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2019-03-22庞洪臣梁永回王贵文成
庞洪臣 梁永回 王贵 文成
[摘 要]为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同质化问题,课题组根据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实际应用结合较紧密的特点,提出采用产学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在充分调用企业生产优势、高校学术优势以及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基础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索,该探索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产学用;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3-0077-03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侧重理论和研究的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有本质区别,其是以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培养目的。然而,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存在同质化培养现象[1],主要存有如下问题:首先,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体系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类似,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实践课程设置较少,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明显不够,研究生所学与实际企业所需有所脱节。其次,虽然有些高校与企业进行了合作,但企业项目档次较低,仅仅是低水平的仿制,接触不到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部分,选题达不到学校培养研究生的目标要求,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深度不足,无法开展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2-3]。 再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还存在教育定位不准、市场意识不足、管理滞后等多方面的问题[4-5]。另外,机械工程专业的应用性较强,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课题与企业实际应用研发结合较紧密。据此,提出以解决企业实际难题为研究目标,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创新零距离”的培养平台,采用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同双导方式,对校企合作培养的产学用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以期充分调动企业的生产优势、高校的学术优势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三方合作,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笔者分别从专业学位研究的招生、课程培养体系、课题选取、指导方式以及有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转变招生模式
当前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模式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模式基本相同,该招生模式以“理论分数+高校导师选拔”为主,重点考查研究生理论知识,考查形式也主要是高校导师根据自有课题研究拟订考题或问题,对考生的职业兴趣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触及较少。因此,在招生过程中引入企业导师对考生进行选拔颇有必要。企业导师可结合本企业技术研究现状提出更符合实际应用的问题,从众多考生中双向选择出更符合企业需要的应用研究人才进行目的明确的培养,采用“理论分数+校企合作选拔”模式,以实现考生与企业的预接轨。该选拔方式一方面增强了研究生、企业和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认知关系,另一方面避免了将研究生单纯由高校“推”向企业的单向输送过程,提高了企业对研究生的认可度。
校企合作选拔具体操作,基本思路是:(1)进入复试初期,高校对拟合作企业发出参与复试的邀请,两者分别针对高校特色和企业应用特点进行命题,权重各占50%,其中高校导师针对个人研究领域提出偏重于理论的考题;(2)企业针对企业研究特点提出偏重于应用的考题,不仅对符合高校和企业应用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拔,而且还针对考生的兴趣按照企业的应用特点进行分类,将考生和企业进行预对接;(3)高校导师根据自己擅长的研究领域与考生以及企业导师进行组对,对考生建立双导师制,两个导师分别针对符合要求的考生特点以及企业的研究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培养。
二、构建面向企业应用的课程培养体系
当前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领域学位课和专业领域选修课,因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其课程培养体系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体系应有本质区别,其应更偏向于应用型的研究培养。据此,提出校企共建课程培养体系,其中公共学位理论课仍然以高校培养为主导,而专业领域学位课和专业领域选修课则由企业根据自身研发需求与高校共同修订,企业根据当前研发各个环节所需课程选入培养体系中,并根据企业或市场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学习课程的选择则由高校导师、企业导师以及研究生本人根据企业课题需求共同拟定。课程培养体系构建,具体构建思路如下:(1)高校按照国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将课程按照公共学位课、专业领域学位课以及专业领域选修课进行初步划分并拟定课程培养体系的框架,其中专业学位课的设置主要体现出本校或本专业的综合特色,而专业选修课主要针对企业的应用需求而设置;(2)课程体系的建设将以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应用性研究培养为核心,课程的设置既满足普适性又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达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学能为企业研发所用为目标;(3)高校导师偏重于修订理论性课程,而企业导师则偏重于针对专业选修课的修订,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针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对每门课程提出修订意见,并进行讨论,最终确定出每门课程的培养方案;(4)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培养效果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分为正在参与企业研究的未毕业研究生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对未毕业研究生主要调查课程培养体系是否满足其参与企业研究课题的需求,对已经毕业研究生主要调查该课程培养体系是否满足其职业发展的需求,并针对调查结果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定期对课程培养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三、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库
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对其将来与市场是否接轨至关重要,而当前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主要还是由高校导师主导,课题研究内容和结论偏重于理论而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具有较大的差距。基于此种情形,提出高校与企业联合构建研究生研究攻关课题库,基本构建思路如下:(1)高校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主动出击,建立与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广泛联系,政府也充分发挥其搭建桥梁的作用,鼓励建立校企产学用一体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2)企业根据其自身研究和生產需求提出可用于解决实际困难的研发难题,高校将这些研发难题汇总后根据自己学校研究生的培养专业进行对应分类,实现研究课题和研究专业的匹配对接;(3)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以及企业相关研发人员做充分交流,在企业提出的众多课题中双方一起提炼出既可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又与高校培养目标相符的攻关课题;(4)将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求的攻关课题汇总成课题库,专业学位研究生从该课题库中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5)企业每年根据自己生产研发情况对该课题库不断提出新的攻关课题以供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选择研究,并不断淘汰已经研究过的课题或者已经过时的课题,保持课题的新颖性和适时性。
四、构建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同双导机制
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不同学习阶段及课题研究所遇到的不同问题,建立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协同双导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1+2” 培养模式,即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高校中学习理论课1年,在企业中全程参与课题研究2年,实现研究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工合作:(1)第1年理论学习阶段,以高校导师指导为主,辅以必要的管理,企业导师指导管理为辅并定期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学习的基本动态,高校导师利用其自身的科研理论优势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选定课题后的基本理论思路,为去企业进行实际研发预先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2)后2年的研究生学习和课题研究主要在企业中进行,以企业导师指导管理为主,协调好研究生与企业研发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重点指导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所遇到的研发难题及实验等方面的工作,并对其研发进展进行监督,高校导师则偏重于理论创新方面的指导兼顾指导研发所需的基本理论,并对其研发前景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3)高校导师、企业导师以及研究生三者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优势和网络技术将地理位置的空间距离转变为交流互动和课题探讨的零距离。
五、构建合理有效的培养效果评价机制
当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毕业要求基本一样,主要还是以论文撰写的形式作为其最终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偏重于理论,而对于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则缺少合理的评价,该评价方式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明显不符。基于此种情形,提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以解决企业实际难题和研究成果为主要评价,以论文评价为辅的评价机制,主要思路是:(1)企业根据研究生在企业所提供课题研究中的表现进行合理评价,对基础理论的运用能力、创新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由课题组的主要成员进行多方面评价;(2)研究生在企业中的最终研究成果是评价其是否达到实际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课题研究的最初目的,是否解决了企业所遇到的实际难题,其所研究的成果应主要以专利申请或成果鉴定、与旧产品相比所研发的新产品质量是否改进等形式提供;(3)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组建答辩委员会,专业学位研究生将结合论文和研究成果对其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做出答辩,答辩委员会将根据论文撰写、研究过程及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定,而不单纯以论文的形式为主要评价标准。
根据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产学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探讨了校企合作招生、课程培养体系设置、研究生课题库构建、协同双导指导方式以及培养效果的评价等关键培养环节,以期适应当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求。该培养模式的提出对实现高校、企业和研究生三方实现互利共赢,以及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企业实际应用研发的平顺接轨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方岱宁.“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创新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8(1):43-45.
[2] 齐福刚,彭娟.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8(3):31-33.
[3] 徐科军.校企合作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8(1):102-105.
[4] 任金霞,周克良.全日制專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专家论坛,2018(1):3-4.
[5] 徐科军.校企合作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8(1):102-105.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