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

2019-03-22欧阳叶刘建军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绪差异心理

欧阳叶,刘建军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217)

目前,我国互联网站已达70万家。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8月,中国网民规模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1]。网络对当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在享受网上冲浪,利用网络交友、购物、在线教育等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会受到大量的不文明及犯罪行为的骚扰。例如肆意的辱骂和人身攻击,恶意的灌水和刷屏,大量的垃圾邮件,网络黑客攻击,传播网络病毒等等。身心不全、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辨别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也不可避免地卷入这些网络行为问题中。网络过激行为表现为一部分大学生在网上发表过激言论,散布谣言,发表不健康信息,对领导、教师、同学以及陌生人进行语言攻击。本文试图在对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心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以期能有效地预防与矫正大学生的网络过激行为。

一、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现状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的调查问卷参考李冬梅博士论文中编制的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量表,采用自编《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问卷》。本次共发放90份调查问卷,回收90份,有效问卷87份,有效率为96.67%。其中男生47人,女生40人,涵盖了我院特教分院听障大学生的三个专业和三个年级。另外,本次调查还分别选择了10名特教学生和10名特教教师就如何看待网络过激行为的现象、网络过激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网络过激行为的产生三个问题进行访谈。

(二)结果分析

1.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总体状况

描述统计结果表明,3个网络过激性行为维度的平均分均大于5级计分的中值2.5,说明所调查的学生总体的网络过激行为较高。其中网络过激行为认知、网络过激情绪、网络过激行为三个方面平均分的表现是:网络过激情绪得分明显高于网络过激行为和网络过激认知。而在网络过激行为中,恶意语言攻击是最主要的攻击性方式;在网络过激认知中,自我发泄心理是最主要的心理,恶意报复心理其次,自我实现心理最少;在网络过激情绪中,冲动性情绪是最主要的产生网络过激行为的情绪,易怒性情绪其次,敌对性情绪最少。

2.性别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听障大学生在过激性行为的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男生的过激行为行为(M过激行为=2.14)比女生(M过激行为=1.74)高,且有差异显著(t=27.718,P<0.001)。而女生过激行为情绪(M过激行为情绪=2.23)得分高于男生(M过激行为情绪=2.04),且存在显著差异(t=5.512,P<0.05)。

3.年级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分析表明,年级差异在听障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过激行为中的过激行为认知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5.441,P<0.001),在过激行为情绪维度上也存在显著差异(F=2.990,P<0.05)。事后多重检验比较发现,在过激行为行为维度上,大一(M恶意语言攻击=1.57)与大三(M恶意语言攻击=2.19)之间有及其显著的差异(P<0.001),大一(M散布谣言威胁=1.75)与一般(M散布谣言威胁=2.19)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过激行为情绪维度上,大一(M =2.2674)与大二(M易怒性情绪=2.696)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大一(M冲动性情绪=2.2698)与大三(M冲动性情绪=2.696)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大二(M敌对性情绪=2.696)与三(M敌对性情绪=2.00)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4.专业差异比较

研究结果分析表明,不同专业在攻击性总分上有显著差异(F=3.254,P<0.05),在网络过激行为情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3.338,P<0.05)。在攻击性行为维度上有显著差异(F=4.454,P<0.05)。事后多重检验表明,在网络过激认知维度上,汽车维修类专业的(M恶意语言攻击=1.86)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M恶意语言攻击 =2.18)之间差异显著(P<0.01);在网络过激情绪维度上,艺术设计类专业的(M易怒性情绪=1.87)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M易怒性情绪=2.16)之间差异显著(P<0.05);在网络过激行为维度上,汽车维修类专业的(M散布谣言威胁=1.62)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M散布谣言威胁=1.91)之间差异显著(P<0.05),艺术设计类专业的(M侵犯他人隐私=1.62)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M侵犯他人隐私=1.87)之间差异显著(P<0.05)。

