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怎样发生的
——以清澜山学校研学课程为案例的思考
2019-03-22辛颖
辛 颖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清澜山学校,广东 东莞 528000)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举措,列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20世纪90年代,清华附中就开始实施研学课程。大江南北,古都新城,都留有清华附中学子研学的足迹。寻江南文脉,观戈壁奇景,探中华宝藏,品民俗风情,研学课程带给清华附中学子无比丰富而真实的学习体验,在清华附中的教育史上留下意义深远的记载。
清澜山学校秉承清华附中的教育理念,顺应国际化教育的趋势,把研学课程作为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列入学校的必修课程计划。学校自开办以来,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分别以人文、历史、科学、生态、地理等为主题组织了3次全体学生参与的国内研学课程。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加深对研学课程这一教育形式的理解,从研学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和学生所发生的变化中,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这种教育形式的价值所在。
研学课程是以“行走”的方式展开“学习”,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性原则。实践的体会启示我们,要真正实现研学课程的教育价值和学习意义,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通过课程设计让研学真正具有学习的内涵;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深刻地认识研学旅行这种课程形式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课程形式下“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研学课程的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特征,跳出固有的教育思维,与学生一同进入到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之中。
1 学习在环境熏染中发生
研学课程把学生带入的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天地中,环境以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引领孩子们的思考和想象,悄然无痕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
行走于山水之间,他们领略的是自然界的神奇与博大,滋养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接受的是一种美的熏陶,开阔的是眼界与心胸。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微研学团,学生们登上了黄山,当祖国最美的高山展现在他们面前时,当书本中读到、画册中看到的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瀑布成了眼前真实的景象时,大家表现出异常的惊喜。当晚,学生们忘却疲劳,在“黄山赛诗会”上争先朗诵自己即兴写下的诗篇,那就是学生“借景抒怀”学习写作的最好时机。又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冬奥”崇礼研学团,一批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学生,来到白雪皑皑的高山雪地,一睹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现场吟诵毛泽东《沁园春·雪》等诗词,“北国风光”不再是单调的文字符号,而是成了一种鲜活的影像引领着他们对诗词的解读和体悟,这种情境下的学习感触是完全不同的。
驻足于文化名城,同学们感受的是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滋生的是民族自豪与文化自信,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的感染,打通的是纵贯古今的思考。参加“汉唐行远·古道新风”西安研学团的学生,置身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他们从“兵马俑”的“千军万马”感受到秦皇年代艺术创造的大气磅礴,从 “碑林”中的点点真迹领略到中华书法的深远精致,从“大雁塔”的建筑实体找到了中国佛教的历史见证,也感受到古代士子当时 “雁塔题名”的荣耀。而这些,都是在教室里、书本中所难以得到的学习收获。
参加“清华大学科技考察营”研学团的学生走进清华园,切身地感受到这所百年名校科学与人文的强大气场。在清华图书馆老馆,同学们看到了满屋历尽沧桑的图书,当知道他们心中崇敬的朱自清、闻一多等大师都曾在这里读过这些书,心中受到的激励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们日后读到这些名家之名作,脑海中出现的精神形象一定会更鲜明、更立体;在清华校史馆,清华名人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还有梁思成、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大师的生平事迹介绍以及他们为这个民族及世界留下卓越贡献的实物见证,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伟人的精神和气质,由此激发了他们报效祖国的赤子之情。
这里所发生的,正是培育孩子们精神与人格最好的学习过程。许多年以后,当他们重温在这里留下的记忆时,都将会是一种洗礼,一种鞭策 。
当今的学生,是伴随着信息环境成长起来的,是被称之为“数字土著”的一族。互联网的触角伸入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些便捷的学习途径,但由此也容易将学生“诱惑”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缺失真实环境中的学习与体验。研学课程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带着学生离开冰冷的屏幕,回归到真实的、自然的现实环境中,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头脑去思考,用言语去表达,展开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式学习。
其实,研学课程的设计,完全可以从学生研学过程所面临和历经的“环境”中挖掘富含的教育元素。这些元素有些可以以课程方式整合成所有学生共同的学习资源,以“主题”或“课题”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学习,但更多教育元素是以一种丰富多元的形态隐含在环境之中,不同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体验和思考,从而实现个体学习经验的建构。譬如,“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徽研学团的部分同学在徽州古城参观过徽墨展后,一路上还在“盘根问底”;有的在观赏黄梅戏的演出后,回到酒店还在手舞足蹈,模仿唱腔;而有的却对徽州的民间小吃、剪纸工艺“乐此不疲”。这些都是研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学习兴趣。从这个意义上讲,研学旅行应该给学生留有自由的、开放的、有选择性的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都能从“环境”这本无比广阔、丰富的“大书”中得到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收获。
