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美术专业“地域性”写生课程教学作品多元化评价方式研究

2019-03-22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美术专业创作院校

孙 哲

(合肥师范学院 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写生课程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美术专业的特色课程。所谓“地域性”写生课程教学是指学校与写生基地合作,让学生对写生基地附近的地域风貌和人文风景进行写生创作的一种教学方法。地域性写生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描绘地域特色风貌的能力,并让学生积累素材,为创作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夯实基础。目前一些高师院校对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导致专业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脱节。从学生的毕业作品来看,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品表现的内容单一,没有特点。学生的毕业创作内容与写生成果没有任何关联性,反映地域风貌或地域人文的作品越来越少;二是过于强调创作的专业性,创作形式和创作使用的工具与材料单一,多以油画、国画为主,剪纸、版画等综合性创作较少,没有体现出高师院校美术专业综合性的特点。研究高师院校“地域性”写生作品的评价方式,从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表现主题等角度研究外出写生作品,有助于引导教学活动。

1 对“地域性”写生课程教学作品内容评价的多样化

高师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于美术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应掌握综合性的美术知识和创作技能。因此,应从多个方面评价“地域性”写生课程教学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创作方法,并能够用多种工具和材料创作各种形式的写生作品。

1.1 因地选择作品的尺寸和材料

应让学生根据写生基地的特色风貌,决定作品的尺寸和选择创作材料,不能强制学生按照统一的作品尺寸和创作材料。由于受到环境、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外出写生创作并不一定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师在布置写生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作品的完整性并不受作品尺寸的影响,无论作品尺寸大或小,构图、色调等元素都依然能够在画面中体现出来。对于外出写生课程教学而言,更倡导学生创作小尺寸的作品。这是因为学生更容易控制小尺寸作品创作的时间。教师还应让学生掌握使用各种材料和绘画工具创作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创作作品的综合素质。高师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生将来要从事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要具有多种创作技能。教师应根据创作对象的特点和创作条件,让学生选择创作工具,创作从用铅笔创作的简笔画作品到用复杂的专业材料创作的写生作品。由于各专业不同,表现创作对象的侧重点可以有所变化,例如,学生可以用油画、国画、速写、水粉等材料写生创作,也可以用铅笔、钢笔、水笔、美工笔、马克笔等工具写生创作。

1.2 因地选择描绘对象

由于培养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需要,教师应让学生尝试各种画种,以掌握其绘制过程和绘制技法,以满足其将来从事基础美教育工作的需要。不同画种选择的描绘对象不一样,例如,国画多以山水花鸟为主、油画多以人物和场景为主,设计类绘画以建筑结构或造型外观为主,综合类绘画以描绘材料外形、肌理、造型为主。写生创作可以描绘场景的局部、外观花纹,也可以描绘整个场景;既可以侧重描绘对象的结构,用不同的线条来概括,也可以侧重于构图、空间、形体、色调等绘画语言。完整的写生作品必须构图合适,有空间层次感、有地域特色、色调和谐等。

2 “地域性”写生教学作品表现形式评价多样化

高师院校的地域性写生教学作品评价多样化,既能评价学生的创作技能,也能评价学生审美能力,以鼓励学生创新。

2.1 因地取景构图

根据材料分类,写生作品分为速写、淡彩、专业写生等作品。在写生创作时,学生容易忽视空间元素。对于构图训练,可要求学生利用速写笔、水彩笔、马克笔等简单的作画工具进行创作,并非从开始就要求学生用油画、国画等专业材料进行创作。由于室外写生与室内写生不同,构图取舍的内容更多,创作画面必须进行艺术处理,室外写生要采用移景和借景的方法取景构图。首先,在确定主景的前提下,取别处的景象来作为背景,以突出主景。其次,选择的主景要体现“地域性”特点的景色,景色大小要根据构思来安排,一座山、一片旧建筑等要安排在合适的画面中。

