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枚洲际导弹飞向太平洋

2019-03-22戴敏俞嘉

神剑 2019年1期
关键词:德普船队海域

戴敏 俞嘉

1980年5月9日,新华社受权公告:我国将于1980年5月12日至6月10日,由中国本土向太平洋海域进行发射运载火箭试验。这是一次跨越国土的综合性科学试验,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技术之复杂,要求之严格,影响之深远,都是空前的。

广大参试人员怀着“为祖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强烈责任感,专心致志,昼夜奋战。在酒泉发射场区的导弹检查测试过程中,广大技术人员遵照周总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指示,始终把导弹的可靠性视为试验成败的关键,高度负责,精心检测,一丝不苟。有一个干部两地分居,执行任务中孩子生病住院,家属连续发电报催他回去,但他始终没回去。导弹上天了,他的独子却夭折了。后来组织上知道了,问他为什么不早说。他回答:任务紧张,没有心思考虑孩子……

刘德普被指挥部指定为发射阵地零号指挥员,也就是下达发射口令的人。作为发射指挥员,他深知这次发射试验的重大意义。早在任务准备阶段,他就对各类技术人员、操作手,认真进行了摸底、考核;对各级指挥人员的定位严格把关,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几十个专业的装备,进行了普遍的检查、保养和技术革新,督促每个专业制定了书面操作规程和安全防事故措施。有时,一天跑几个连队、数十个专业组也毫无倦意,照样精神抖擞、精力充沛,难怪人们说他:老刘比办喜事还忙哩!

正当刘德普全力投入发射试验任务时,爱人老张子宫肌瘤的老毛病又犯了,大量出血。经医生检查,需要住院动手术。老刘看到脸色苍白的爱人,想起她为自己工作忍受的一次次痛苦,那双闲不住的腿竟然呆呆地站了20多分钟……最后,还是爱人打破了屋内的沉静:“老刘,不要为难,只要出不了生命危险,我看就暂时不动手术了。”

“老婆,你真好!”刘德普的眼睛里一下子迸出了泪花。他嘱咐孩子放学后给妈妈找医生,做饭洗衣服,自己又一头扎进了发射阵地。

5月18日上午10时整,从发射控制室里传出发射指挥员刘德普一连串清晰洪亮的口令:

“牵动!开拍!点火!”

顿时,一声轰鸣震撼了发射场,一股强劲的焰流从火箭底部迸发出来,卷起的浓烟笼罩了发射架,巨型火箭从烟雾中拔地而起,平缓上冲。几秒钟后,火箭转弯,沿着预定轨道,划破长空,向东南方向飞去。

30分钟后,导弹飞跃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等城市上空,跨越广阔的南太平洋,准确落入预定海域。

而早在半个多月前的5月1日,以远望1号、2号为主的18艘舰船就从浙江舟山朱家尖锚地起航,组成特混编队向东海航渡,首次驶向太平洋去执行此次任务。

出海的时候,上级给每个人发了一张表,分别填写自己的家庭住址、单位地址和收信人联系方式,而且临上船前又悄悄给准备了50条裹尸的白布袋。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此次出海生死未卜,在那样一个冷战时期,发生战事,也司空见惯,所以武器都准备好了,随时为祖国献身。

巨浪来袭,有的船员用绳子把自己绑在岗位上,再摇再晃,但求稳守岗位,控制好设备;晕船最重的同志,连喝水都吐,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上还组织每个部门开座谈会,鼓舞同志们用勇气、用毅力去战胜晕船、坚守岗位;再晕,不能躺下,工作必须坚持,吐归吐,吃归吃,干归干。

船队从离开祖国到抵达测量海域,长驱几千海里,短短十几天,经历春、夏、秋季节;跨越温带、亚热带、热带3个气候带和东9、东10、东11三个时区。发射前,指挥部要求他们对落区的气候条件作出准确预报。首席预报员陈信雄和气象中队的战友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整整三天三夜没睡觉,分析云图,讨论天气走向。最后他们推断出18号是个好天气,具备末区测量要求的气象条件。

指挥部参照末区气象的报告,把发射日定在18号。可是,最后几天的天气,却时好时坏,16号天阴沉沉的,七八级的大风将船颠得左右摇摆。到了17号,远望2号船测量海域上空,乌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带来了一场倾盆大雨,从早上到中午,又从中午到晚上。哗哗的雨声揪着参试人员的心,“这样的鬼天气,明天还能发射吗?”

