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易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药物有哪些?

2019-03-22李青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肾小管镇痛药氨基

李青

肾脏由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形成。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容易导致肾小球损伤,而药物和毒物容易导致肾小管和肾间质损伤。

药物导致的急性肾衰竭主要是药物的直接毒性或者过敏反应引起的急性肾小管坏死或者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

一、容易引起急性肾衰竭的常见药物

1.解热止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安乃近(氨基比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吲哚美辛(消炎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扶他林)、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

解热镇痛药是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但其副作用也非常多,比较严重的副作用有肾损害、肝损害、胃粘膜损害、出血等,急性肾衰竭是其最为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含有解热止痛的功能但容易被忽略的药物是感冒药,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扑热息痛。

扑热息痛的化学名字叫“对乙酰氨基酚”,也是一种解热镇痛药,具有抗炎、镇痛、降温等作用。但其抗炎、镇痛作用相对较弱,所以只用于退烧和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头痛、关节痛、神经痛以及偏头痛、痛经等。因其具有退烧作用,所以扑热息痛也是常用的抗感冒药。目前仍在使用含有扑热息痛的药物有:速感宁胶囊,感冒灵胶囊,维C银翘片,999感冒冲剂,感特灵,泰诺酚麻美敏片,泰克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达诺片,白+黑日夜片,百服宁,菲迪乐(氨酚曲麻片)及许多小儿抗感冒药。

2.抗菌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以及抗结核药利福平等。

(1)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以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毒性作用最强;

(2)青霉素类:各种半合成青霉素均可诱发肾脏损害;

(3)头孢菌素类:以第一代头孢霉素最明显;

(4)多黏菌素;

(5)四环素族:增加蛋白分解加重氮质血症;

(6)两性霉素B;

(7)万古霉素;

(8)磺胺类药物。

3.中草药:一般人认为服用中草药很安全,实则有些中草药也有较强的肾毒性。含马兜铃成分的饮片比如关木通、淮通、防己、青木香等和含有重金属的饮片比如朱砂、雄黄等是高危药品。

4.造影剂:造影剂广泛应用于血管造影、增强CT、肾盂造影等,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腎衰竭也经常发生,尤其是原有基础肾脏病者更容易发生。

5.化疗药: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亚硝基脲环孢素等。

除了药物外,其他容易导致急性肾衰竭的物质有:汞、铅等重金属,鱼胆、猪胆等动物胆囊,小龙虾,蛇毒、蜂毒、蝎子毒等某些毒素。

二、药物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治疗

1.首先要停用可疑的药物,避免损伤继续发生;

2.对少尿、无尿者严格控制入量,避免水肿加重;

3.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减轻炎症坏死,促进肾小管的修复;

4.非甾体类消炎药的肾损害机制是药物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导致肾组织缺血,因此,使用前列腺素制剂前列地尔等也有治疗作用;

5.因血液透析可能加重肾缺血,所以要严格掌握血透指征。

药物导致的急性肾衰竭预后良好,如能及时诊断及正确治疗,多数患者肾功可恢复正常,完全康复。但个别重症肾功能衰竭、病情复杂或原有肾功能不全及老年患者肾功能常难以恢复。因为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这些疾病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且,老年人的肾脏对药物的清除能力下降,药物容易在肾脏蓄积,极易发生药物性肾损伤。所以,老年人用药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应用含有扑热息痛的感冒药及其他解热镇痛药,更应该慎重。(编辑 冀青艳)

猜你喜欢

肾小管镇痛药氨基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氨基葡萄糖有什么作用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夜尿多可能是血压没控好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服镇痛药六误区
8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近端肾小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人吃镇痛药更易伤肾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