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鉴纪事本末》选读

2019-03-22钟岳文

月读 2019年3期
关键词:张骞汉武帝匈奴

钟岳文

汉通西域

汉武帝元朔三年。初,匈奴降者言:“月氏故居敦煌、祁连间,为强国,匈奴冒顿攻破之。老上单于杀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余众遁逃远去,怨匈奴,无与共击之。”上募能通使月氏者,汉中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径匈奴中,单于得之,留骞十余岁。骞得间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聞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为发导译抵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太子为王,既击大夏,分其地而居之,地肥饶,少寇,殊无报胡之心。骞留岁余,竟不能得月氏要领,乃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会伊稚斜逐於单,匈奴国内乱,骞乃与堂邑氏奴甘父逃归。上拜骞为太中大夫,甘父为奉使君。骞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元狩元年。初,张骞自月氏还,具为天子言西域诸国风俗:“大宛在汉正西,可万里。其俗土著,耕田。多善马,马汗血。有城郭、室屋,如中国。其东北则乌孙,东则于寘。于寘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三)

汉武帝(刘彻)元朔三年(前126)。起初,匈奴投降过来的人透露说:“月氏原来居住在敦煌郡和祁连山之间,本来是一个强盛的国家,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了他们。后来老上单于击杀了月氏王,用他的头颅当酒器,月氏其余的部众逃遁到西方,一直怨恨匈奴,却没有人和他们联合一起攻打匈奴。”这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于是下令招募愿意出使月氏的使者,想要联络月氏人攻打匈奴。汉中郡人张骞以郎官的身份应募出使,他从陇西郡出发向西,途经匈奴控制的地区时被单于俘获,一连扣留了十余年。可是,张骞一直不忘使命,终于找到机会逃离了匈奴,继续寻找月氏国。他向西走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国,大宛人早就听说汉朝物产丰盈,非常向往,想要通使往来,却一直没能实现,他们见到汉朝的使者张骞,非常高兴,主动派向导和翻译送他们到康居国,然后转送到大月氏国(月氏国西迁后称大月氏)。原月氏国太子已经被拥立为大月氏国的国王,他们击败了大夏国之后,占领了那里的土地,定居下来。由于当地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又少有外患,因此而安居乐业,一点也没有报复匈奴的想法了。张骞在大月氏待了一年多,终究得不到答复,只好离开那里回国。他沿着天山和祁连山南麓,打算取道羌人居住的地区返回长安,不料又被匈奴人俘获。居留一年多,正赶上匈奴伊稚斜逐於单,匈奴内乱,张骞趁机带领堂邑氏的奴仆甘父逃回长安。汉武帝兴奋不已,任命张骞为太中大夫,封甘父为奉使君。张骞出使时率领一百余人,一去十三年,如今只有他们二人生还。

元狩元年(前122)。在张骞从大月氏返回后,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大宛在汉朝的正西,距离长安大约一万里。那里的百姓定居,以农耕为业,多产良马,马出的汗像血一样红,称汗血马。他们也建造城郭、房舍,与汉朝相似。大宛的东北是乌孙,东面是于阗。于阗以西,河水都向西流,注入西海;于阗以东,河水则向东流,注入盐泽。盐泽一带的水潜行在地下,其南面就是黄河的发源地。盐泽距离长安大约五千里。……”

猜你喜欢

张骞汉武帝匈奴
张骞探西域
到树上摘去年的梨
汉武帝好推理
汉朝人为什么嫌弃张骞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义退匈奴兵
西游新记7
飞将军抗匈奴
树为何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