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区系研究

2019-03-22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古北汉阴县亚区

贾 勇

(陕西省汉阴县林业局,陕西 汉阴 725100)

汉阴县地处秦岭南坡,巴山北麓之间,汉江、月河穿境而过,凤凰山中部土地隆起,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貌。地形复杂,中山、低山和丘陵兼有分布。全县森林覆被率达45%~90%。境内植被属于常绿针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又有核桃、板栗、柑橘、茶叶、油茶、油桐等经济林,还有大量的竹林[1]。汉阴林区是陕西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又是陕西商品木材生产的主要基地。因此,汉阴森林资源丰富,保护好该县森林资源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做好汉阴林区森林害虫管理工作,在2015—2016年该县森林有害生物开展了全面系统的普查基础上,根据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中天蛾科获得种类以及前人研究文献纪录的天蛾种类,对该县天蛾科昆虫区系组成进行研究,对丰富和完善陕南秦巴山区动物区系组成和控制该天蛾害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自然概况

1.1.1 地貌 汉阴县位于地理位置介于E 108°11′~108°44′,N 32°38′~33°09′之间,南北长58.0 km,东西宽51.0 km,行政总面积1 365.0 km2。地处秦巴腹地,北枕秦岭,南倚巴山,凤凰山横亘东西,汉江、月河分流其间,形成三山夹两川(谷)的地貌。地势沿两川(谷)向三山次笫抬升,兼有中山、低山、丘陵及河谷川道地貌。地势由东北——西南向的地形剖面呈“W”形。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为浅山丘陵,海拔290~2 128 m[1]

1.1.2 气候 汉阴县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太阳年辐射量451.65 KJ·cm-2;年日照时数1 769.1 h。年平均气温15.1 ℃,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3.0 ℃,极端低温-10.1℃;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7℃,极端高温40.1 ℃,≥10 ℃积温4 710.2 ℃。年均降水量764.9~929.7 mm,夏秋季降水占全年降水75%左右[1]。

1.1.3 土壤 汉阴县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共有4个土类、11亚类、23个土属、96个土种[1]。黄棕壤分布最广,面积118 824.9 hm2,占总面积的92.2%。

1.1.4 植被 汉阴县植被属于常绿针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2]。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类多样,林木资源有108科300余种,既有亚热带的柑桔、油桐、茶叶、樟树、马尾松、杉木和青竹,又有暖温带的核桃、杨树、槐树、椿树、桦木、漆树和柏木等。林木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海拔800 m以下,以马尾松、栎类、杨类、侧柏、椿树、油桐、板栗、桑、茶等树种为主;海拔800 m以上,以油松、华山松、马尾松、桦木类、杉木、核桃、漆树等为主。优势树种有柏类、油松、华山松、马尾松、杉木、栎类、桦木类、杨类等。用材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油松、华山松、柏类等。经济林树种主要为核桃、桑、茶、板栗、油桐。珍稀树种有银杏、樟树、楠木、三尖杉。森林覆盖率达64.9%。

1.1.5 主要病虫害 汉阴县主要病害有核桃褐斑病、黑斑病和炭疽病,柑橘黄龙病、疮痂病,卜氏杨锈病,杨树黑斑病,枣疯病,盐麸木丛枝病等,呈危害加重之趋势,尤其在县域中北部发病较严重。苹果海棠锈病在汉阴发生,中间寄主柏类的大量存在,导致苹果(梨)桧柏锈病一直发生危害[3]。

