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几点思考*
2019-03-22韦洪发
韦洪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在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提出了“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这一重大课题,该课题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认识中国发展大势并认清中国特色,二是如何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并进行全面客观的国际比较。这两个问题互为表里,反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场域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建构科学全球观,以不断提升大学生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的能力,该问题极其重要但却没有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
一、世界中的中国是大学生确立科学全球观的前提
与其他所有国家一样,中国处于世界体系之中,这一判断在当下比在任何时候都更为真切。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全球化大潮是全球各国人民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背景,是涉及自我认知和国族建构的任何学术思考和理论研究都无法抛开的时代底色。十多年前,作为记者的托马斯·弗里德曼基于其关于全球商业活动、知识流动、信息交流等的观察而写下“世界是平的”,当时,他为自己的发现“既感到激动,又感到恐惧”,因为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更好地解读头条新闻和世界变化的角度”。仅仅十年之后,反观全球化发展进程就会发现,让弗里德曼感到激动和恐惧的视角出现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当前,全球化大潮与全球化逆流交织,开放和封闭并存,人们对全球化的认知和态度就像全球化进程本身一样充满了不确定性。
尽管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和回潮,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世界中的中国,这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确立科学全球观的前提。
首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已深深嵌入全球结构之中。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贡德·弗兰克和沃勒斯坦为代表的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明确指出了世界是作为一个体系、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虽然这些理论侧重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剥削关系,但其对世界的认知大致反映了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真实情形。就我国而言,认识到我国已深深嵌入全球结构是确立科学全球观的逻辑前提。经济上,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从打开国门开始的,引进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这些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力量源泉。整个经济学界也公认,就拉动经济增长而言,贸易是与投资和消费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之一。政治上,政治价值凝练、政治制度建设、政治实践开展,一方面也离不开国际环境。要想在地缘政治中占得先机,维护和捍卫我国合法利益,更是离不开积极的国际交往和对国际事务的深度参与。文化上,多元文化已成为讨论任何文化问题的大前提,我们的文化符号已遍布全球,而各种异域文化也都在华夏大地上华丽绽放。
其次,“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十九大报告中的这一重要判断既是对以往国际交往和全球实践的精准总结,也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在全球事务中,我国不仅“在场”,而且存在感与日俱增;我们不仅在世界中,还要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认识既是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确立科学全球观的认知基础。我国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从韬光养晦到奋发有为,从参与全球化进程到积极引领全球化潮流,从被动接受和遵守规则到积极参与乃至主导国际规则制定。我国的和平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和平发展更离不开中国,我们要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稳定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再次,世界也在走向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我国吸引力和引领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我国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国家,经济中高速平稳发展,经济体量稳步提升,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战略为沿线国家带来巨大发展机遇和双赢局面,在诸多领域都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如此诸多因素使得各国纷纷走向我国,或为寻求经济发展解决方案,或为寻求经济发展机遇,不一而足。国际政治方面,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日益深入人心,在处理地缘政治危机、参与全球治理、促进国际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中国立场、中国态度,支持中国方案。文化上,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应对全球环境危机、促进世界和谐稳定等有独特的借鉴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急于走出现代性困境的人们提供了新的替代方案。
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体两面,反映着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正确认识,是确立当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事实基础和逻辑前提。
二、马克思主义是大学生科学全球观最重要的底色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马克思主义是其最为重要的底色和指引。我国现行《教育法》规定,“国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法》也同样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这些法律规定是当代大学生培养和教育活动的法律依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是最重要的底色和指引。
