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裤”
2019-03-22富丽
富丽
谈及现代人的服饰,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衣服和裤子。裤子作为代表性的下装,是男女老少通用的服饰。然而,如果追溯历史,裤子的出现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晚得多。
相较于上衣和裙装,裤子是比较晚才出现的。连带着,“裤”这个字也是较晚才出现的。它的结构简单明了,由“衣”和“库”两部分组成。“衣”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跟衣服有关;“库”则表示字的读音与之接近,同时,也将其表示“容纳”的含义带入了整个字中。
“裤”的意义也很单纯,就是指裤子。具体来说,是指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由裤腰、裤裆和两条裤腿组成。这样的解释,我们今天看来似乎是一句废话,然而,考虑到古代“裤”的概念及其形制都与今天大不相同,因此我们对“裤”进行全面且详细的解释还是很有必要的。
综合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今天裤子的前身有两种:一种是“绔(kù)”或“袴(kù)”,另一种是“裈(kūn)”。
“绔”或“袴”是“裤”在古代的写法。《说文解字》说:“绔,胫衣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所谓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绔”又写作“袴”。《释名·释衣服》:“袴,跨,两股各跨别也。”意思是,“绔(袴)”是没有裤裆的,只有两条裤腿,套在腿上,两侧用带子系在腰上。这种类似于套裤的东西,通常穿在裙裳里面,既能保护腿,起到御寒的作用,同时也方便如厕。《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援经冬无袴,面有饥色。”又引《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袴遗之。”可见,“绔(袴)”曾经是古人冬季御寒必不可少的服装。
古代还有一种“穷绔(袴)”,虽然有裆,但当时人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穿它。《汉书·外戚传》记载:“(霍)光欲皇后擅宠有子,帝时体不安,左右及医皆阿意,言宜禁内,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说的是汉昭帝时,大将军霍光专权,为了让皇帝专宠于自己的外孙女上官皇后,就买通医官打着爱惜龙体的旗号,命宫中妇女都穿有裆的穷绔。可见,这在当时只是一种擅宠弄权的“非常手段”。
在古代,“绔(袴)”因质地不同,反映了穿着者不同的身份地位和生活条件。绢帛一类质地的“绔(袴)”,价格昂贵,只有有钱的人才穿得起。《汉书·叙传》记载:“(班伯)出与王(凤)、 许(商)子弟为群,在于绮襦纨绔之间,非其好也。”“绮襦”是用带花纹的丝织品做的短衣衫,“纨绔(袴)”是用织造细密的丝织品做的裤子,二者在当时都属于普通百姓消费不起的高档服装。因此,后世之人用“纨绔(袴)”一词指代富家子弟。比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陆游《書叹》:“布衣儒生例骨立,纨绔市儿皆瓠(hù,即瓠瓜)肥。”封建时代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与真正的读书人在生活境遇上的不同、不公,由此可见一斑。
相比之下,动物皮革质地的“绔(袴)”通常意味着简朴艰苦的生活条件。例如《后汉书·马援传》描写马援“身衣羊裘皮绔”;《后汉书·祭遵传》描写祭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即皮)绔,布被”;《新唐书·娄师德传》描写娄师德“检校丰州都督。衣皮袴,率士屯田,积谷数百万”。马援、祭遵、娄师德皆位高权重、功勋显赫的将领,尚且穿着“皮绔(袴)”,与士卒部下同甘共苦,难怪他们会成为克己奉公的典范,留名青史。
裤子的另一个前身—“裈”,则是一种贴身穿着的、有裆的“裤”。如颜师古《急就篇》注:“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晋书·阮籍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了魏晋名士阮籍对当时虚伪的礼教的抨击和批判:“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后世之人因以“裈虱”比喻那些虚伪、迂腐、守礼求荣的所谓“正人君子”,或以“虱处裈中”比喻平庸之辈处世拘谨,见识不广。
文献中提及较多的是一种“犊鼻裈”,因其形似小牛鼻而得名,类似于后世的短裤。在中国古代,主要被下层劳动人民所穿着,以便于劳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说的是司马相如穿着犊鼻裈,在市场上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酒器。司马相如此举,是有意以其贫贱让老丈人卓王孙感到难堪。
总之,无论是无裆的“绔(袴)”、有裆的“穷绔(袴)”,还是有裆的“裈”,其在形制、用料和功用等方面都与今天的裤子有所区别。裤子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