马尾松毛虫、栎毛虫、松褐天牛、橙斑白条天牛、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柳蓝叶甲、褐边绿刺蛾、扁刺蛾、桑毒蛾、黄毒蛾和盗毒蛾等分别在松林、栎林、李树、核桃园和川谷杨柳树普遍发生,银杏大蚕蛾、核桃蓝扁叶甲,吉丁虫、木蠹蛾、吹绵蚧、悬铃木方翅网蝽、樟脊网蝽、玫瑰茎叶峰等在不同的寄主林木、园林树木上一直发生危害。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矢尖蚧、橘蚜和棉蚜在全县柑橘产区均在局部发生。银杏大蚕蛾危害核桃、漆树、枫杨、桑、板栗等多种经济树种,在全县发生此起彼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杨树竹节虫在中部的沿G316国道各乡镇零星发生,近几年,在局部区域呈爆发趋势,需要加强监测[3]。

1.2 材料来源

用于天蛾科区系分析的天蛾种类源于2015—2016年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另外,部分种类源于20世纪80年代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对未鉴定到种的天蛾种类一律没有用于区系组成分析。

1.3 区系分析

本区系分析以《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4]《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5]为依据,昆虫分布以《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中国动物志》[6]《中国中国经济昆虫志 天蛾科》[7]《中国蛾类图鉴》[8]《中国森林昆虫》[9]和《农业昆虫》[10]记载以及相关研究专著为依据,划分种类所属区系。文中昆虫学名以《中国动物志—天蛾科》和《中国中国经济昆虫志 天蛾科》名称为标准进行订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天蛾种类组成

根据研究文献对天蛾科种类进行整理,位于秦岭中部南坡的汉阴县天蛾种类共有5亚科27属52种。根据中国动物志昆虫纲天蛾科的记述,我国天蛾科共有5亚科54属187种(亚种)。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属数占全国天蛾总属数的50.0%,总种数的27.8%。因此地处秦巴腹地的汉阴县天蛾科昆虫种类是比较丰富的。

在天蛾科种类组成中,面形天蛾亚科有7属12种,种数占全国总种数的6.4%;占该亚科全国种数的50%。云纹天蛾亚科有9属21种,占全国种数的11.2%;占该亚科全国种数的31.2%。透翅天蛾亚科2属2种,占全国种数的1.1%;占该亚科全国种数的18.2%。蜂形天蛾亚科3属5种,占全国种数的2.7%;占该亚科全国种数的18.2%。斜纹天蛾亚科6属12种,占全国种数的6.4%;占该亚科全国种数的27.91%。

表1 汉阴县天蛾科昆虫种类组成

从种类组成上来看,面形天蛾亚科7属12种,云纹天蛾亚科9属21种,斜纹天蛾亚科6属12种,这3亚科种类是汉阴县天蛾类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种数占汉阴县天蛾总种数的86.54%。

2.2 属的区系组成

根据中国科学院编著的中国动物区划,我国动物分布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印马)界两界。古北界分为东北、华北、蒙新和青藏4区9亚区;东洋界分为西南、华中和华南3区7亚区[4,5]。

汉阴县天蛾科27属昆虫在全国2界7区16亚区分布情况如表2。

2.2.1 古北界分布属 分布古北界的有黄脉天蛾属Amorpha、松天蛾属Hychesis、绒天蛾属Kentrochrysalis、黑边天蛾属Haemorrhagia、盾天蛾属Phyllosphingia、白肩天蛾属Rhagastis等6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2.22%、全国总属数的11.11%。这些属内有些种向南扩散华中区丘陵平原亚区,甚至华南区闵广沿海亚区,如华中松天峨Hychesispinastriarestus和后黄黑边天蛾Haemorrhagiaradianswalker等。

2.2.2 东洋界分布属 东洋界的属有面形天蛾属Acherontia、霜天蛾属Psilogramma、木蜂天蛾属Sataspes、背线天蛾属Cechenena、斜绿天蛾属Rhyncholaba、缺角天蛾属Acosmeryx、绿天蛾属Callambulyx等7属,为东洋界分布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5.93%、全国总属数的12.92%。这7属内有些种类在我国东部向北扩展到华北区黄淮海平原亚区,甚至东北区长白山山地亚区。如条背天蛾Cechenenalineosa等。