2 学习在探究体验中发生
研学课程既是一种开放性、生成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目标的主题式学习活动,因而本身就具有“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与课程性质。每一次研学课程的组织者都需要经历“设计主题——选择路线——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量”等基本环节,让研学课程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活动,避免陷入“只游不学”的误区。
在研学课程目标确定以后,除了需要分析研学地点有哪些特色资源可以整合为研学所需要的课程资源,还要认真地研究如何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习过程。这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引导学生把有效的学习方式贯穿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持续地形成新的学习,真正实现“一路行程,一路学程”。
通过对几次研学课程的总结,我们认为 “观察访问”“探究体验”“动手实践”等是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以视觉为主融合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活动,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而访问则是以听取、交谈、对话等方式展开调查、收集和掌握所需资料和信息。在研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考察社会,不仅能让学生对观察或考察的对象有鲜明、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积累下丰富的感性经验,同时也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培养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这是一个有着双重意义的学习过程。
比如,先后参加“与大熊猫亲密接触”成都研学团的是清澜山学前部的小朋友和小学部3~4年级的学生。对这些认知能力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孩子,观察就是他们最好的学习方法。在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孩子们得到了“与大熊猫亲密接触”的机会,从大熊猫的外形、皮毛、姿态、动作、表情、起居、饮食、性情等诸多方面进行连续几天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前部的老师针对幼儿聚焦能力较弱的特点,不断地通过现场提出问题去吸引孩子们观察的注意力,并引导孩子们用画图的方式把自己看到的现象画下来;而对3~4年级的孩子,则通过事先设计的观察访问记录表,按列出各种观察项目和访问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大熊猫进行实地观察,对基地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采访,还取来熊猫的粪便进行观察,从颜色、气味、黏度等方面分析“素食”动物的粪便特征,每天的作业就是把观察和采访到的情况写进《观察日记》。经历这样一个实地的学习过程,孩子们对观察对象产生了更大的兴趣,脑海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与熊猫有关的猜想和问题,如学前部的小朋友提出“为什么大熊猫的皮毛都是黑白的?”“大熊猫为什么那么喜欢吃竹叶?”而3~4年级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是“有办法让大熊猫活得更久一些吗?”“为什么熊猫繁育基地要选择在成都?”等这些猜想和问题,正是在他们心底悄然生长的探究未知世界的萌芽,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留在孩子们身上的那些观察体验,正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起始。
在学校教育中,发生在课堂里的探究活动,往往会局限于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研学中的探究是一种真实情境下思考与探索的学习活动,对破解知识生活化的命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到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场景之中,面对现实的世界和真实的问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能很好地弥补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之间的缝隙。因此,在研学基地中选取适合于学生探究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是研学课程中引发学生学习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在这方面,我们有自己的体会。
如学校组织的“溯源古皖·寻梦徽州”安微研学团,途经的一个地点是安微的呈坎。影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介绍过这里生产的“徽州罗氏毛豆腐”。显然,这是研学课程中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实例。由此,研学团队的老师对途经这里的研学活动进行了认真的设计,从“罗氏毛豆腐”的历史渊源,与“毛豆腐”有关的当地风俗、“毛豆腐”的制作工艺、“毛豆腐”的味觉特征、“毛豆腐”的形成原理等方面组织起一个跨学科的探究活动。同学们来到呈坎,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徽州罗氏毛豆腐”的背后有一个第一代创始人罗秀峰“善心救白狐”的美丽传说,从而赋予了“罗氏毛豆腐”爱心崇善的涵义;也了解到“毛豆腐”已经成为当地人的最爱,每年立夏徽州百姓都要吃毛豆腐,不仅是因为美味,更是寓意“吃进福气、交上好运”;还收集到古今名人关于“罗氏毛豆腐”的赞誉之词。同学们从中感受到,中华美食的流传,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留存,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接下来,同学们还亲口品尝了“罗氏毛豆腐”,参观了它的生产过程,记录下看到、听到、尝到、想到的点点滴滴,并由这些发现中引出一些他们希望去了解的问题,如“豆腐上的‘毛’是怎样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这种长了‘毛’”的豆腐有如此特殊的美味?”等。在返回驻地后,同学们和老师还在探讨着这些问题,并相约要把这些问题带回学校,通过实验手段去寻求其中的答案。这就是我们非常希望看到的:学习在学生身上真实地发生了。
