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亥革命时期的朴寿
2019-03-22杨文超
杨文超
摘 要:辛亥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形势复杂,福州将军朴寿在辛亥前即着手整顿福州驻防旗务,以期提高八旗武力。朴寿在革命中对革命军采取一定的抵抗的措施,最终被俘虏后被革命党人所杀,对当时福建革命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厘清朴寿的仕宦经历、并进一步探究辛亥前朴寿在福州将军任上整顿旗务以及朴寿在辛亥革命中的结局,以期为审视清末民初的民族关系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关键词:辛亥革命;朴寿;福州将军;八旗
中图分类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1-0055-06
福州具有“西阻重山,东带沧溟,南望交广,北睨淮浙”①的战略地位,被清帝国统治者认为是维系东南疆域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平衡点,故而在此地设八旗直省驻防。福州八旗驻防作为东南疆域上的重要驻防,其职能涉清代中央政府对台湾治理、闽海关事务等问题,其军事长官福州将军责任重大,被赋予更多的研究意义。朴寿在清末民初这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被清廷任命为福州将军。
朴寿在清末的实录、政书、报刊等文献中多次出现,近年来在有关辛亥革命史、满族史、驻防八旗制度等相关著作中多有涉及。刘凤翰、潘洪纲、贾艳丽等学者也有论述。《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福建通志(民国)》等地方文史资料及地方志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福州驻防及朴寿虽有所述及,但更多是落脚于革命党与八旗的冲突,极少有对朴寿个人的详细论述。但这些研究成果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关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满汉关系,研究者多关注民族主义的演变与性质及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志士的民族思想,而对辛亥革命中,地方上影响革命进程关键人物未进行过多地深入探讨,更少有人提及朴寿。辛亥革命期间,福州旗人在朴寿的带领下,经历了怎样的惊慌与反抗。革命党人又是如何调整对策,面对革命形势朴寿是如何准备,又是如何抉择,朴寿对于福州的革命、满汉民族关系的作用究竟如何等等,这些对客观评价清末民初的民族问题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对朴寿的仕宦经历、辛亥前朴寿在福州将军任上整顿旗务以及朴寿在辛亥革命中的结局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我们审视清末民初的民族关系提供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一、朴寿的仕宦经历
朴寿,②字仁山,本是镶黄旗满洲全禄佐领下文举人。同治十年五月选补为太常寺笔帖式,光绪十三年,调补步军统领衙门笔帖式。光绪十五年,朴寿襄办大婚典礼出力,被保奏加理事同知衔。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选补为吏部汉字堂主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报捐花翎,十月考取为总理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保送引见奉旨着交部记名以直隶州知州用,九月,总理衙门传补章京,仍兼原衙门行走十二月选升吏部科甲员外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三月总理衙门保奏请以本部郎中无论题调咨留遇缺即补,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办理议约事竣出力经全权大臣庆亲王等保奏奉旨在任以道员交军机处记名简放,十一月调补外务部和会司郎中,十二月蒙召见一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经留京办事大臣保奏请加三品衔。十二月京察保列一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二十七奉旨补授山西归绥道。是年五月以山西归绥道兼任归化关监督。光绪三十年(1904年),朝廷赏时任归绥道的朴寿以副都统衔,随后任库伦办事大臣。令其参与处理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出走库伦事件。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谕:“文瑞现在请假。归化城副都统已有旨令贻谷暂行兼署。该城事务重要。朴著迅即赴任。毋庸来见。”④此为,朴寿任驻防将领之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先迁正白旗汉军副都统,随后相继调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正黄旗汉军都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调任福州将军。
