在养殖水环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循环水养殖水池容积较小,养殖环境流速较大;而虾塘混合养殖中,塘内容积大,流速相对较小。并且虾塘混养模式大黄鱼会追捕凡纳滨对虾,加大其尾部运动量。因而水环境因素可能成为影响2 种养殖模式体形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饵料是鱼类生长发育的物质能量基础,其会影响鱼类形态性状的生长。对于饵料因素的研究中,沈伟良等[3]在对不同饵料对大黄鱼形态影响的研究中发现,不同饵料对大黄鱼的体高、尾高、尾长等形态性状的影响显著。高有领等[8]对投喂不同类型饵料大黄鱼营养成分测试结果显示,投喂冰鲜饲料的养殖大黄鱼在全鱼粗脂肪含量上显著高于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个体。由于本研究2 种养殖模式中,循环水养殖全部采用配合饲料,而虾塘混养模式中混养了南美白对虾,因而造成了营养摄取的差异,其可能也成为影响两种养殖模式体形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3.2 2 种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体色特征分析
鱼类体色的表达形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选择,并且对鱼类的生存和生长繁衍就有重要作用[18]。首先养殖环境是影响体色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PAVLIDIS,et al[19]研究环境条件对红海鲷Pagrus pagrus 体色影响发现,低强度的光及19℃的水温能显著提高体色。van der SALM,et al[20]研究了环境适应性对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的影响,结果显示,罗非鱼在黑暗背景下体色暗淡,在灰、白背景下体色发亮,这与本研究中循环水养殖组亮度高于虾塘混合养殖组结果相一致。由于2 种养殖模式中,循环水养殖水质比较清澈透明,虾塘养殖水质比较浑浊;并且室内光照与虾塘光照、温度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了大黄鱼体色的形成,出现差异性。
另外,饵料营养素的差异也是造成大黄鱼体色差异的重要因素,NAKANO,et al[21]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白化与非白化个体中微量元素含量时发现,微量元素离子能影响牙鲆鱼皮肤黑色素的产生;唐精等[22]和袁立强等[23]均指出不同蛋白种类、脂肪水平的饲料对鱼类体色有显著性影响;投喂虾青素、小球藻等对金鱼Carassius auratus 的着色效果具有明显作用[24]。由于虾塘混合养殖中,对虾活饵以及水体中藻类、浮游性动物的存在,对提高大黄鱼体色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2 种模式养殖大黄鱼的生产实践意义
根据王映等[25]研究测得的野生大黄鱼肥满度(1.60)、体高/体长(0.25)、尾柄长/体长(0.26)数据,虾塘混合养殖模式与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大黄鱼肥满度(1.52,1.73)、体高/体长(0.27、0.29)、尾柄长/体长(0.26、0.25)数据比较,虾塘混合养殖模式大黄鱼体形更接近野生大黄鱼。但与王映等[25]研究的传统室内养殖模式肥满度(1.86)、体高/体长(0.28)、尾柄长/体长(0.24)等体形数据,朱爱意等[4]研究的传统小网箱模式中体高/体长(0.30)、尾柄高/尾柄长(0.31)等体形数据相比较,2 种模式均能较好的提高大黄鱼体形品质。根据郭全友等[26]研究测得野生大黄鱼腹部体色偏黄数据(b=31.73),2 种模式下养殖的大黄鱼腹部偏黄程度(b=12.06,12.55)均与野生模式具有差距。但与李欢[11]研究的传统养殖的大黄鱼腹部偏黄程度(b=10.39)相比,2 种模式略优。通过2 种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供给养殖量及安全营养等角度,工厂化室内循环水养殖模式更值得推广,而虾塘混合养殖模式也值得借鉴。改良现有的养殖方式、方法,产出更优质的大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