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感知与欣赏环节的实践思考
——以美术活动《格子包包》为例
2019-03-22■
■
通过深入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对美术活动中是否需要示范也有了不同的见解。《指南》在艺术教育中提出了“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要求。秉承《指南》精神,我们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美术教学特点的前提下,以激发情感为主线,尝试在没有教师范画的情况下,通过感知和欣赏环节的设计来丰富幼儿内在体验。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的空间和时间,将传统的灌输式美术教学变为开放式的探究性学习,尽力满足幼儿自我表现和经验构建的需要。下面以两节同课异构的美术教学实录片段为例,谈谈我们对幼儿美术活动感知环节所进行的比较和分析,谈谈我们的实践思考。
实录一
教师出示苏格兰格子风格的物品图片,引发幼儿观察兴趣。
师:你们看,它们身上都有什么花纹?
幼儿:都有许多小格子。
师:它们的格子花纹有什么不同?
幼儿:有的格子大,有的格子小,格子的颜色不一样。
教师小结:这些物品的装饰花纹都是由很多的格子组成,格子里有不同的颜色,我们把这种图案所代表的风格叫做苏格兰风。
教师示范操作步骤和要求:把正方形白纸先对边折一次,再对边折一次,按一按,压一压,打开就变成一块格子布了。接下来拿出油画棒在其中一个格子里涂色,还可以用另外一种颜色涂其他的格子,注意在格子内涂色,相邻格子的颜色要不一样。
看了教师的示范后,幼儿开始作画。教师提醒幼儿要用正确的握笔方法和作画姿势,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
实录二
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寻找格子。
幼儿A:“我的裙子上有格子。”
幼儿B:“我找到格子了!在袋子上!”
幼儿C:“这是把格子伞。”
其他幼儿也陆续找到了格子:“窗帘上有格子。”“我的衣服也有格子。”“Y老师,你的围巾有格子。”“我也找到了!”……之后,教师带领幼儿欣赏画面上的格子图案,有淡雅的大格子沙发、优雅的格子书包、活泼美丽的小方格蝴蝶结……混杂在其中的少许非格子图案也都被孩子们的火眼金睛发现:“裤子没有格子。”“发卡上有格子。”……
教师播放PPT,出示含有条纹、波点花纹的图片。
师:“它们是格子的吗?”
幼儿D看着条纹图案:“这张是格子的。”
幼儿E:“不是!不是!”
正当大家为“条纹图案是不是格子”争执不休时,老师出示了真正的格子图案并再次询问:“这是格子的吗?”
孩子们用侦探般的目光来回逡巡于“条纹”和“格子”之间,停顿片刻,异口同声回应说:“是的!”
老师立刻追问:“那格子图案到底长什么样?”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描述着自己的发现:“格子有横线,还有竖线。”“格子像一块一块的砖。”“我觉得格子像一个个小方框。”
幼儿A一边用自己左右手的食指比划,一边说:“像许多横线和竖线交叉在一起。”
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把孩子们带入充满趣味的创作情境中:“格子王国要召开盛大的舞会了,小包包现在很伤心,他们也想拥有一身漂亮的格子服装去参加格子王国的舞会,怎么办呢?”
幼儿开始动手为空白的包包画上自己最喜爱的格子,个个沉浸在创作的过程中。作为旁观者,教师只是来回巡视,并没有做任何的干预及评价行为。
一、对比分析
对比两节活动的感知欣赏环节,我们发现它们均运用了图片供幼儿观察了解格纹图案的特点,但二者在感知和学习方式方面还是有区别的。
1.感知方式不同
实录一教师单纯出示格子图案的图片,幼儿观察了解格子有大小、颜色等不同。实录二教师带领幼儿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格子,丰富幼儿与格子的互动经验,充分挖掘幼儿对格子的感知。运用游戏《格子躲迷藏》将生活中含有条纹、波点、碎花等多种花纹的图片罗列出来,让幼儿积极寻找格子藏在哪里。教师在这个环节的引导起到了聚焦观察重点,引发幼儿主动思考的作用。这样的教学处理,一方面能使格子花纹更形象化,有助幼儿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让幼儿在辨别区分格子花纹和其他花纹的区别时,对格纹特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
2.学习方式不同
(1)被动模仿VS主动探究。
实录一教师直接运用了动作示范,教幼儿将一张白纸折出格子布,然后让孩子们进行涂色装饰。活动的重难点是幼儿练习掌握折出格子的方法和正确的涂色方法,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观察模仿,简单重复教师的行为。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做的仅仅只有单纯的手的动作训练,而没有运用自己的视觉艺术思维能力去概括、抽象观察对象的审美特征,更谈不上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
实录二让幼儿欣赏大量生活中美的格子图案,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下,感受用格子装饰物品所带来的大气、活泼、可爱的情趣美。幼儿经过初步的体验感知后,接着进入“艺术反思阶段”,即德国艺术评论家沃纳·霍夫曼所说的“对视知觉得来的原材料分析、加工”阶段。怎样让幼儿主动建构对“格子花纹”的认知呢?显然,实录二的教师认为,需要创设一个能引发幼儿思维兴奋和思考兴趣的问题情境,让幼儿在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原有认知经验产生冲突与交集,从而不断进行自我建构,形成新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有意出示“条纹、散点”等容易与格纹混淆的图案,当幼儿对“条纹”是不是“格子”花纹判断不准确时,教师将“格子”与“条纹”对比摆放,创设“格子花纹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提供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鹰架”,让幼儿带着问题的自我体验式探究代替教师的示范,幼儿因此形成了对“格子”的个性化自我认知。
(2)外在指令VS内在动力