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最重要的底色,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特质决定的。普遍性和全球意识既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也是其重要的理论特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全球观和人类观,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准确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建构科学的全球观。资本主义将“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潜力和贡献。同样也是利用这一全球视野,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先进地区对落后地区的宰制,为“三个世界”理论和依附理论等奠定了基调。正是基于这种视野和情怀明确主张,“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阐述都具有鲜明的普遍主义情怀和全球视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以资本和商业活动的全球流动和扩张为前提的,“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不断扩大商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种扩张的结果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最终,基于生产和贸易的一体化带来了制度的统一,“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现代的工业劳动,现代的资本压迫,无论在英国或法国,无论在美国或德国,都是一样的”,这就使得工人阶级的斗争超越了民族性特征,而作为无产阶级代表的共产党同样如此,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强调的,“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扩张本性,使得无产阶级的斗争也必定是联合的和全球性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联合的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作为无产阶级奋斗目标的新社会,其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它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其实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曾指出,“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身。”这一宣告其实已经表明,无产阶级的奋斗目标是“人的解放”,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将“哲学变为现实”,消灭“无产阶级”,消灭制造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对立的社会制度。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也曾指出,无产阶级的解放具有人类解放的性质,无产阶级的解放不单单是一个阶级的解放,而是整个人类的解放。
作为欧洲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时也是世界人,他们以普遍主义的情怀关注着世界,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东方尤其是中国的论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中,马克思没有被当时英国官方和媒体的宣传所迷惑,他深入细致地了解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英军的暴行,并将这场战争称作“极端不义的战争”,他评论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同时,他还深刻检讨了英国媒体在整个事件中助纣为虐的角色,“英国报纸对于旅居中国的外国人在英国庇护下每天所干的破坏条约的可恶行为真是讳莫如深!非法的鸦片贸易年年靠摧残人命和败坏道德来填满英国国库的事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外国人经常贿赂下级官吏而使中国政府失去在商品进出口方面的合法收入的事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对那些被卖到秘鲁沿岸去当不如牛马的奴隶、被卖到古巴去当契约奴隶的受骗契约华工横施暴行‘以至杀害’的情形,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外国人常常欺凌性情柔弱的中国人的情形以及这些外国人带到各通商口岸去的伤风败俗的弊病,我们一点也听不到……”在《波斯与中国》一文中,恩格斯也痛陈中国英勇抵抗的原因,并主张“我们不要像道貌岸然的英国报刊那样从道德方面指责中国人的可怕暴行,最好承认这是‘保卫社稷和家园’的战争,这是一场维护中华民族生存的人民战争”。此外,恩格斯还热情地预言,“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亲眼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的垂死挣扎,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理论基础和最重要的底色。首先,马克思主义具有深切的普遍主义情怀,无论其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还是对无产阶级使命的描述与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擘画,都以其对普遍的人的命运的关注为出发点和旨归,而这显然也应该是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重要关切的底色。其次,马克思主义对几乎所有问题的关注和探讨都具有全球视野,都是放置在全球大背景中进行的,甚至在200多年前全球化浪潮仅仅是初现端倪的时候已然如此。
三、科学全球观的内涵与确立路径
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当代大学生的全球观其实与上述三个方面都有广泛而普遍的联系,具体而言,它可能包含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球观中的国家观以及国家观基础上的全球观。国家是全球层面上最为重要的行为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重视大学生的国家立场和爱国情感。但从全球层面来看,由于没有世界政府,国际社会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要想建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无政府主义逻辑显然行不通。为此,需要从理论上思考和认识国家与全球的关系、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国的历史问题与各国共同未来的关系、国家利益与全球正义的关系等等,而这些内容显然都是科学全球观应予考虑的重要内容。二是个人与全球的关系问题。该问题与第一个问题相关,但并非同一问题。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全球人概念,其大意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一体化程度的加强使得一部分人的存在状态以跨越国界为特征,这些人对传统主权国家的忠诚度降低,越来越倾向于以全球视野来认识个人与主权国家及各种次国家、超国家和区域性组织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科学全球观必须予以深入研究的问题,更是科学全球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三是如何正确认识包括国家安全、环境问题、贸易问题等全球性问题,尤其要从理论上探讨认识上述复杂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而这些内容显然也都是科学全球观的重要内容。
在认识和总结科学全球观的内容时,一定要摒弃任何僵化和固化的思维与逻辑,以开放包容和反思批判的态度认识全球化和全球经济政治形势,以进一步准确地把握科学全球观的内容与实质。全球化从来都不仅仅是物质性存在或全球发展的物理趋势,它同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尤其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是为什么众多论者将全球化称作美国化或麦当劳化。但我们同时应该看到,美国重新走向孤立主义、欧洲一体化风雨飘摇、夹杂着宗教和种族问题的全球恐怖主义抬头,所有这些都表明,应该重新反思全球化背后的价值支撑和价值内涵,这既是深刻认识上述变化的最为可靠的维度,也是从源头上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在促进全球化背后的价值内涵转换维度上做出中国贡献。第一,我们要检视和反思经济全球化的价值预设和价值内涵。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有论者指出经济全球化背后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事实上,全球化预设的线性进步观、机械民主观(如民主国家间无战争,民主必然促进经济发展等等)和秩序安全观都需要被进一步反思和批判,以从价值层面上认清当前世界发展大势。第二,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的主导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价值,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主导全球化的西方价值观念变迁的可能及此种变迁的可能方向。全球化内含着西方对外扩张的霸权逻辑,这不仅仅指称马克思所批判的资本的对外扩张,也包含价值观念的扩张,以资本为依托、以价值为引领的对外扩张过程伴随着巨大的负外部性。因此,要研究全球化的价值内涵转换问题,尤其注重这一价值内涵转换的马克思主义(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维度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可能贡献。