从樸寿的为官经历来看,是一个从基层的笔帖式蒙清廷统治者拔擢,历侍同治、光绪、宣统三朝。一步一步官至福州将军,成为封疆大吏,地位显赫。
二、整顿福州旗务
自乾隆末叶始,福州八旗直省驻防逐渐沦为摆设,沦为赡养旗人的慈善机构,最终到了不堪一击的地步。⑤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上谕“以正黄旗汉军都统朴寿为福州将军。”⑥嘉道以降,至朴寿赴福建上任,又历百年,驻防八旗困境已是积重难返,且面对清末“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⑦内忧外患重重,朴寿到任后在驻防八旗内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加强驻防八旗的武力。其措施主要集中于福州八旗驻防内部的改善八旗生计;裁汰老弱,任用贤能;加强演练,改练新军;查禁鸦片,铁腕禁烟等。
(一)改善八旗生计
从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折来看,朴寿到任后立即着手,改善八旗生计,为后期提高驻防八旗武力,整顿旗营做好准备。朴寿先后对福州八旗驻防的军装器械、喂养马匹银两收支各款、阅看操演阵式等各项进行查验、考核。朴寿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二月接任福州将军,⑧次年(1908年)二月十二日上奏因到任未及三月例不出考,恳请朝廷允许暂缓举行考选军政。随即,朴寿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查验所属旗营一切军装器械并无亏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并点验马匹库,奏销了福州满营喂养马匹用过的银两、旗营兵丁红白事用过的恩赏银两及福州满营生息银两。⑨并奏销福州满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收支各款项,为下一步进行旗营的改革做准备。
(二)查禁鸦片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初三日,清政府颁布禁烟上谕。他们认为自鸦片烟弛禁以来,流毒几遍中国,吸食之人,荒废农事,失去产业,病身败家。数十年来,逐渐贫弱,实由于此,言之可为痛恨。并称“今朝廷锐意图强,亟应申儆国人,咸知振拔,俾祛沈痼而蹈康和。著定限十年以内,将洋土药之害一律革除净尽。其应如何分别严禁吸食,并禁种罂粟之处,著政务处妥议章程具奏。”⑩宣统元年(1909年)二月二十四日“谕内阁,禁烟一事,乃今日自强实政,教养大端,于卫生足民兴地利塞漏卮各节,皆有极大关系,万国瞩目,赞助同殷。”11并责成民政部以及各省总督、巡抚、顺天府尹和管理地方的驻防将军、都统等严格查办处理。
朴寿到任后即开始秉承清政府旨意办理闽省驻防的禁烟事项,认为“禁烟为自强要政”,并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具奏。福建鸦片流行的主要原因是“闽省负山滨海,本为瘴疠之乡,宁福漳泉又属产烟之地,民间谓鸦片辟瘴吐纳去疾,吸食遂多,且取值既廉”故而“流毒益甚”。而福州满营兵丁虽然“禁吸鸦片,律有专条”但是仍“身有嗜好者几近十之六七”,皆是因“生聚其间,习然所及”,以至于旗营员弁兵丁“精神颓弱,生计艰难,防务废弛”。朴寿到任之前,前任福州将军崇善、前兼署将军松寿对于禁烟已经进行一阶段,到任之后又详加查验,查出之前戒断者,因循者仍然不少,并且一些协佐领也有身染嗜好,但未经惩戒。朴寿认为“官为表率,岂可容姑,且禁烟责任宜专,分旗办理,势难统一督查。”他在自己衙署之西设立戒烟局分官局、兵局二所,以便就近督查。设戒烟局所之后,朴寿“禁令所关,未敢稍为宽纵”。经过严格的禁烟之后,朴寿的禁烟活动初具成效,在他的奏折中指出“虽不敢谓积习一清,循是以往烟害自能渐泯”。12736、737
朴寿亦奏有志自强实力遵戒官弁兵丁如有烟瘾已去药尚未除者,请准暂缓参革。“遵章参革者已数百人,其中实有年力方壮,差操勤奋,堪资造就之人。”朴寿担心这些人“若悉从废弃,恐无以谋生,反致流而为盗。”期待着“宽以时日,仍难望有起色者,一经验确,即遵照部章,立予斥革,以肃戎政。”他认为如此“庶几除痼弊而塞积弱之源。”13后期朴寿持续坚持监督旗营的官弁戒烟,如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十七日,奏为特参镶白旗佐领祥德等戒烟未净各员及现办情形事折。奏为筹款设立工艺所凡被革兵丁择年力可造者勒令入所学习事折。宣统元年(1909年)四月初八,奏为记名佐领托颕泰入局后烟瘾戒断请销去暂缓升补事折。14这些折子既反映了朴寿对鸦片加强管理的努力,也反映了朴寿在福州将军任上禁烟的效果。
(三)裁汰老弱,任用贤能
