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作 共谋发展

2019-03-22崔秀秀

成功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家长

崔秀秀

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博小学 山东德州 253000

家校合作的内涵即家庭和学校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能够在学生家庭的支持下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家长也能够在学校方面的指导下,促使孩子健康的成长。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自我意识以及同伴关系都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加强家校合作意义重大。

一、小学阶段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校联系不密切,联系形式单一

就目前来看,家校联系的密切性不高,联系形式太过单一,主要以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创造家校见面、探讨交流孩子学习的机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每学期也最多只能开一次家长会,家校教育存在严重的教育断层问题,孩子的教育和发展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交流和解决。

2.家校双方缺乏充分的沟通和理解,学校单向灌输较多

家校合作过程中,缺乏换位思考,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对于家长而言,他们大多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把孩子放到学校,成绩的好坏都是学校老师的问题。而对于学校方面而言,学生身上的问题主要应归因于家长。他们认为家长素质低,孩子学习上出现了问题,不能做到及时的引导和纠正,任其发展,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推给老师。另外,有些老师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外行”,在家校联系中只是一味的向家长灌输信息,而家长也只好被动接受,这样的合作必然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误解。

(二)家庭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家长参与形式单一,参与积极性不高

很多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渠道较为单一,只有在学校召开家长会或者接送孩子时,才会和老师沟通孩子的学习问题,对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2.家长参与的内容较为局限

家长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学业,即使参与家校合作,也是把重点放在孩子的智育发展上。但对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关注很少,大多是对孩子娇生惯养,对孩子德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耐心和正确的引导,有时解决方式还过于粗暴,如此一来,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3.家长时间、精力受到限制合约束。

大多数家长都是全职的,每天都忙于工作,不能挨个抽出足够的时间来参加学校教育。

二、促进家校合作的策略

(一)转变沟通方式和技巧,促进家校良好合作

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矛盾和误会,只有双方能够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相信问题很快就会迎刃而解,所以这就需要家校双方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态度和语言表达的艺术。

(二)通过利用科技手段,为家校合作提供及时、便捷的沟通方式

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共同的学习、参与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家校合作方式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现在网络通讯工具是教师工作的得力助手,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及时的沟通方式,从而使家校沟通更加顺畅,学生教育问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解决,例如建立老师与家长的QQ群和手机微信等形式,全方面地进行老师与家长以及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三)转变观念、明确家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和支持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关怀,享受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

因此,为了确保家校合作的实效性,学习和家庭双方都必须树立共育共管意识,要明确各自在孩子成长那个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双方才能实现有效的互动和配合。对于教师而言,要改变自己高高在上的态度,做到尊重家长,与家长及时沟通,意识到家长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确保教育的同一性。对于家长而言,更要意识到自己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共管共育的重要性,树立合作意识,明确自身责任,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家长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