2.2.3 古北—东洋两界共有属 有豆天蛾属Clanis、六点天蛾属Marumba、葡萄天蛾属Ampelophaga、星天蛾属Dolhina、长喙天蛾属Macroglossum、鹰翅天蛾属Oxyambulyx、月天蛾属Parum、红天蛾属Pergesa、三线天蛾属Polyptychus、目天蛾属Smerinthus等10属,为古北—东洋界共有分布属,占汉阴县总属的37.04%、全国总属数的18.52%。如豆天蛾属的豆天蛾Clanisbilineatatsingtauica、白肩天蛾属的白肩天蛾Rhagastismongoliana、鹰翅天蛾属的鹰翅天蛾Oxyambulyxochracea等均是跨古北、东洋两界分布的代表。

2.2.4 跨多界共有属 共4属,红节天蛾属Spinx种类分布于古北界和非洲界;白薯天蛾属Herse的种类分布于古北界、东洋界、澳洲和非洲界,是跨4界分布的属;白眉天蛾属Celerio的种类分布于古北界、东洋界、新北界和非洲界,也是跨4界分布的属;斜纹天蛾属Theretra的种类分布于古北界、东洋界和澳洲,也有属的种类分布于东洋和澳洲两界,属于多界分布的属。

2.3 种的区系组成

由表3可知,在汉阴县52种天蛾科昆虫中,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28.85%、全国总种数8.02%;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36.54%、全国总种数10.16%;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19.23%、全国总种数5.35%;分布于三界或四界的天蛾种类8种,占该县总种数15.38%、全国总种数4.28%。

2.3.1 面形天蛾亚科 在面形天蛾亚科中,古北界5种,分别为小星天蛾Dolhinaexacta、绒星天蛾D.tancrei、松黑天蛾Hyloicuscaligineussinicus、桂花天蛾Kentrochrysaliscomsimilis和女贞天蛾K.streckeri,其中绒星天蛾和松黑天蛾属于泛古北界种类,广布于古北界。小星天蛾向南扩散于华中,止于华南区北缘,而桂花天蛾、女贞天蛾向南扩散于华中,止于华中西部秦巴山地。

东洋界4种,即芝麻鬼脸天蛾Acherontiastyx和鬼脸天蛾A.lachesis、大星天蛾Dolbinainexacta和丁香天蛾Psilogrammaincreta。芝麻鬼脸天蛾和丁香天蛾向北扩展到华北黄淮海平原亚区,其他2种北限至秦巴山地。

表2 汉阴县天蛾属的组成与分布

表3 汉阴县天蛾种的区系组成

霜天蛾Psilogrammamenephron分布于东洋和非洲两界,国内分布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向北扩散黄淮海亚区和秦巴山地。红节天蛾Spinxligustriconshricta则是古北和非洲界分布种,国内分布于华中区,秦岭是其分布南限。甘薯天蛾Herseconvolvuli是分布于古北、东洋、澳洲和非洲的四界共有种。

本亚科尚未发现古北-东洋共有种类。古北界和东洋界的种类,是本亚科的优势种类,占汉阴天蛾科昆虫种数17.31%。

2.3.2 云纹天蛾亚科 在本亚科中,古北界种类有黄脉天蛾Amorphaamurensis、榆绿天蛾Callambulyxtatarinoviiformosana、洋槐天蛾Clanisdeucalion、枣桃六点天蛾Marumbagaschkewitschi、盾天蛾Phyllosphingiadissimilis、紫光盾天蛾P.dissimilissinensis、北方蓝目天蛾Smerinthusplanus等7种。其中枣桃六点天蛾和北方蓝目天蛾秦巴山地是其分布南界;黄脉天蛾、榆绿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和蒙新区东部;洋槐天蛾分布于东北南部、华北、华中北部等地。盾天蛾和紫光盾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向南扩展于华中,止于华南北缘;北方蓝目天蛾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秦岭为其分布南界。榆绿天蛾则是泛古北界种类,广布古北界各区。

