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3-22苏丽君
苏丽君
(辽阳县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辽宁 辽阳 111000)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的高发疾病,其致死率非常的高,临床上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等。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小分子蛋白,为分泌型,为神经营养因子。对机体有重要作用,主要对感觉神经元的生存和功能维持有重要的作用,其另外一个作用是可以促进轴突分支和延长,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控制炎性反应[1]。目前,神经因子可以广泛可以应用于神经损伤,也可应用于脑梗死和脑出血,笔者从2016年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生上因子进行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辽阳县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0~66岁,平均年龄(55±2.9)岁,试验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2~66岁,平均年龄(55±2.9)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出血诊断标准[2]。②经头颅CT或MRI证实出血量在10~15 mL之间。③发病时间<48 h,其出血位置在基底节区、脑叶、丘脑等部位。④自愿参加,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脑出血量>50 mL,必须手术的患者。②具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情的患者。③对神经生长因子过敏的患者。④不愿意参加的患者。
1.4 方法:对照组使用胞磷胆碱0.5 mL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日1次,治疗2周。试验组使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30 μg,日1次肌内注射,治疗2周。如有其他症状,对症治疗。
1.5 观察指标: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注:*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治疗后2周试验组 30 18.99±11.32 12.36±9.31* 6.31±8.18*对照组 30 18.36±11.11 14.31±9.19 11.03±8.12
3 讨 论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蛋白质,可以有效的缓解神经细胞打的退行性改变,可以促进周围神经生长,有助于髓磷脂修复[3]。其主要应用于周围神经病变和颅脑外伤以及一些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的患者。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有促进作用。目前来看,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报道尚不多。目前,对于脑出血的治疗无明显性的突破,主要是因为脑出血后血肿占位,对脑有损害,其会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分析产物释放增多、对脑组织有一定损害。对于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治疗脑出血有以下猜测[4]:①可以修复受损的神经因子,对神经元可以提供营养支持,加速其恢复。②作用于神经干细胞,可以应用于神经干细胞,促进其分化,可以对分化的神经细胞提供营养支持。③对抗自由基,机体在脑出血后,可以出现炎性反应,增加其脑出血的损伤,对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自由基有清楚作用。④抑制细胞凋亡。⑤促进血管新生。对由于脑出血导致的血管破损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