朴寿对福州驻防裁汰老弱,任用贤能的措施,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间不断进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初八日,朴寿奏请将拟正之刘天健补授骁骑校员缺。15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二十九日,奏请委任长志署理福建福州驻防满洲正黄旗头佐领。16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二十九日,奏请福州驻防满洲正白旗协领员缺应补人员暂缓请补,先行檄委永惠署理。17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初八日,奏请福州驻防汉军三江口水师旗营骁骑校员缺,拟定正培人员补授。18宣统元年(1909年)三月十六日,奏请福州驻防东翼镶白旗满洲骁骑校员缺,拟定正培人员补授。19宣统元年(1909年)六月初七日,奏请为骁骑校缺补选。20宣统元年(1909年)九月二十四日,奏请已经魁坐补福州镶红旗协领。21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初三日,奏请考验军政全诚等五员,虽已逾岁精力尚健拟请留任。22宣统二年(1910年)三月初一日,奏请简放福州驻防满旗骁骑校员缺。23宣统二年(1910年)五月十八日,奏防御治泰丁母忧服满,请实授。24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十九日,奏福州水师旗营协领德尔精额老病,请准原品修致。25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二十日,奏为福州驻防东翼镶黄旗满洲头佐领骁骑校占惠升授镶黄旗防御,所遗员缺拣选得镶黄旗永坤兼管佐领下委署骁骑校锺煜拟正署镶黄旗定煊佐领下委署骁骑校延俊拟陪,请钦定一员补授。26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初二日,奏请准以长志坐补福州正蓝旗协领。宣统二年(1910年)十一月初二日,奏请以恩均调补福州驻防三江口水师旗营协领。
朴寿因驻防内人事调动先后14次27上奏朝廷,进行整顿主要集中于为旗营中的补缺,以保证政务通畅,促进旗务整顿各项措施的实施。并且在裁汰兵弁过程中,注意對老弱人员的照顾,对裁汰的人员进行充分的照顾。并且对于一些熟悉旗务的官员进行精心安排。
(四)改练新军
中日甲午战争清军惨败,以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湘军淮军不复成军。清王朝统治阶层也从甲午惨败中认识到敌国日本“专用西法取胜”。清王朝痛感自身军制守旧,有如“泥古剂以疗新病,居夏日而御冬裘”。28于是清朝统治者决心仿照西法,改革军制,练成一支近代化的军队,清末十余年间的新军编练由此开始。朴寿到任对驻防的武力提高最为关注。他先后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两次大规模查验军标全营军装器械、旗营各项军装器械。29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十五日,奏为到任后查阅八旗捷胜营操演各情形事折,30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奏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操演阵式事折,31宣统二年(1910年)十月二十五日,奏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操演阵式事折。32这些都反映了朴寿对于八旗武力的重视,注意监督八旗捷胜营的操演情况,以期加强八旗操演的方式,提高福州八旗兵丁的战力。除此之外,还主动进行军事改革,令福州八旗改练新军事。并于宣统二年(1910年)六月二十四日,奏为变通办理闽省捷胜营改练新军酌减薪费。33
朴寿在福州八旗驻防旗务进行一系列的整顿的同时,也就是辛亥革命的前夕,福建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此伏彼起、连绵不断的群众性的反抗斗争,汇合成辛亥革命前夕的革命高潮,它表明辛亥革命在福建的社会基础已经形成了。”34
三、朴寿在革命中的结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给全国各地旗人带来十分严重的恐慌。这种恐慌,主要是来自革命队伍里错误理解民族革命并过分错误宣传。在革命初期,革命党对满人一些过激屠杀的行为。申报曾有报道:武昌起义,革命党进攻总督署“拥进上房大肆搜寻……凡操京音者俱被枪毙”。35同时武昌首义使朴寿对闽省新军的戒心加重,并即加意防范。
武昌起义成功后,各地多有响应。在福州的革命党人于11月5日约请福建新军统制孙道仁至闽江下游夹板船上开会商讨起义事宜,协统许崇智也与会。会上决定:设司令部于福州城内花巷,许崇智做前敌总指挥,孙道仁为光复后的闽都督。于是,福建的新军都成了革命军。36
