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3-22陈孝友卜春艳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陈孝友,卜春艳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非常必要,并对学生资助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资助工作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构成部分,亦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1]。正因如此,近年来我国关于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亦愈来愈多,取得了丰富的文献研究成果。为进一步丰富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本文重点针对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

1 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1.1 资助政策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十八大之后,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制定并颁发了6项新的学生资助政策,并对之前的9项资助政策进行了完善。制定颁发的6项新的学生资助政策包括:(1)贫困家庭高中生免学杂费政策;(2)大学生直招士官生国家资助政策;(3)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贴息范围进行拓宽,对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进行延长;(4)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5)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标准由之前的6 000元提升至8 000元;(6)出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2]。上述6项新的学生资助政策的颁布以及对之前9项学生资助政策的完善,让我国学生资助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亦为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1.2 资助总量不断在增长

据《2018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受助学生累计高达1.35亿人次,与2017年相比共增加了211.07万人次,增幅为2.2%;学生受助总额为2 042.95亿元人民币,与2017年相比共增加了160.81亿元,增幅为8.54%。事实上,多年以来党中央对学生资助工作极为重视,不仅资助学生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且资助资金的总额亦在不断增长[3]。

1.3 资助工作内涵有了新突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学生资助工作以“经济帮扶”为重心。在学生资助工作实践过程中发现: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帮扶远远不够,在此基础上还应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应更加重视贫困家庭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培养,有的放矢地对其加强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及励志教育等,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做好学生资助工作[4]。由此可见,经过多年实践,学生资助工作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已出现新的突破。

2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从总体上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完善,不过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仍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质量。

2.1 对贫困学生认定不精准

随着国家资助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学生资助工作处于快速发展期,各级政府、高校高度重视,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需进一步完善。对贫困学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当地民政部门提供的学生家庭情况证明。证明材料存在两种不规范的情况:第一种,部分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利用家庭关系在当地托关系、找熟人,违规弄到了贫困证明材料;第二种,部分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盖不到章,不能被认定为困难学生[5]。由于以上及一些现实的原因,高职院校存在对贫困学生认定不精准的情况,需要其进一步完善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及办法。

2.2 组织健全,但工作人员不足

目前,全国各地各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先后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健全了学生资助管理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均由院系辅导员兼任。由于大部分辅导员身兼数职,如:团建党建工作、评奖评优、学生日常服务与管理、安全稳定、公寓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中来。所以,在精准扶贫视角下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资助工作质量,高职院校应尽快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型、专家型学生资助工作队伍。

2.3 资助体系丰富,但资金来源少

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体系逐步健全,现有的学生资助体系可有力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参与程度普遍较低,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个人等的资助投入比西方国家要少得多,资助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6]。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所获得的国家财政资助相对更少。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经费总量不足,因此无法全部满足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求。正因如此,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没有获得助学金而自暴自弃、愤愤不平,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2.4 “精神脱贫”工作成效不明显

在具体学生资助工作实践中发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往往更脆弱、更敏感。甚至还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严重缺乏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精神,缺乏感恩意识、回报社会的意识,依赖心理和“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受助高职学生认为国家助学金是自己理应获得的,这是国家的钱,与学校无关。这部分学生虽然受到国家资助,实现了“经济脱贫”,但却无法实现“精神脱贫”,此种现象的存在并非个案。由此不难看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成效明显不足。

3 精准扶贫视角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成效的对策

基于上述论述过程中提及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欲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精准认定贫困学生

对贫困生的认定是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亦是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部分高职院校仅依据学生提供的贫困生证明材料对其进行认定,这种认定方式并不科学,很容易造成部分并不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了资助,从而占据了受助名额,让更多真正存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法受到资助。此种情况的存在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亦不是我们的初衷。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准扶贫,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受到精准资助,高职院校需改革贫困生认定方式,精准认定贫困生。具体可采取的措施为:第一,学生提供贫困生证明材料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应首先打电话到当地村委会或居委会进行求证,求证材料的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派专人到贫困生家庭所在地进行实地走访,走访其邻居,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而此做法应提前告知学生,让他们不要抱侥幸心理,不要冒险开虚假证明材料以获得资助;第二,如若发现学生开虚假证明材料申请贫困生资助,需永久禁止其申请贫困生资助,并在全校通报批评。另外,为其开虚假证明材料的村委会或居委会,高职院校也应通知其上级部门,对其提出严厉批评;第三,对成功获得贫困生资助的学生,也应密切关注其日常消费动态,诸如关注其“校园一卡通”的消费状态,通过同学了解其日常消费状态等。一旦发现这些学生日常花钱大手大脚,并不存在“贫穷”状态后,应取消其贫困生资助资格。

3.2 增强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专业性

目前全国各地各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先后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健全了学生资助管理组织。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学生资助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据了解,很多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由院系辅导员兼任。此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质量的提升,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精准扶贫”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加学生资助专业管理人员的数量,同时提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第一,高职院校可从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担任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在他们正式上岗工作之前,对其进行系统的岗前培训,使其更好地胜任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第二,高职院校可从本校教职员工中选调部分工作人员担任学生资助工作,前提是应获得这部分教职员工的同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队伍,辅导员只需配合他们做好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如此一来,不仅可为辅导员减负,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第三,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培训学习。培训方式可以为校本培训,也可为校外专业培训。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本校学生资助管理人员选送到国内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较好的高职院校参观和学习,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弥补自身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升高职院校“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

3.3 进一步拓宽学生资助资金来源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参与学生资助的程度普遍较低,社会团体、金融机构、个人等投入西方国家少得多,学生资助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相比所获得的财政资助更少。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资助经费总量不足,因此无法全部满足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现实需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需进一步拓宽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第一,高职院校可利用资源优势开办校办企业。盈利资金除留出一部分用于校办企业的正常营运之外,其余部分可建立贫困生资助基金,用来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第二,高职院校可联合媒体宣传报道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得更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经费资助。对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政府也应对其个人所得税及其它税收采取减免措施,激发其帮助贫困学生的积极性;第三,政府财政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面应适当倾斜,保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财政资助平衡,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学生享受政府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3.4 帮助贫困学生“精神脱贫”

我国高职学生资助管理实践表明,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很多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不仅需要“经济资助”,更需要“精神资助”;不仅需要“经济脱贫”,更需要“精神脱贫”。资助和育人工作应同时进行。第一,对贫困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让其怀有感恩之心。感恩国家,感恩政府,感恩党,感恩学校,感恩一切帮助过我们的人。应让贫困学生将感恩之心化为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源泉,在高职学习的三年期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自身的努力付出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第二,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其明白获得贫困资助并不低人一等。只要肯努力、肯学习,这种贫困状况也必定会得到改变。应通过教育改变部分贫困生的“等要”心理,激励其积极通过打零工、创新创业等方式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第三,还应对贫困学生进行一系列诚信教育。

4 总结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发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学校落实和学生自主成长等作用,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增强资助育人实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提升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科学化水平,增强高职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将资助与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让每一个青年大学生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促进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

猜你喜欢

贫困学生贫困生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