东洋界种类有南方豆天蛾Clanisbilineata、椴六点天蛾Marumbadyras、梨六点天蛾M.gaschkewitschicomplacens、枇杷六点天蛾M.spectabilis、日本鹰翅天蛾Oxyambulyxjaponica、栎鹰翅天蛾O.liturata、月天蛾Parumporphyrid、齿三线天蛾Polyptychusdentatus等7种。南方豆天蛾、枇杷六点天蛾、齿三线天蛾和月天蛾分布于华中和华南区,秦巴山地为其分布北限。栎鹰翅天蛾分布于华北(黄淮海亚区)、华中、华南和华西4区;椴六点天蛾分布于华南、西南和华中区;梨六点天蛾分布于华中两亚区;日本鹰翅天蛾分布于东北长白山亚区和华中、华南区。

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有豆天蛾Clanisbilineatatsingtauica、栗六点天蛾Marumbasperchius、鹰翅天蛾Oxyambulyxochracea、核桃鹰翅天蛾O.schauffelbergeri、构月天蛾P.colligata、蓝目天蛾S.splanus等6种,其中豆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蒙新、青藏、华中、华南和华西7区;栗六点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4区;核桃鹰翅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华西5区;鹰翅天蛾分布于华北(黄淮海亚区)、华中、华南和华西4区;构月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华西5区;蓝目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蒙新(东部)、华中、华南和华西6区。

古北界、东洋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种类,是本亚科区系的主要组分和优势种类,分别占汉阴县天蛾总种数的13.46%、15.38%、11.54%。尚未采集到垮多界种类。

2.3.3 透翅天蛾亚科 本亚科仅有后黄黑边天蛾Haemorrhagiaradians和木蜂天蛾Sataspestagalica等2种。木蜂天蛾分布于华中、华南和华西区,向北扩展华北区(黄淮海亚区),为东洋界分布种类。后黄黑边天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区,向南扩展至华中区,止于华中两亚区的南缘。

本亚科采集种类少,主要该亚科种类大多白天活动,趋光性不强,晚上不易采集。

2.3.4 蜂形天蛾亚科 在蜂形天蛾亚科中,仅采集5种天蛾,缺角天蛾Acosmeryxcastanea分布于华中区;葡萄缺角天蛾A.naga分布于华北区的黄淮海平原亚区、华中和华南区闵广亚区,这2种均属于东洋界分布种。而葡萄天蛾Arnpelophagarubiginosa分布于东北、华北、蒙新、华中和华南5区;黑长喙天蛾Macroglossumpyrrhosticta分布于华北区、蒙新区的东部草原亚区、华中区和华南区。这2种属于古北—东洋两界共同分布种类。

小豆长喙天蛾Macroglossumstellatarum分布于东北、华北、蒙新、青藏、华中、华南和华西7区,以及非洲界,属于古北、东洋和非洲3界分布种。

本亚科缺乏古北界种类,有待今后继续采集、发现。

2.3.5 斜纹天蛾亚科 在斜纹天蛾亚科12种天蛾中,古北界种类有红天蛾Pergesaelpenorlewisi和白肩天蛾Rhagastismongoliana等2种。红天蛾从东北、华北向南扩展至华中区南缘;红天蛾则是泛古北区种类。白肩天蛾分布于东北和华北区,向南扩散止华中区南缘。

东洋界有条背天蛾Cechenenalineosa、平背天蛾Cechenenaminor、华中白肩天蛾Rhagastismongolianacentrosinaria、斜绿天蛾Rhyncholabaacteus、斜纹天蛾Theretraclotho等5种。除斜纹天蛾为泛东洋种外,条背天蛾和平背天蛾分布于华中和华南区,秦岭山区是分布北限。斜绿天蛾和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区北缘;华中白肩天蛾分布于华中区,秦岭也是这2种分布的北界。