实录一,作画材料是一张白纸,幼儿迎合教师提出的“给格子涂上漂亮颜色”的指令性要求,在折出格子印痕的白纸上涂色。没有引发幼儿想象的一张白纸显然无法激起孩子的作画兴趣,因此,幼儿的绘画行为指向仅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令。实录二,教师将方形白纸转换成拟人化的小提包,让幼儿带着想象进入创作活动:小提包想要一身漂亮的“格子”花纹服装去参加格子王国舞会。这样充满童趣的情境设计使艺术创作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有效激发了幼儿内在想要作画的强烈愿望,让他们产生用格子元素为小提包制作出最美服装的创作冲动。
二、实践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小班美术活动的感受与欣赏环节,老师更应该给孩子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激发起幼儿的情感需求,让幼儿大胆去尝试体验,主动探究,亲身实践,变传统灌输式的美术教学为开放的探究体验式学习。在创作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幼儿自身的自主感知、想象与感受,鼓励幼儿自主发现一个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
1.把握感受与欣赏的关键——营造审美环境,唤醒幼儿内驱力
感受与欣赏是表现和创造的基础,感受与欣赏的关键是“两个有”:一是针对教师而言,要有意识;二是针对幼儿而言,要有机会。
实录二的教师在绘画活动开始前,没有出示范画教孩子如何画格子,而是创设了观察格子的情境,为幼儿提供和审美对象接触的环境和机会,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通过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等方式去感知、体验、领悟格子的外形特征,以此自主获得对格子的自我审美理解,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予。因此,幼儿能否获得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受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意识地为幼儿提供感受和欣赏的机会,这是幼儿进行美术学习的重要环节。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幼儿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内化于心的前提。实录二的教师在幼儿感知与欣赏环节给幼儿充分的信任,在承认幼儿具有创造潜能的基础上,不做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给幼儿的活动留出了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保证了幼儿有足够自由自主表达与创造的机会。
2.亲近感受与欣赏的对象——感受审美体验,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两个案例中欣赏与感受内容——格子图案都是幼儿感兴趣、符合其生活经验的设定。俗话说:“艺术源于生活。”在审美活动中,幼儿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性格、情感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作,产生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欣赏是渐进的、带有浸润性和渗透力的,而且是不知不觉的。实录二中,幼儿亲密接触生活中的格子,无论是老师的格子围巾,小朋友的格子裙子、格子衬衣,女孩的发卡,妈妈的格子包包,亦或是格子礼物包裹,都成为了幼儿审美的有效载体,激发起幼儿对格子图案的情感共鸣和愉悦体验,丰富了幼儿的直觉感受,在其头脑中形成丰富的表象。幼儿只有经历了外在形态与内在灵性的感应之后,才能把知觉表象与情感体验、外物尺度与内心尺度结合起来,用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3.拓展感受与欣赏的方法——搭建支架,支持幼儿主动探究
在实录二中,教师在感受和欣赏环节,还运用了多种方法交叉进行的拓展与引导,为幼儿搭建不断深入探究的支架,帮助幼儿在对事物有充分整体感知的基础之上,建构、拓展和延伸自己的认知经验。
小班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创作的兴趣。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活动中搭建的是游戏活动支架:教师创设了格子躲迷藏、送格子包包参加格子舞会的游戏情境,让格子拟人化。这种设计能激发出幼儿内在的情感效应,更能让幼儿接受,也更适合幼儿的理解。又如教师在创作活动之前搭建的观察比较认知支架,实录二中教师出示包含格子在内的多种图案让幼儿进行比较观察,找出格子图案后,教师又引导幼儿对格子进行典型特征的聚焦观察。观察法是美术教学最常用的方法,用多种观察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视觉经验,能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也通过问题支架引导幼儿,如:“格子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纸包也想拥有一身漂亮的格子花纹去参加格子王国的舞会,怎么办呢?”……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谈话、交流、讨论,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了解格子特点,同时与幼儿的自由谈话、自主交流相结合,很好地到达了帮助幼儿建构对格子的自我认知,并在亲自操作摆弄中获得作品创作直接经验的活动目的。
绘画是幼儿心灵的图像符号,是生命成长的需要,幼儿通过绘画完善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要营造支持的氛围,运用教育智慧,激发幼儿内在的情感共鸣,变传统灌输式的美术教学为开放式的探究体验式学习。可以说,这是一门艺术,一种策略,体现的是幼儿教师的专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