海浪在呼啸,远望号在摇晃,整个船队人员等待着总指挥最后的决断。然而总指挥的决断来自于气象专家最后的判断。

通过探空气球和卫星云图标出的信息,陈信雄和气象中队长孟三的拍着胸脯向领导作担保:“明天一定会好。”并果断地向指挥部报告:“天气趋于好转,明天可以发射。”起床以后,大家纷纷跑上甲板,雨已经停了,但仍旧是满天乌云。早饭以后,一阵轻风吹散了黑压压的云层,进入发射前4小时准备程序后不久,试验海区已经是晴空万里,海上预报准确无误!

航行海上的远望号显得十分神秘,启航不久,日本的、美国的、澳大利亚等国的飞机、军舰都纷纷围着我们的船队,对我们兴趣盎然,这些不速之客,尤其盯上了远望号。

远望号船队在南太平洋上摆开了迷魂阵,利用船只多、速度快的优势,迅速将外国舰船和飞机甩掉。并悄然来到100海里外的新海域,假装摆开正式战场,并让海军的4艘驱逐舰到在周围进行24小时警戒,测量船上所有的测量设备全部开启,30千瓦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机全部开通,发出的无线电波神秘地射向太空。

不出所料,外国的舰船、飞机自觉地追赶过来,侦查拍照,积极地探测无线电信息,发出干扰……完全一副大战临头的架势。

按照任务部署,5月18日凌晨,测量船队突然收缩,悄悄高速行进,返回原定试验海区,按预定方案,分布在各自的观测、打捞阵位,舰载直升机待命起飞。

临近任务发射时,还有2艘不明国籍的船只拼命地靠近我圆形作业海域,发出警告无用后,我国几艘导弹驱逐舰夹持着它们,与其斗智斗勇,不容他们影响任务海区测量。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8日上午10时整,历史性的时刻来到了,导弹从酒泉发射场点火升空。

远在大洋深处的测量船上,所有的设备全部启动:巨大的扇形雷达天线在快速旋转,计算机在高速运转,荧光屏跳动着各种图像、数字和信号。

“雷达、遥测、经纬仪发现目标!”

西北上空的云端里,“嗖”地飞出一个亮点,越来越亮,似火红的流星眨眼从船的右舷上空划过。短短几十秒内,各种设备把火箭飞行的各种数据准确地测算出来,记錄下来。

弹头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洋面上,掀起近百米的冲天大水柱。与弹头分离的数据舱,飘落在碧蓝的洋面上,直升机载着年轻的潜水员,经过5分20秒的紧张奋战,顺利将数据舱打捞上来。

顿时,船队锣鼓齐鸣,欢声雷动,太平洋上欢腾雀跃。人们兴奋的情绪达到了高潮,纷纷奔向甲板,向着祖国的方向,环视蓝天大洋止不住热泪盈眶……

背景:1980年5月18日,我国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一枚洲际导弹,从而使我国的洲际战略导弹结束了试验阶段而进入实用阶段。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拥有远程运载火箭,第4个拥有海上测控能力的国家。

猜你喜欢

德普船队海域
美国乙烷进口对发展我国大型乙烷船舶的影响
最好的公关
海军舰艇前往演戏海域
十大事故多发海域中国南海周边排第二
中韩海域划界首轮会谈成功举行
淡水河谷40万吨级大型船舶船队对铁矿石供应链的影响
德普案引发反商业贿赂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