汉阴县跨界分布种类共5种。古北—东洋界共有种仅有雀纹天蛾Theretrajaponica一种,分布古北界的东北和华北区以及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八字白眉天蛾Celeriolineata分布于古北界的东北和华北区,东洋界的华中华南区,以及新北界、非洲界,是跨4界分布种。土色斜纹天蛾Theretralatreilliilucasii分布于古北界华北区及朝鲜、日本,东洋界华中、华南和西南山地,以及澳洲界,是古北和东洋和澳洲界3界分布种;芋双线天蛾Theretaoldenlandiae和青背斜纹天蛾Theretranessus是东洋界和澳洲界共有分布种。芋双线天蛾分布于东洋界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向北扩散至华北区的黄淮海平原亚区,还分布于澳洲界;青背斜纹天蛾分布于东洋界的华南和华中区,秦巴山区为其分布北界,同时澳洲界亦有分布。这2种为2界分布种。

本亚科东洋界的种类和跨界分布的种类为有势种类,占汉阴天蛾科昆虫种数17.31%。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地处秦巴腹地的汉阴县,天蛾科昆虫共有5亚科27属52种。占全国总属数的50%,占全国总种数的27.81%。面形天蛾亚科、云纹天蛾亚科和斜纹天蛾亚科的种类是汉阴县天蛾科昆虫的优势类群,种数占汉阴县总种数的71.43%。

从种类组成上来看,面形天蛾亚科7属12种,云纹天蛾亚科9属21种,斜纹天蛾亚科6属12种,这3亚科种类是汉阴县天蛾类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类群,其种数占汉阴县天蛾总种数的86.54%。

从属的组成来看,主要分布古北界的属仅有6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2.22%;主要分布东洋界的属有7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5.93%;古北-东洋界共同分布属有10属,占汉阴县总属的37.04%。因此,从属的单元组成来看,古北-东洋界共同分布属、东洋界和古北界分布属共同构建汉阴县天蛾科优势类群。

从种的组成来看,古北界15种,占该县总种数的28.85%。东洋界19种,占该县总种数的36.54%。古北-东洋共有种10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9.23%。分布于三界或四界的天蛾种类8种,占该县总种数的15. 38%。汉阴县天蛾科昆虫东洋界组分占优势,古北界次之,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居第三,这与汉阴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秦巴山区密切相关。该地区居我国动物区划的华北区,华中、西南的交汇处,造就天蛾科昆虫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3.2 讨论

秦岭横贯陕西中部,是我国东部最高山脉。秦岭从甘肃中部向东南延伸约2 000多千米,是我国南北气候、动物、植物的分水岭[10-11]。秦岭是我国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强势隆起的秦岭山脉,挡住北方寒流的南侵,南坡山势较缓,造就秦巴山区温暖湿润,动、植物种类组成丰富的现状。而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天蛾科昆虫区系组成表明,汉阴天蛾科昆虫区系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古北界种类次之,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也占有相当比例,这进一步证明秦巴山区是,华中区、西南山区、华北区动物的交汇处,少量华南、蒙新、青藏区天蛾种类出现,构成了汉阴天蛾种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资源的丰富性,应当积极做好保护工作。在保护该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应当加强对该区域物种多样性的进一步研究。

在汉阴县天蛾科昆虫调查中,透翅天蛾亚科、蜂形天蛾亚科种类由于调查时间、条件的制约,采集种类较少,今后应加强这类昆虫调查以进一步完善汉阴天蛾类动物区系,同时也丰富秦巴山区动物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猜你喜欢

古北汉阴县亚区
乡村振兴,贵在因地制宜——陕西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陕西汉阴县黄龙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探讨
村子+村子,增收拓“眼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资源联享”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浅析福建深部高温岩体地震异常响应
阿龙 古北水镇里潇洒玩一回
古北水镇
阿尔茨海默病前扣带回亚区体积与认知损伤相关性
水韵古北
基于海马亚区的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结构和功能连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