培育大学生科学全球观的路径和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科学全球观内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衔接。全球观内容中所涉及的国家利益与全球正义、国家立场与人类情怀、国家公民和全球人等问题都是提升大学生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关键问题,但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研究两者的对接问题。如课堂教学内容与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相关研究成果的课堂呈现、相关研究成果在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分布和分配等等。第二,科学全球观的价值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互动与配合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基础和价值导向,也是进行全球观价值内涵研究的价值和思想引领。但两者的着眼点和视域毕竟不同,应该注重以全球观价值内涵的相关研究成果配合并辅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到既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又坚定中国立场,尤其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体现相关研究成果。第三,以科学全球观强化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问题。在所有行业和领域中,教育领域的全球化程度也许是最高的,因此,教育管理、教学组织、大学精神培育乃至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离不开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离不开全球思维和全球视野,而上述几个方面同时也是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应该以科学全球观为指引提升和强化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科学全球观是确立“四个自信”的重要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面对复杂的世界大变局,要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面对外部诱惑,要保持定力、严守规矩。”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这样一条要求,“视野要广,有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无论是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期望,还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明确要求,都客观上要求确立科学的全球观和世界观,在科学全面的比较中认识自我、看待世界,而这也是进一步确立“四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科学全球观的确立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澄清中国立场与全球视野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立足点和核心旨归,其中一个前提就是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特色和中国成就,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中国立场,明确中国立场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厘清中国立场和全球视野的关系,在当前中美贸易冲突加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民族主义和国族情绪抬头的大背景下,如何厘清和阐明国家立场与全球视野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各国间的互动不致沦为零和博弈与你死我活,就需要进一步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全球版图中的国家立场和国家利益、国家发展和国家成就,全面认识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精髓和特质,尤其要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要更为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及其精神实质,尤其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类本质相关理论为思想背景进行学习和领会,才能真正学通悟透这一重要论述的立意和精神实质,确立我们立基于人类共同命运之上的历史使命和终极追求,真正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的自信。
第二,科学的全球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全面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四个自信”、理解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下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也理应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维度。首先,在各国反全球化逆流中明确中国立场,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在这一特定时段,更为深入地研究和宣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五大发展理念”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7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并将这些思想和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其次,以科学全球观为指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讲好中国故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面向当代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而要想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就不能自说自话,而应该将中国故事置于全球背景中,以科学的全球观为指引进行讲述。确立科学全球观,正确引导大学生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是确立和增强“四个自信”的必由之路,无法回避也无可回避。
第三,科学的全球观同时也是科学的认识论,有助于新时代大学生科学地进行国内和国际比较,并在科学比较中增强“四个自信”。事实上,自信的确立一定离不开科学的比较,而自信也只能在科学的比较中确立。反过来,没有科学比较的自信一般都是盲目自信,它既不可靠,也无法持久,经常因为新情况的出现而轰然崩塌。科学比较需要在几个维度上下功夫:首先是正确处理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系,将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放在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和认识。这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将中国发展和发展成就进行历时和共时考察,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综合全面认识,既要看到我国取得的重大成就,更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趋向性前景,进一步增强自信。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横向比较,进一步认识全球范围内我国发展的定位,合理认识我国在国际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做到公允客观。二是将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放在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一方面深刻认识这种经济政治格局的真正驱动力和历史本质,准确理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一重大战略判断的丰富含义;另一方面,还要在全球经济政治格局演变中进一步明确我国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在科学全球观的指引下逐步强化认识自我和世界的能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