二、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心理分析

(一)情绪不稳定

情绪不稳定是导致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处于青春期,他们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在情绪情感发展往往呈现出最强烈而又最动荡的特点。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无法做出准备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舍。尤其是日常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和恋爱情感问题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重大影响,使他们的情绪起伏不定和左右摇摆,表现出极大的波动性。网络情感问题是诱发心理冲突与心理挫折的导火索之一[2]。当前大学生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人生观、价值 观还没有完成成熟,但同时处于青春期的性冲动和性心理朦胧时期,因而相恋、失恋、单相思、多角恋、网恋的等恋爱问题引发各类心理困扰,从而产生紧张、苦闷、失望、恐惧、愤怒甚至不正当的行为。情绪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晴雨表,他们的情绪富有冲动性,起伏大,左右不定,从而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激烈的情感需求与内心的闭锁,情绪激荡而缺乏理性的思考,极易走向极端,使他们体验着网络人生的各种苦恼。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而诱发网络过激行为。

(二)挫折耐受力较差

缺乏挫折耐受力是引起网络过激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人们对挫折的耐受力大小与其过去生活中的挫折经验有关。从未经受过挫折打击的人,往往在情感上是脆弱的,不能正确地对待挫折,妥善处理困难与面对挫败。一部分大学生敏感、忧郁、脆弱、情绪不稳定、孤僻、自制力差、自我成就感低,一次微不足道的挫折就唉声叹气、萎靡不振。网络恰好给了他们一个逃避现实以及弥补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足、增强自我成就感的平台。这是一种不良的挫折反应方式和应对策略。他们能从网络中得到平等的社会支持和评价,在网络中体验获得成功与实现抱负的喜悦。还有一些大学生情绪比较外放,在遭受挫折之后,很容易表现出愤怒的情绪,愤怒的情绪作用之下很有可能带来攻击行为。伯克维茨认为挫折产生的是愤怒,这是攻击行为的一种情绪准备状态,而这种愤怒起源于人的一个动机、行为遭到挫折后,就会产生攻击和侵犯性反应,从而引起犯罪[3]。部分大学生选择将心中的愤怒在以网络过激行为方式发泄心中的不快。

(三)个性缺陷

个性缺陷是指不健康的特殊个性。国内研究表明,焦虑型人格、偏执型人格和冲动型人格等与网络过激行为密切相关[4]。焦虑型人格的特点是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习惯性夸大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潜在危险。冲动型人格的特点是有突发的愤怒和暴力倾向,具有不稳定和反复无常的心境,自控力差,易与他人发生争吵和冲突。偏执型人格的特点是对自己过分关心,从来不信任他人,喜欢猜疑别人用心,将自己的过错归咎于他人。这三类人格容易产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不稳定,时常发生人际冲突,一旦面临网络沟通障碍就很容易心理崩溃,无法理智地分析问题所在和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产生非理智的过激反应。如情绪型性格的人情绪体验深刻,好猜疑,不合群,易发怒,情绪忽冷忽热,举止容易被情绪左右等;内向型性格的人感情含蓄不外露,细腻而脆弱,爱生气,多愁善感,不好社交,处事谨慎,交往面窄,适应环境比较困难等;顺从型性格的人独立性差,易受别人的暗示而做出错误的抉择,在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惊慌失措等。面对人际交往的冲突,有个性缺陷的大学生却常因认知偏差、情绪失控、意志丧失而产生网络过激行为,对他人和自己都造成严重危害。

三、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引导策略

(一)政府层面:改善不良的网络环境

一是增强网络信息净化力度。净化网络信息,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网络信息的过滤、选择、监管和控制。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向社会统一公布多样化的举报受理方式,包括网站举报、电话举报、APP客户端举报、微博举报、微信公众号举报、邮箱举报等。对于积极举报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的有功网民给予现金奖励,以此鼓励广大网民踊跃参与网络综合治理,推动网络空间共建共治共享,在净化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举报内容主要包括淫秽色情有害信息、诈骗有害信息举报、网络谣言有害信息、暴恐音视频有害信息举,侵害网民权益等其他违反“七条底线”的违法和不良信息息等。淫秽色情、诈骗和网络谣言举报量位居前列。

二是增强法律法规建设力度。对网络环境进行有效引导,引导健康向上的网络表达方式,提高整个网络环境的健康水平,要不断加强相关网络信息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完善。目前有关网络信息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基本完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国务院还需进一步加强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以及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等部门规章等。

三是增强法律法规执行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切实维护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秩序入手,进一步紧抓日常监督管理。一方面出重拳依法集中查处与关闭一批违法网站和网络账号。对于大肆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非法网站依法关闭,对于微信公众账号、微博账号、QQ账号、贴吧等非法账号依法关闭。另一方面还应依法依规从严从重查处。可依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责任倒查进行到底,严肃处理相关部门及责任人,依法整改确保取得实效[5]。

