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香救父
2019-03-22李鸿民
古时候,有个小伙叫杨香,
十四岁常练棍棒和刀枪。
这一天,他随父亲收庄稼,
推车挑担上了山岗。
他爹说:“杨香啊,这一带林密人烟少,
常有野兽出没把人伤。
咱爷俩上山收庄稼,
定要小心多提防。
我在前头割庄稼,
你后头把割倒的庄稼全捆上。”
(白)“爹,俺知道了。”
老人家唰啦唰啦割得快,
小杨香一堆一堆捆得忙。
眼看收割快完毕,
可不好了!一只猛虎下了山岗。
这只虎半个月没有吃东西,
肚里实在饿得慌。
只因为前些天被豹子咬伤一条腿,
走起路来不便当。
远处觅食去不了,
只能在近处找食粮。
忽听半山腰里人声响,
嗯!闻到一股人肉香。
它心想太好啦太妙啦,
人肉餐送到了家门上。
仔细看,庄稼地里人两个,
低头干活没提防。
一个老来一个少,
八成是父子二人收割忙。
老虎看罢多一会,
不由心里暗思量。
我把娃娃先吃掉,
细皮嫩肉该多香。
我吃过猪崽、牛犊、小羊羔,
那味道时至今日都没忘。
娃娃肉我还没吃过,
听老辈说,那味道胜过卤猪、烧鹅和香肠。
太好啦!我受伤身体缺营养,
娃娃肉补身子,赛过西洋人参汤,
赛过西洋人参汤……
这只虎刚要向杨香扑过去,
慢!倒叫自己你别忙。
我要先把娃娃吃,
他的爹一准拼命救儿郎。
万一娃娃没吃成,
让他爹再弄我一身伤。
(白)不合算!
我还是先把老的给吃掉,
那娃娃肯定吓得筛了糠。
娃娃吓成一摊泥,
返回头再把娃娃嫩肉尝。
对!先吃老后吃小,
先吃肉,后喝汤。
吃完老的吃嫩的,
嫩的总比老的香。
哎,我要是吃完老的吃饱了,
这娃娃不吃太冤枉,
俗话说,饥了吃糠甜如蜜,
饱了喝油也不香。
(白)咋办呢?
低头一想有有有,
一条妙计涌心房。
我把娃娃咬死先不吃,
把他拖到山岗上。
拖到山上往哪放?
有啦,我把他放在电冰箱。
据说是,吃冰冻人肉好处多,
能防暑、降压、降脂、降血糖。
再把他弄碎闹成“人皮冻儿”,
让我对象也尝尝。
对象吃得高了兴,
俺俩就,当嘀格当,当嘀格当,
当嘀格当嘀格当嘀格当……
谁说老虎四肢发达头简单,
咱就是兽中之王高智商。
(白)高智商!对,就这么办!
这只虎哞的一声扑过去,
杨香他爹没提防。
老爹他本能地往外猛一闪,
噗!那只虎一口咬在他的胯骨上。
老人家一看是老虎,
拼着命地喊杨香:
“杨香儿,赶快逃,赶快藏,
别让老虎把你伤。”
杨香他,听到喊声留神看,
可了不得啦!老爹被猛虎拖着上山岗。
小杨香他没躲也没藏,
(白)“孽畜哪里走!”
大吼一声震山梁。
老虎当时吓一跳,
谁呀,谁敢诈唬我兽中王?
它顺着声音留神看,
吔!蹿过来的娃娃真不瓤。
别看孩子年纪小,
来勢汹汹气昂昂。
蓝布褂腰扎丝绦带,
甩裆裤靸鞋蹬脚上。
双眉倒竖似利剑,
怒目圆睁喷火光。
红扑扑的圆脸蛋,
稚嫩的脸上挂冰霜。
怒发冲冠根根竖,
酷似哪吒从天降。
没等老虎回过神,
杨香他跳到老虎身后方。
左手抓住老虎脑瓜皮,
挥右手,嘟嘭嘭!拳打老虎脊梁上。
小杨香这里使劲打,
老虎它美不滋儿地喜得慌。
(白)这是怎么回事?
老虎说:“娃娃吔,你打吧你打吧,
抢圆拳头使劲夯。”
杨香心里挺纳闷,
老虎怎么没反应,难道他不疼得慌?
老虎说:“娃娃吔,我背上长块牛皮癣,
你一打,等于替我挠痒痒。”
(白)嘿!
杨香想,打你为了救俺爹,
谁管给你挠痒痒!
小杨香,急中生智有主意,
一抬脚,蹦蹦蹦,踢在老虎眼睛上。
踢得老虎眼难睁,
小杨香一双手卡在老虎喉咙上。
卡得老虎喘不上气,
老虎的吼声转了腔:
(白)“啊……我受不了啦!”
“等习惯了就不难受了啦!”
“这能习惯吗?
娃娃吔,松手吧松手吧,
咱好说好道好商量。”
“你让我松手也可以,
你放下我爹我就把你放。”
“你这个娃娃太猖狂,
誰敢从老虎嘴里夺口粮?”
(白)“放开我!”
“我偏不放。”
“你要放我俩拉倒。”
“我要不放呢?”
“不放我,我让你爷俩都活不长!”
嗬!小杨香,怒满腔,
双手卡在老虎喉咙上。
两膀用上千钧力,
老虎大气喘不上(喽)。
(白)“嗯——!”
“啊!”
“嗯——!”
“啊!”
“嗯——!”
“啊……”
老虎无奈一张嘴,
咕咚咚,把老爹就丢在地上。
这只老虎扑通一声倒在地,
翻眼蹬腿一命亡。
(白)死了!
这就是杨香扼虎救父一段书,
二十四孝之首美名扬!
点评:
李鸿民老师是我非常敬重的山东快书大家,我曾多次学习拜读他的作品,也曾陪他朝夕相处修改长篇山东快书《许世友的传说》,被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感动。
《杨香救父》的故事流传已久,在二十四孝当中占有很重的位置,故事原名《扼虎救父》,在记载中不过寥寥数句。今天李鸿民老师把它改编、演绎成一段150多句的山东快书作品,实乃用心良苦。因为流传已久,所以版本也不尽相同,这无疑增加了创作难度,可喜的是鸿民老师创作功力深厚。在改编作品时,他借用了传统山东快书拟人的创作手法,赋予老虎鲜明生动的人物性格和丰富多变的心理活动,在杨香与老虎搏斗的激烈场景中渗入幽默风趣的喜剧风格,让观众在紧张的故事情节中感觉趣味横生。该作品矛盾冲突鲜明,语言朗朗上口,使其极具可读性和可演性。
窃认为,作品中写到“我把娃娃咬死先不吃……”而后面却写“可了不得啦!老爹被猛虎拖着上山岗……”感觉前后不是特别统一,观众有些疑惑感。如果老虎扑向杨香,老爹爹上前挡住,也为后面的“娃娃吔,松手吧松手吧,咱好说好道好商量。”“你让我松手也可以,你放下我爹我就把你放……”做个铺垫,更能体现父子情深。
最后,这是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山东快书作品,虽然故事内容略显夸张,但其内核弘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特别适合少年儿童表演,只可惜作品有些偏长,如果能控制在一百句之内,我想孩子们会更好把握和展现在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