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良太 东西好不好取决于它是否为真实生活服务
2019-03-22
石原良太
陶瓷设计师,1983年出生。
2002年毕业于佐贺县立有田工业高等学校陶瓷专业。
2005年赴德国哈勒艺术学院留学。
2006年毕业于佐贺县立有田窑业大学。
2007年进入福冈一家家居杂货类公司从事产品开发、促销品制作的工作。2013年成立Pebble Ceramic Design Studio(小石头陶瓷设计工作室)。
石原良太的父亲有着30多年的陶瓷行业从业经历,子承父业看起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其实他直到高中毕业上有田窑业大学,才开始正式进入陶瓷行业。
大学第四年石原去德国的哈勒艺术学院留学,进修半年时间,主攻设计方向。德国学院的手工制陶技术不如日本,他在这方面成了其他同学的老师,但在设计理念等方面他则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在德国做设计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考虑使用对象、应用环境,包括使用者听的音乐、吃的食物,从其整体生活方式的角度去考虑,从使用环境入手。”听起来是很普通的道理,却让他开始反思东西方在手工艺和设计观念上的差异:“从某些方面看,日本职人对造物过于专注的精神,有时候反而会让想法受到束缚。”
石原良太的工作室的产品以日用类的餐器为主,做设计的时候石原的参考标准首先是自己,“只有我喜欢,才能说服我这个年龄段、有类似生活经历的人。”他将消费人群的年龄设定在30岁至40岁之间,设计好的产品先会参加一些商展,观察市场反馈,反响好的就投入批量生产,纳入工作室的常规产品体系。而他在参展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些年纪偏大的家庭主妇也会购买他的设计品。“用起来方便、尺寸又合适的器物,会产生真实需求,在需求面前是没有消费者年龄界限的。”
日本的家庭主妇是对生活细节要求颇高的群体,石原良太每开发一款新设计,会先拿出家里现有的产品来比较,分析不同的功能性,总结使用经验,再将这些感受落实到设计开发过程中。就像他形容的,每个人家里都会有不少餐具,有些虽然很贵很好看,但你总想把它放在高一点的地方,很里面的地方:也总有一些餐具当你无意识去盛东西的时候,首先会想到它们。那些人们不自觉会选择的器皿才是他要开发制作的方向,它们往往既好用又美观。
“整个日本市场的餐具太多了,每个人家里其实都有富余,不可能每件每天都用得到。”对他来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开发新型餐具是一个工作室发展的方向,但既不想因为盲目量产而造成资源浪费,又要考虑到业务的发展,就需要在提高产品工艺及情感附加价值上多下功夫,很多产品要更花时间、更追求手工感。
他把工作室命名为富有趣味的Pebble(小石头),也有一番深意。起初只是因为自己名字里面有个“石”,同时觉得自己还很年轻,从专业领域讲也算是颗出道不久的小石头。而相对于传统陶作家练泥、拉坯、利坯、上釉、烧窑等环节都是亲力亲为,他的工作模式是在每道工序都寻找专业人士合作,大家通过分工合作这种形式来提升生产效率和规模。而在不断推进工作的过程中,他对个人工作室的名字又有了新一层的理解:每个工匠都是一块小石头,大家联合起来力量才会更强大。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石原良太
Q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和保护现在是一个全球热点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A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民艺运动距离我们已经年代久远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想法也在不断变化中。我个人有感触的一点是:工业量产和手工制作不能作为衡量器物好坏的标准。打个比方,现在我手里的杯子,对使用者来说,因为他们需要这个产品,我才会去做,我通过手工的方式小批量生产。如果有一天,大众需求上去了,我会再通过量产的方式去进行工业化生产制作。手工艺在日本是一个潮流现象,我希望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也跟着提高。东西好不好不取决于它的制作工艺,而取决于它是否为生活真实需要。现在有些陶作家,作品的风格类似,只要说是手工制作的,就都能卖个好价钱。但如果手工陶艺这股风潮过去了,该怎么办?我认为不管是陶作家,还是陶瓷设计师,都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创作出发点。
Q你的餐具主要是针对西餐开发设计的,这是基于对市场未来发展的判断吗?
A我的宗旨是不设计现在已经有的东西。在日本肯定不缺和式风格的餐具,既然已经有那么多好看好用的,我不用在这个类别里与其他人竞争,我就做目前没有的,或者今后越来越多人会用到的方向。不局限于西餐,日本也很流行中华料理和其他国家地区的食物,我的设计会比较走折中路线,较少用到表面图案装饰,多为纯色器皿,因此很多国家的菜式都能搭配适用,用途广泛,这是我目前的方向。
1.石原良太作品色釉
2.石原良太作品色釉
3.貝壳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