2.2 因地创新景色与色调

色彩受光照变化,转瞬即逝。一般来说,写生教学时间不能太长,以短期作业为主;或者分时间段安排写生教学,要求学生用几天时间完成大尺寸的写生作品,每天用0.5-1小时的时间写生。室外写生主要是再现自然,反应客观对象。可以通过变换色调来进行写生创作,不拘泥于自然光影,创作出符合“地域性”特色的色调,例如,用冷色调来表达宁静和谐的“地域”景色,用暖色调来表达热闹美好的“地域”文化,用灰色调来表达空旷典雅的“地域”景色。写生创作不只是再现自然,还要融入创作者的感情色彩。在处理“地域性”景色形体上,可以用“大而化小,省繁从简”的原则,在抓住景象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简化,使景象错落有致,丰富画面内容,并结合色调处理创作一幅艺术作品。

2.3 “地域性”作品要体现正确的审美价值

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要德智兼备,创作积极向上的健康作品。写生作品的美,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地域性”景象的感悟和理解。对学生进行景象审美观培养,促进学生把基础美术知识应用于“地域性”写生创作。对于构图审美方法、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判断等绘画语言,学生已经在基础美术知识教学阶段学习过,但是必须把这些知识运用在写生创作实践过程中,才能把学习的知识内化于心。从对校园场景写生创作到对自然场景写生,必须结合地域文化,这种构图就是美[1]。从对教室内的模特创作到对自然和社会中人物创作,创作者必须了解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带着情感去创作,这是把美描绘在画面中的过程。尺幅的大小不影响作品审美价值,不应该限制尺幅大小。没有深入考察,就不可能积累快速写生素材,创作的作品就没有灵魂。

2 “地域性”写生作品评价主体多样化

评价高师院校专业学生地域性写生作品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自己、同学或社会大众,各个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来评价作品,学生可以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学生不断进步。

2.1 教师点评

教师点评是教师示范,以及对学生作品的取景构图、色调处理方法、景色特点等方面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方法。教师点评为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提供了借鉴作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教师的认可,特别希望教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给予一定的评价。因此,教师是最重要的评价主体。学生外出写生创作,面对自然景色,虽然受不同教学场地限制,但要分析地域性景色特点。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找景、选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针对大场景的构图方法,学会分解对象的体积与结构。教师点评方法包括示范讲解和修改讲解。示范讲解是指给学生示范作画画,并进行讲解,让学生清楚作画步骤。修改讲解是对学生的写生作品进行修改,并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和进行评价。

2.2 学生自我评价与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言语评价能力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活动,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地域性写生作品,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言语评价能力。在学生自我评价过程中,学生必须陈述自己的写生创作过程,分析自己处理画面的方法,阐述自己的写生创作感受。学生评价同学的作品时,必须指出作品的“地域性”特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评价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应重点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评价学生写生创作的过程,评价学生写生创作的情感态度[2]。教师要避免单一评价和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不仅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作、创作思路、构图表现方法和色彩运用方法,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邀请其他同学来进行评价,分析作品的优点与缺点,及时发现和改进写生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能够促进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视觉感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2.3 “地域性”写生作品的展览评价

学生的“地域性”写生作品展览是一种汇报性展览。“地域性”写生展览的作品包括写生作品和写生再创作品。展览的作品要具有多样性,避免展览单一材料、单一形式、单一画种等的作品。作品主题要体现“地域性”特点,让参观者对地域风貌、人文风景一目了然。展览是评价学生作品成绩的平台。展览评价以课程组的教师评价为主,其他专业教师评价为辅。任课教师的评价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其他教师的评价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任课教师是学生过程性学习的监督者,对过程性学习进行评价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核心,包括完成作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创作各种形式的作品,邀请其他专业教师或非任课教师评价学生的成绩,才能全面、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写生作品。“地域性”写生作品展览能够展示很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可以供其他同学观摩学习,也可以供其他教师和其他同学评价。写生作品展览是难得的艺术交流机会,能够让其他同学感受到地域性景色和文化特色,了解地域性写生创作的取景构图方法和地域性写生方法,收集创作地域景色的素材。

“地域性”写生课程是高师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色彩、素描写生等基础美术课程的延续,为专业美术课创作打下基础。美术作品评价的多样化,能够引导学生不断提升美术综合能力和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写生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作品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美术专业创作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课改下美术专业班教学及管理的探究
作品赏析(3)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多媒体设备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