(二)学校层次: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网络平台建设。由党委宣传部加强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微信建设,组建校园新媒体文化联盟,形成多媒体立体交叉融合的传播格局,统筹协调打造校园新型主流媒体,着力融汇传媒体网络平台与新媒体网络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全覆盖校园网络文化育人。一般来说,由校团委和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分头负责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信平台、“大学生”集结号”微博、微信和“听障学子之声”互动社交平台、“网络过激行为在线”微信服务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等。

二是加强学校网络内容建设。重点围绕网络舆情分析、网络热点专题网评、网络名家讲座、网络文化产品、网络文化素质课程、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等内容,借鉴大数据和协同创新的理念,利用人文社科资源优势,组织相关专家对国内外舆论热点和校园事件开展立体式微传播;利用网站、论坛、博客、微博等互动社交平台和微信朋友圈进行网络舆情监管和预警,有效引导舆论。同时,利用校园社团打造微电影、微动漫、微心理话剧等网络文化传承特色产品,利用校园课程建设平台不断丰富网络心理问题和网络问题行为的微课、“慕课”、网络过激行为视频等内容,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和强化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同时,更是提高了他们文明上网、防范网络犯罪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加强学校网络服务建设。网络时代,学校文化服务方式和水平的高低是检验育人效果的关键,也是大学生能否文明上网的关键。积极宣传推广网络文化育人,要探索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和手段,如网络文明教育、校园媒体报道、便捷后勤服务体验、网络知识理论学习、安全上网警示等,帮助大学生及时适应新兴网络文化。由教务处牵头,加大对第二课堂、网络学分中网络文化工作情况的考查力度,将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列为大学生评优评奖条件;由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牵头,以“同做好网民共建好家园”“好家风”“天天正能量点赞中国人”“晒出有爱随手拍”等一大波网络文化主题评选活动为载体,将参与网络文明活动工作纳入日常活动中来。此外,要探索微笑、暖心的智慧校园服务方式,及时更新与解答学习咨询、就业服务咨询、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栏目信息、知识和内容。同时,还应建立互联网互动交流机制,办好访客留言栏目,为大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提供稳定渠道。并将大学生的点赞、评论、转发、关注等作为研究如何预防网络过激文化的重要测量指标之一[6]。

(三)教师层面:开展针对性强的心理疏导

一是开展心理谈话。通过心理谈话,可以帮助大学生识别网络过激性认知和过激性情绪,学会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来进行解释和辅导,指明克服这些网络心理问题的方法,并针对他们产生网络过激行为不同的原因对症下药。针对性格内向的大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其他活动,多与人交往,提高现实生活中的交流沟通能力,重塑自信;针对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帮他们规划学习和生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针对学习生活压力过大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现实生活方面的指导,让他们了解只有理性认识问题才能使自己适应并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

二是开展心理咨询。据了解,沉迷网络过激行为的大学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网络心理问题,大多比较敏感,无法舒缓自己的消极情绪,对现实抱有退缩和逃避心理,不愿主动寻求他人或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因此,对有严重网络过激行为问题的大学生,建议他们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诊治。心理咨询老师会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验和诊断,找出他们网络过激行为的症结所在,再从专业角度采取必要的心理诊断和干预措施帮他们制订行为改变的计划。

三是开展心理治疗。运用心理治疗方法对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如运用美国芝加哥大学罗杰.韦斯伯格设计的“红共绿灯”训练步骤,帮助大学生调适和控制极端的愤怒情绪,并能为他们因愤怒冲动发生的网络过激行为提供一个可具体操作的应对方式和指示有效行动的途径。如运用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游戏疗法和心理剧等艺术疗法帮助不愿或不能以语言交流的大学生缓解心理的紧张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升他们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7]。运用理性情绪疗法、认知疗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和自我肯定训练法等认知行为改变技术重建认知,帮助大学生改变不合理的思想、信念和态度,达到改变他们网络情绪困扰或网络心理行为的不适。

总之,大学生网络过激行为的引导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网络心理行为问题,克服网络心理障碍,使其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大学生克服消极的网络过激行为需要从政府和社会共同净化网络环境开始,还需要学校和教师等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和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猜你喜欢

情绪差异心理
相似与差异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