起义前,立宪派控制的咨议局决议,要求松寿、朴寿等交出政权,被拒绝。而“省城官僚及绅富之家,见党员予颁告示,力劝满员投降,冀成为不流血革命”,亦未见效。旗军反而加紧备战,“凡药库子弹,悉移入旗界中,遴健壮旗卒,别编为健胜军,以佐领定煊为管带。凡十三岁以上男子,均使荷枪学打弹,妇女则各给刀一柄。协领文楷以汉人伪满也,更组织杀汉党,以为抵制”。九月初旬,“居民一日数惊,谓骑兵伏地雷,备事急同尽,又谓文楷将狙杀汉人。”37因为这些流言愈发严重,咨议局议长刘崇佑提出议案,以求独立自保。咨议局通过其议案,并且闽浙总督松寿已经同意,但是此时传来了汉口官军的捷报,他又反悔。后来咨议局又照会松寿、朴寿,并向他们提出四个条件:1、所有满人宜服从新政府命令,2、旗军军械火药缴入新政府,3、此后满汉不立区别,4、满人俸禄仍照旧。38而此时松寿认为大势不可挽回,有允意。但是此时朴寿坚持不从,并命令捷胜军整军备战。妄图继续组织旗营抵抗,还派人在满汉城交界处放火,意图玉石俱焚,并集合旗人妇孺于一处。以期“不得已时全体自焚”。39朴寿虽然有顽抗到底的决心,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抵抗之力,旗兵本身员额不足,战斗力也很差,朴寿的指挥也存在很大问题。他放任新军占领禹山制高点,布置炮兵阵地。结果是使整个满城包括将军衙署,都处于革命军炮火射程之内。双方未战旗营已先处下风。
1911年11月8日晚间起义军发起攻击,激战半日,旗兵不支,竖白旗降,总督松寿吞金自杀。次日晨,旗兵去白旗反攻,起义军击败旗兵,朴寿被擒,而后被杀,40副都统胜恩被擒,镶黄旗协领兼营务处定煊在室内自绩死。随后大部分旗兵缴械投降,至此福州光复。
朴寿起初作为一名非皇亲贵胄的普通旗人,从笔帖式一步一步走向清朝政治权力的核心,位列封疆,官至一品。在这个过程中,他充满了对朝廷的感恩之心。张之洞曾给在日本留学的儿子写信。告诫他不要“昌言排满,昌言革命”。因为自己的“一丝一粟皆出自大清之赐,受人一饭尚报千金,况自项至踵糜不载其泽乎。”41这种表现是典型的旧式君臣关系,朴寿最终坚守忠君思想也正是源自这种感恩图报的情结,最终成为其对抗革命的重要原因。
清政府为强化自身的统治,长期施行“首崇满洲”的政策,这让旗人处处充满了优越感,出现了“八旗之人不及汉人什百分之一,八旗之京官乃多于汉人数倍”的情况。42虽很多有识之士多次提出“平满汉畛域”当终未取得明显的效果。由此造成了社会各方面、各阶层不平等,从而引发满汉矛盾。在清末甚至出现了“近支排宗室,宗室排满,满排汉”。43武昌起义后,又给旗人带来十分严重的恐慌,朴寿内心也是十分惊恐,便组织了“杀汉团”,对革命加以防范。但是长期以来八旗兵在优越的条件下,战斗力十分低下,虽然朴寿到任后着重加强了八旗的训练,并且购置枪炮弹药等武器,但是面对信心坚决的革命党,仍是不堪一击,以致双方冲突时间相当短暂,八旗兵一触即溃。
当然朴寿事件在整个历史发展潮流中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也是历史的必然。在历史发展中最终起作用的是规律性。任何人都“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44在导致朴寿在革命中被杀的各种因素中,都包含着历史文化的深刻背景。如果长期以来“满汉畛域”没有形成和八旗驻防实力未曾衰弱,革命就不可能成功;同时,如果没有朴寿的坚持抵抗,福州革命不会产生巨大的流血牺牲。但是历史的大趋势不容逆转,整个革命的过程曲折,充满变数,可以说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奇妙组合。在历史发展中,这种情况很多。在福州革命这个过程中,各种力量形成对峙时,也就形成了一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关键点。这时候,如果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可能是因为一个很小的机缘、一个偶然的选择,也可能影响到哪一方取胜,乃至影响历史的进程。由此可见很多偶然性存在于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之中。朴寿在面临革命做出了自己的坚守,在革命与忠君之艰难抉择,这些既有他前期准备反抗革命,做足準备的“必然性”,也有革命过程中举白旗向革命党投降而后做出临时反复的“偶然性”。朴寿事件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由朴寿和福州八旗驻防在辛亥革命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民族演变是一个长期的、跨若干时代的、几经沉浮的复杂过程,没有任何力量能完全左右一个民族跨越若干时代的演变走向。民族演变是反复的、时进时退的、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艰难而曲折的渐进过程。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彼此接近,对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只能因势利导,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
注 释:
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3978.
