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2019-03-22钟岳文
钟岳文
中国历史悠久,典籍浩瀚。说起史书的体裁或编撰体例,人们往往会想到“编年”和“纪传”两种,前者以“时”为线索,代表作有《春秋左氏传》《资治通鉴》等;后者以“人”为线索,代表作有《史记》《汉书》等。唐代著名史论家刘知幾曾对编年、纪传两种体裁进行比较,认为二者“互有得失”,应当“并行于世”。的确,在唐以前,“编年”和“纪传”是古代史书编纂的主要体例。到了南宋时期,袁枢根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别出心裁地编成以“事”为线索的《通鉴纪事本末》一书,“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于是在编年、纪传二体之外,中国史坛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史学体裁—纪事本末体。袁枢和他的《通鉴纪事本末》,以及后世其他纪事本末体著作,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史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史学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誉满士林的袁枢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一生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
大约在魏晋“五胡乱华”时期,袁枢的先祖由河南汝南一带避乱南迁,至南宋时已定居在福建建安了。当时的建安地区文化较为发达,“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押于文”。袁枢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
袁枢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据说八岁时就在屏风间题了一首诗:“泰山一叶轻,沧浪一滴水。我观天地间,何啻犹一指。”表现出了不凡的抱负。十七岁时,袁枢入太学,他勤勉好学,二十岁时参加国子监考试,所作文章深受当时学者的赞赏,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三十三岁时,袁枢又参加了礼部考試,“词赋第一,隆兴元年登进士”。从此他涉足官场,开始了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活。
隆兴元年(1163),袁枢任温州判官,不久调任兴化军教授,又调任礼部试官除太学录。
乾道九年(1173),调任严州(今浙江建德)教授。在此职位上,他利用闲暇时间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的历史巨著—《通鉴纪事本末》。接着,他又任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工部郎官兼吏部郎官、提举江东常平茶盐、处州知州、吏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常德知府、江陵知府等职。六十六岁时,他因朱熹道学被定为“伪学”一事受到牵连,被弹劾而罢官。此后,袁枢过起了闲居著述的生活,他每日杖履,游山玩水,饮酒赋诗,同时深究学术,初好史而复好经,致力于《易经》的探索,著有《易传解义》《周易辨异》《易童子问》等。
袁枢为官三十余年,赢得了不少好评,可谓是誉满士林!他针对当时统治阶层中存在的言路不开、结党营私的风气,以及偏安江南的思想,向孝宗皇帝提出了三疏:“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他的政治活动基本都是围绕这三点展开的。
“一论开言路以养忠孝之气”,这是针对南宋最高统治者而提出的。袁枢历陈往事,举出自汉武帝至唐文宗,凡是偏听奸佞之言者,都造成了国家的祸乱,并以这个历史教训来规劝孝宗不要与“固有诈伪而似诚实,佞而似忠鲠者”共商国家大事,而要辨别忠奸,远离“小人”。但孝宗不听劝告,导致当时“士风日蔽,人才日偷”,党争不息,言路不开,政治不清明。
在太府丞任上,袁枢虽负责管理财政而非言事之官,但他却提出朝中之人互相勾结,招权纳赂,进退大臣,造成国事不振的时弊,并向孝宗直接指出臣下结党营私的根源,是因为皇帝有偏护之心,再一次规劝孝宗不要听信“小人”的毁誉,而要广开言路,听从国人的意见。
后来,袁枢又到处州任地方官,虽“处江湖之远”,却时刻“忧其君”。他不惜得罪当朝权臣,而直言披露佞臣所施展的手腕,以及台谏之臣不能发挥纠正纪纲的作用,导致言路不畅,政令不行。
虽然袁枢的谏言没有被皇帝采纳,但他不畏权势、直言谔谔、大义凛然的精神赢得了后人的赞许。
“二论规恢复当图万全”,这是针对南宋自高宗以来朝廷中出现的向金乞和、偏安江南的现象而提出的。孝宗即位后摆出一副要收复中原的架式,修筑城防,积极备战,张北伐之声势。袁枢向孝宗提出建议:“古之谋人国者,必示之以弱,苟陛下志复金仇,臣愿蓄威养锐,勿示其形。”后来,袁枢在巡视真、扬、庐、和四郡灾情时,发现前线军事布署的失误,于是积极建议军事布署的重点应放在两淮。
应该说,袁枢的奏议是在金军虎视耽耽、民族矛盾尖锐、南宋朝廷中抗战派和妥协派斗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提出的,他认识到收复中原是国家“图万全”的根本大计,其爱国之心和家国情怀由此可见。
“三论士大夫多虚诞、侥荣利。”袁枢对朝廷中出现的虚诞、荣利现象是嫉恶如仇、直言不讳的。张说因与皇后沾亲而被任命为签书枢密院事,掌握兵权。任命下达后,众臣哗然。袁枢对此更是愤慨,乃向皇帝进谏,迫使孝宗不得不采纳了他的意见。
袁枢任大理少卿时,“以仪法纠百官之失,职在监察群僚”的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收受贿赂,包庇罪民高氏。袁枢对冷氏的行为进行了揭发,最终孝宗罢免了冷世光的职务。史书评价说:“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
在江陵知府任内,袁枢发现江陵地处长江边,年年被江水侵袭,堤岸崩决,百姓受灾。为了防备水患,他迁徙百姓到他地居住,并种树数万株,维护堤岸。袁枢的爱民之心体现于此。
这就是袁枢,一个有爱国爱民之心和愤世疾邪之志的人,他是诤谏之臣,是不畏权贵之臣,是刚毅正直之臣,从而赢得了后世的赞誉。
此外,袁枢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史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他兼国史院编修官负责修国史列传时,章惇的后代(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官至宰相。在《宋史》中,他被列入《奸臣传》中)曾以同乡的关系,请求袁枢对章惇的传记加以文饰。袁枢的态度十分坚决,说:“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后世公议。”这种不徇私情的治史精神,受到了当时人的赞叹,称他“无愧古良史”。这大概也是《通鉴纪事本末》能影响后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