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19-03-22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育竞赛品德体育锻炼

张 聪

兴平市秦岭中学 陕西咸阳 713100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其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意识,他们也比较明白教育带给他们的意义,而教师的作用则是需要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平时的体育教学中,使学生能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完善自身素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给学生适当的指导,解决学生在学习旅途中遇到的困难。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体育教学达到“健身育人”的目的。

一、“运动能力”的核心素养培养

“运动能力”是指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学习后,其运动能力可以出现大幅度提高,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增加自己对体育运动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体育的技巧运用能力,通过锻炼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能。

二、“健康行为”的核心素养培养

“健康行为”是指学生的各种体育运动行为,其能有效学生帮助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运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运动锻炼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促进自身的身体健康。正确利用体育锻炼,可以帮助学生在压力较大时缓解压力、平缓情绪,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以乐观、积极的状态来面对学习、生活。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使学生有良好的竞争意识。而教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健康行为”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呢?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解“健康行为”的优点,让学生理解“健康行为”的意义;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避免运动损伤;另外,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体育竞赛活动中自由结组,以组合的形式参加竞赛活动,这样学生在活动中能与同学增进感情,培养合作意识,还能通过竞赛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提高自身素养。

三、“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培养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在体育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指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应当具备一定的“体育品德”,其能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健身行为,使学生的运动健身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体育品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学生在运动健身中学会克服困难,以坚强的态度来面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针对“体育道德”,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日常体育锻炼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体育精神,例如,在长跑中,鼓励学生不要放弃,坚持到终点;在体育竞赛活动中,教师应该简单学生以端正的心态来面对体育活动,不要为了“争强好胜”而进行错误的竞争行为,以良好的体育道德来面对竞赛,追求公平公正;除此之外,教师还行教会学生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面对竞赛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核心素养”是当代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教师需要逐渐在体育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完善自身“健康行为”,提高自身的“体育品德”。

猜你喜欢

体育竞赛品德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活动开展管理现状研究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高校课外体育竞赛对大学生健康干预机制的研究
品德
陕西省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北京市高校校内体育竞赛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