②涉及朴寿的相关史料大致分为4类(即奏折,光绪、宣统两朝上谕,实录之外,还有地方史志资料。)。其中,有关朴寿仕宦经历记述的史料主要有3类,即奏折(包括朴寿及其同僚的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光绪、宣统两朝上谕,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宣统政纪).记述朴寿仕宦经历的史料主要集中载于《清史稿》《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及相关奏折中.《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是较早、较为完整的记述朴寿生平经历的史料.在《清史稿》中也有朴寿传记,这类史料对朴寿生平的记述多是以年份为线索而进行概述.
③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初五,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带着少数随从出走库伦事件.
④德宗景皇帝实录(547卷).光绪三十一年○甲申.
⑤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267.
⑥德宗景皇帝实录(579卷)光绪三十三年.
⑦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李文忠公全书(卷19),44.45.
⑧吴元丰,成崇德等.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第十二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9.
⑨朴寿.奏因到任未及三月例不出考恳请朝廷允许暂缓举行军政事.(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二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296-074;朴寿:奏为到任查验所属旗营一切军装器械并无亏缺事(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2-1082-070;吴元丰,成崇德等编: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9.
⑩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5570.
11清实录(附宣统政纪)第6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55.156.
12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M].北京:中华书局,1996.736,737,738.
14朴寿.奏为特参镶白旗佐领祥德等戒烟未净各员及现办情形事(宣统元年三月十七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104-044;朴寿.奏为筹款设立工艺所凡被革兵丁择年力可造者勒令入所学习事,(宣统元年三月十七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104-043;朴寿.奏为记名佐领托颕泰入局后烟瘾戒断请销去暂缓升补事,(宣统元年四月初八),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104-030.
15朴寿.奏请将拟正之刘天健补授骁骑校员缺等由.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八日,台北“故宫”清代宫中折件,档号:165402.
16朴寿.奏为委任长志署理福建福州驻防满洲正黄旗头佐领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298-169.
17朴寿.奏为福州驻防满洲正白旗协领员缺应补人员暂缓请补先行檄委永惠署理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八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298-170.
18朴寿.奏为福州驻防汉军三江口水师旗营骁骑校员缺拟定正培人员请旨补授事.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八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298-174.
19朴寿.奏为福州驻防东翼镶白旗满洲骁骑校员缺拟定正培人员请旨补授事.宣统元年三月十六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300-016.
20朴寿.奏为骁骑校缺选拟正陪由(附件见179782号),宣统元年六月初七日,台北“故宫”清代宫中折件,档号:179781.
21朴寿.奏请以经魁坐补福州镶红旗协领事.宣统元年九月二十四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302-012.
22朴寿.奏为考验军政全诚等五员虽已逾岁精力尚健拟请留任事.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三日 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303-058.
23朴寿.奏请简放福州驻防满旗骁骑校员缺事(附清单一件).宣统二年三月初一日,台北“故宫”清代宫中折件,档号:187352.
24朴寿.福州将军为防御治泰丁母忧服满请实授由.宣统二年五月十八日,台北“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文献编号:216840-001.
25朴寿.奏为福州水师旗营协领德尔精额老病请准原品修致事.宣统二年六月十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6-0305-055.
26朴寿.为福州驻防东翼镶黄旗满洲头佐领骁骑校占惠升授镶黄旗防御所遗员缺拣选得镶黄旗永坤兼管佐领下委署骁骑校锺煜拟正署镶黄旗定煊佐领下委署骁骑校延俊拟陪伏乞钦定一员补授.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台北“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档号:180736-001.
