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周边环境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2019-03-22张鑫,杨杰,王可
张 鑫,杨 杰,王 可
(1.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2.合肥虹林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6)
当前,许多城市公共资源的游园最终演变为私人用地,这都是开发商自己和一些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动下造成的不良后果。这种行为造成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里出现了大量的景观住宅,这样致使当地环境被污染严重,对景观生态产生不可磨灭影响。严重影响公园绿地功能的发挥。公园绿地周边环境控制指标体系应运而生。目前,“潜质巨大性、研究空白性、实践盲从性”逐步成为公园绿地周边环境控制指标体系的三大特点。环境控制指标是公园绿地周边绿地系统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构建公园绿地周边环境控制指标体系时应从建筑形式、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容量等方面的进行构建。
1 土地使用控制
土地使用控制即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位置、内容、边界范围和面积等方面作出限定。土地使用控制包括土地使用方式和土地使用属性二个方面。土地使用属性控制是对建设用地性质和地块界限与规模等做出调控。在对出入口数量和位置、道路的通达性、交通出入口及和地下空间利用方式等则是按使用方式控制。并且在市场经济和坚持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环境特色、土地使用过程中生态保护以及经济节约环节等因素,最终合理的土地利用形式。土地利用性质按照土地分类标准规定用地的建设内容。土地利用相容性通过规定土地利用性质的容忍范围或适当建设的要求,为规划和管理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2 景观生态容量控制
2.1 环境容量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优质的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包含的人口聚集量和建设量做出合理限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建筑容积率和绿地率等,建筑率和建筑密度分别从空间和平面上规定了建设用地的建设量;人口密度限定了建设用地的人口聚集量;绿地率和空地率表示出公共绿地和开发空间在建设用地里所占的比例;这几项指标分别从环境、建筑、人口三方面完整的控制了环境容量。环境容量具体指标的确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就公园绿地的周边环境系统而言, 环境容量是指人类生存、发展不受危害、自然生态平衡不受破坏的基础上, 公园绿地的生态系统在某一段时间内对污染物以及游人相关活动在承载力的最小极限值,以此来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避免开发过度的破坏, 公园绿地周边环境规划必须严格将它作为开发强度的上限控制值。
2.2 生态景观的控制
生态景观的控制主要是对周边环境的空间轮廓(天际线)和景观生态廊道建设等进行多方位的景观控制。
轮廓线是指在建筑物主体的顶部形成的包围公共空间的轮廓图案,对于公共空间图像的识别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表明的“图形背纷”认知规律为此提供理论支持:在大多数情况下,构成轮廓线的建筑立体元素将成为城市环境空间景观的背景。同时也是城市景象的主体内容,或者说轮廓线既是背景,又是图形,这与观察的距离有关一当观看距离超过人眼清晰辨认的视力范围时,围合空间的建筑实体于更远的建筑融合在一起,构成以天空为背景的图形-轮廓线这时的轮廓线又可称为天际轮廓线或天际线一般在城市滨水区域有着这种观看距离且尤视线障碍,因此往往成为欣赏城市轮廓线的最佳区域,而仁富协调的轮廓线也有助于塑造独特的城市景观。
景观生态廊道是指具有强烈自然属性的带状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集休憩、景观、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种带状绿地廊道可以是两侧一定宽度的蓝道(Blueway,包括两边植被、河岸、湿地滩涂)或公园通道(Parkway,绿地廊道的重要形式之一,起源于欧洲林荫道,最初是作为公园道路导入部分的主要用途,交通功能较强,构成景色优美的带状地带)。也可以是线性公园、狭窄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景观带、林带等。也可以从公路、河道、废弃的铁路两侧等城市的带状空间改造利用。
绿色廊道可以将城市内部绿色斑块以及周边的森林绿地进行一个有效的链接,最终形成一个生态网络。除此之外,绿色廊道可以引入城市周边区域的新鲜空气、净化城市内部空气,提升城市整体的景观效果等重要作用。它还可以让野生动物进行安全的迁徙,有利于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另外,如美国的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波士顿公园体系、华沙的绿色走廊、伦敦的绿链开敞空间等。其中,最典型的绿色廊道是美国的新英格兰绿道网络规划,它提出了不同宽度的绿道对城市生态景观有着不同的作用,对于物种迁徙来说,宽度越高越好。
3 建筑形态控制
3.1 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为了达到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建筑用地的布局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作出必要的技术规定。其主要控制内容有建筑距离、建筑高度、建筑红线等, 同时还包括抗震、消防安全防护、卫生防护、环保、防洪、环卫以及其他专业的规定(如微波通道、机场净空等)。
建筑的高度不可能是无限的,特别是在公园绿地周边,为了能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建筑物的高度必须要做出限制,以保护公园绿地能够发挥最大的景观效果。
关于建筑的限高,杭州西湖周边建筑层高控制是建筑高度限制最典型的例子之一。20世纪90年代,一些在西湖周边耸立的高层建筑,毁坏了西湖原来柔美的天际轮廓线。众多著名的行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严厉的谴责。此后,杭州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被杭州建筑监管部门组织专家重新编写,统一了杭州市内的建筑限高,协调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高度限制关系,杭州西湖景区的的自然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的景观视觉效果。
3.2 建筑设计引导
建筑设计引导建筑风格形式。而建筑风格从建筑色彩,建筑的屋顶形式等方面进行控制。
公园绿地周边的建筑风格的形成是为了达到展现公园文化特质为目的。在建筑风格形态策划中,有必要从人文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个层面解析公园现有的良好建筑风貌,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区域的实际环境控制建筑风格形态。
公园环境周围的建筑色彩的限制是指要同时满足城市整体基本色规划的前提下,与公园的历史文化风格相适应。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同时,建筑色调应与其所在区域的境况相融合,强调其统一性的同时,还可以恰当地利用部分小面积的色调对比,突显景观的核心,激发环境空间氛围。
建筑的常用屋顶形式控制有坡屋顶、平顶等。一般古典园林风格的公园绿地宜采用坡屋顶式的建筑,而现代的公园周边建筑宜采用平顶建筑的模式。
为了保护公园的重要景象、重要视线廊道、城市优美天际线和城市环境肌理不受建筑发展的影响。建筑体量的控制要素主要是竖向和水平尺寸(建筑物外墙横向宽度和平面极值对角尺寸),以及建筑物的轮廓处理。确保公园绿地的一定范围内不受建筑而影响光照和植物的生长,是建筑体量控制的重点所在。
建筑在空间上的控制必须依循“宜低不宜高,宜小不宜大,宜散不宜聚,宜藏不宜露”的原则,并采用植物种植、绿化等软质景观,缩减建筑外貌对景区景观视线的影响,营造更加自然,更加生态的景观环境。
4 总结
下表归纳出以上三大方面的控制因子并将其划分为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作为具体控制内容, 它们共同构成了公园绿地控制指标的内在体系。指令性指标包括土地使用性质、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等,这些因子的累加对公园绿地周边景观生态环境良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建筑色彩、建筑形式、建筑组群空间组合模式、景观廊道等指导性指标则是公园绿地视觉效果的有效保障。
表1 公园绿地周边环境控制指标体系
由于控制内容的选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公园绿地的周边环境不一定都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控制,而应该根据公园绿地的具体情况选择部分或全部来控制。
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的控制对于人居环境的改善起着巨大的作用,目前的现状不容忽视,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将制定系列相关条例,对城市公园绿地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与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