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开展新生入学工作的创新思考

2019-03-22李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入学新生大学

李娟

(燕京理工学院学校办公室,河北燕郊 065201)

中国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40年。1977年恢复高考,其毛入学率从2.7%上升至45.7%(截至2017年统计发布),逐渐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目标[1]。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如今“00 后”大学生已迈入高等学府,成为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受众者。“新生入学”既是个体接受高等教育的起点,也是高校培养人才实施教育的关键环节。

在信息手段发达、生活条件优越、社会开放的环境下,“00 后”学生敢于捍卫和表达自己权力的意愿和行动增强[2]。他们的成长时期,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新一代大学生所面临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快速适应新知识、新技术、新职业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围绕“00 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特征,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充分做好高校新生入学工作准备,提升“00后”学生的教育体验感和获得感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1 新生入学工作相关界定

过去传统的入学工作时间都是以新生报到日为主前后各延伸一周左右,分别用来进行入学报到各项事宜的准备布置。如今,对此项工作传统时间界定已无法满足新生入学工作及教育的基本要求,新生入学工作时间已发生变化,即延长为从录取日开始到新生入学一年以内。

随着时间界定的变化,新生工作内容范围也随之发生变化,即由原来单一的事务与服务扩展至教育与管理,新生入学工作是全校各部门联动的系统工作,需要关注到每一阶段的工作发力点和强化部门之间协同工作意识,新生入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收效。

2 对新生入学工作的新思考

新时代高校新生入学工作可以按照时间发展抓好“四个一”重要阶段,即“新生报到前一月,入学报到第一天、开学适应第一月、大学生活第一年”四个阶段,突出抓好关键工作。

(1)报到前一个月,关键在于建立联系,点燃新生大学美好期待。

报到前一个月一般是高校录取时间段,在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到入学报到这段时间内,往往是高校实施教育服务的空档期。但互联网已让信息的获取随时随地,考生们通过网络获取高校信息资讯越来越便利。这就要求高校要顺势而上,通过新媒体布局发布高校相关信息,如官微、官博、QQ 公众号、官方抖音等平台策划推出“新生攻略”栏目,为新生介绍校园环境、交通、军训小贴士、食堂美食等校园整体情况,让新生通过官方渠道了解最权威最有效的报到及入学后一段时间需要知晓的重要信息。

通过社交平台,建立与准新生们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良性联系,为新生们答疑解惑,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增强新生对学校的熟知度和认可度,坚定犹豫新生报到的信心,点燃新生对大学美好期待。

(2)入学报到第一天,关键在于一站式迎新,开启新生美好大学生活。

迎新工作是学校向社会集中进行品牌形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综合展示的良好契机,是新生及家长对学校信任的热烈回应。做好迎新工作首先要依靠科技,使用好一站式迎新系统。一站式迎新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平台,以线上线下无缝连接为目的建立的数字化迎新手段,即新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缴费、选宿舍等事务性手续,压缩新生报到手续时间,做到报到即可入住宿舍,大大提高了报到效率。这也成了高校迎新的一种大趋势。

其次要立足特色,开展好迎新活动。为了吸引新生们眼球,给新生们带来更多获得感,每年入学季,各大高校的迎新活动都是各显其招。高校的迎新活动除了要“有噱头”“吸睛”的外在形式,更要体现大学文化内涵。立足“学校+二级学院+专业”特色,结合新生特质,实施开展“互动、体验、展示”为主的特色活动。第三要高效联动,做好服务保障。高校须做到精心策划、责任落实、高效联动,从接站到办理手续,从饮食到住宿,从物资购买到事务咨询,都要体现服务与责任落实。

(3)开学适应第一月,关键在于认知与融入,促进新生角色的转换。

新生报到后的第一个月,高校一般都要安排校园参观、军训、开学典礼等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这些工作是新生认知大学和融入大学重要抓手。通过入学教育的各类活动和安排促进新生们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切实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选择性和参与性;其次充分发挥好“网络引导”在德育工作的中的作用;最后要以“系统化”思维设计入学教育的内容,调动全体师生和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建立入学教育联动工作模式[3]。

(4)大学生活第一年,关键在于习惯养成,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

大学第一年是新生从认知融入转向养成和确定目标的重要一年。要通过在课堂上、宿舍里、校园内、社会中这些环境养成新的习惯和行为,高校要关注以下工作:

第一,做好专业认知教育。专业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对专业的认知、热爱和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将来的就业能力和成长速度。而实际中,新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可能就停留在学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和薪资水平,并没有真正认识了解专业的课程设置、重点和核心能力培养等[4]。所以,专业认知教育一定要针对新生的认知盲区和局限性,利用有利时间、场合和人物有的放矢来进行专业认知教育。

第二,引导新生做好合理的学业规划。大学的学习模式以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新生必须要有科学有效的学习规划,确定相对合理可行的学业奋斗目标,同时为实现此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第三,注重非智力能力培养与发展。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非智力因素比作土地,把智力因素比作种子,认为种子只有在合适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才会有喜人的收获[5]。所以,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的同时,更要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动机、兴趣、信念等。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辨别学生性格特征和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参与到干部竞选、文体活动、学科竞赛、志愿活动、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

3 结语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该文着重探讨了新时代下在新生入学前后,高校工作的方向和重点。结合“00 后”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让大学新生更快更积极的适应大学生活,并从大学第一年开始设立目标,为以后步入社会成为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入学新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重获新生 庇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大学求学的遗憾
入学面试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