27据国家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奏折以及“中央研究院暨国立故宫博物院”明清与民国跨资料库收录奏折,将朴寿因裁汰老弱,任用贤能的奏折整理奏折情况整理,朴寿在任期间因驻防内人事调动先后共14次上奏.
28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9517.
29朴寿.奏为查验福州军标全营军装器械事(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088-013;《奏为查验福州旗营各项军装器械事》,(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十四),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088-015;《奏为军标全营军装器械事》,(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八),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098-094;《奏为旗营各项军装器械照章改题为奏事》,(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八),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098-101.
30朴寿.奏为到任后查阅八旗捷胜营操演各情形事(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十五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8-0056-028.
31朴寿.奏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操演阵式事(宣统元年十二月初九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8-0057-023.
32朴寿.奏为查阅福州八旗捷胜营操演阵式事(宣统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8-0057-030.
33朴寿.奏为福州驻防旗营拟请改练新军事(宣统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18-0057-027.朴寿.奏为变通办理闽省捷胜营改练新军酌减薪费(宣统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档号04-01-01-1110-020.
34陈孔立,蔡如金,等.辛亥革命在福建[M].厦门大学学报,1962,(02):84.
35革命军起事记.申报.辛亥八月二十四日第一张(第五版)[M].上海:上海书店,1982.
36福建辛亥光复史料[M].福州:福州建国出版社,1940.
37尚秉和.辛壬春秋.民国十三年刻本(卷15).
38申报.辛亥年九月三十日第一张后幅第二版.
3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建文史资料(第27辑)26.
40邹鲁.福建光复.辛亥革命(第一七册)280.记朴寿阵亡;依据郭孝成:福建光复记.辛亥革命(第一七册).281.记朴寿被杀,比较含糊;而伊通甫:辛亥革命时的福州满族旗营.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八册).128.记朴寿被擒后被杀;尚秉和:辛壬春秋.(15卷)称朴寿为孙道仁部下“劫道仁,出令箭”在朴寿睡觉时“杀之,抛尸于禹山下”;赵尔翼等撰:清史稿(卷四一七)列传二五一七·朴寿传,也称朴寿被“残忍杀害”。唐文基主编.福建史论探纪念朱维悀教授论文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2).142.記朴寿先被擒获,而后逃出,却再次被擒,被杀.综合多处记载,我认为朴寿系被擒后被杀.
41张之洞.张之洞家书[M].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6.70.
42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卷95).“学校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8554.
43刘体智.异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197.
4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5.
参考文献: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
〔2〕刘凤翰.辛亥革命前后的军事蜕变[C].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40,195.
〔3〕潘洪纲.辛亥革命与驻防八旗[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5):30-35.
〔4〕贾艳丽.辛亥革命中的满汉冲突与调适[J].清史研究,2011,(03):110-117.
〔5〕秦国经主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2.
〔6〕德宗景皇帝实录(547卷)[M],光绪三十一年○甲申.
〔7〕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五年五月二十七日蔡良奏.
〔8〕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267.
〔9〕李鸿章.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19),44,45.
〔10〕吴元丰,成崇德,等编.清代边疆满文档案目录(综合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609.
〔1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5570.
〔12〕清实录(第6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155-156.
〔1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朱批奏折[M].北京:中华书局,1996.736-738.
〔14〕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9517.
〔15〕陈孔立,蔡如金.辛亥革命在福建[J].厦门大学学报,1962,(02):84.
〔16〕革命军起事记.1982年影印本.
〔17〕福建辛亥光复史料[M].福州:福州建国出版社,1940.
〔18〕尚秉和.辛壬春秋[M].民国十三年刻本,卷15.
〔19〕申报.辛亥年九月三十日第一张后幅第二版.
〔20〕张之洞.张之洞家书[M].上海:上海中央书店,1936.70.
〔21〕刘体智.异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197.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21,405.
〔2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4〕唐文基.福建史论探 纪念朱维悀教授论文集[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2.
〔25〕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编委会.福建省少数民族古籍丛书·满族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2.
(責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