又如,学校5~6年级的学生参加了最近组织的“景德镇陶瓷之旅”研学团,来到江西景德镇考察研学。景德镇作为“中国千年瓷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学习元素,涉及到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研学团队的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一有利的学习环境和时机,策划了一个跨学科综合学习的方案,以体验为主要方式展开。通过参观陶瓷博物馆,同学们从大量的文物资料和真实展品中了解陶瓷发展的历史,体会“陆上丝绸之路,海上陶瓷之路”对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价值所在,感受中华民族智慧的渊源悠长;在陶瓷研究所,同学们学习到许多与陶瓷有关的知识,瓷器“釉上彩”和“釉下彩”等工艺过程在这里得到了清晰的“还原”,同学们从中体会到的是学科知识与创造物质世界的关联;参观陶瓷的烧制过程,同学们从古代民窑和现代窑生产过程的比较中,认识到科技发展如何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如何使民族传统工艺展现新的异彩;观摩工艺大师们的工作室,同学们感悟到的是传统手工工艺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那一件件出自大师之手的作品,融入的是个性化的审美情调和丰富的艺术创意,彰显的是令人感动的“匠心”;在亲手参与陶瓷制作的一系列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学到了相关的制作工艺,也体会到那些“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精美瓷器记载着怎样的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在景德镇5天的研学中,学生们思想、精神、知识、技能都有所收获,是一个充满学习意义的过程。
3 学习在动手实践中发生
关于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可以使信息不断的刺激脑细胞,促使思维活跃,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同时易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段论述,是对 “通过动手实践来学习”意义的深刻诠释。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思维的形象性两者之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手段。
对研学课程而言,动手实践是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形式。虽然校内开展的学习活动,我们也可以创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的机会,但绝大多数都是在一种人为的、模拟的情境中展开的。而研学课程将学生带入的是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他们在动手操作、动手实践中所面对的问题,都具有“原生态”的性质,其学习资源的独特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学生在研学地“动手操作”的对象往往都是与某一个真实过程或某一类实际“产品”相联系的,这就使得研学中的“动手”活动比校内学习中开展的“动手”活动更多了一层真实性体验。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研学团队的老师们与基地密切沟通,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安排一些“动手实践”的项目,使研学真正建构起“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做中学习、做中体验”的学习模式。
鹤庆是云南大理研学课程的一个研学点,这里有一批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传统工艺。研学团抓住这一资源条件,安排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当地技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尝试制作“甲马”、瓦猫泥坯和扎染制品。在动手雕刻、捏拿、绘制、浸染等一系列操作过程中,从手心渗入心田的,是同学们对白族民间工艺的精湛技巧、艺术创意以及这些物件中所蕴含的属于当地民族精神追求的真切体会。同学们把自己的“作品”精心保存并带回家,为成长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像这样“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研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如参加清华大学科技研学团的学生,在清华大学金属工艺首饰实验室就获得了一次亲手打造一枚首饰的实践机会。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细心地在5*5的铜片上作画,然后经历珐琅烧制等几道工序。最终烧制出自己个性化的“产品”。许多同学因为对初次尝试的作品不满意,甚至要求不吃晚餐,以便争取到更多的再次制作时间。这充分表明这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又比如,参加“景德镇陶瓷之旅”研学团的学生,在研学过程中进行了拉坯、捏制、泥塑、彩绘、烧制等一系列与陶瓷制作有关的“操作”,让学生有了对陶瓷工艺过程的学习和体会,同时也在其过程中融入了他们自己对造型和美工的创意。
参加安徽研学团的学生到茶山“动手”采茶,在民间客栈“动手”制作石桃,在古色老街“动手”学制毛笔;参加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小朋友,亲自“动手”为大熊猫清扫“房间”,制作“窝窝头”美食等。所有这些“动手”活动,使清澜山学校的研学课程更凸显实践意义,为学生留下了一段异常宝贵的实践学习经历。
4 学习在行走旅途中发生
研学旅行是以一种行走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学生以团队组合行走在一个对他们充满挑战的全新环境中。在行走过程中,学生们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就是他们学习的大课堂,所遭遇的各种事件就是他们学习的活教材。身处这样的“大课堂”,阅读这样的“活教材”,孩子们的学习是生动而宽泛的,并往往是以无形多于有形,融合多于单一的方式展开。这种学习往往发生在研学点点滴滴的细节之中,有些在研学旅行预设的目标中,而有些却由偶遇的真实情境所引发。因此,这种以社会与生活为对象的学习更凸显研学的生成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研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时时感觉到这种“学习”在孩子们身上自然地发生。研学途中,他们需要每天自己整理行装,安排起居、洗漱,自己把控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在遭遇某些困难时需要自己解决或主动沟通请求援助,在“迷路”时需要自己想办法找到“组织”……而这些,对生活中很少离开父母,特别是低学龄段的孩子们来说,正是他们学会独立、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的历练。另一方面,研学旅行的学生是置身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他们乘坐航班高铁,入住酒店客栈,出入名胜之地,行走民俗之乡,处处都有文明公约,时时都有行为规范;他们会通过亲身的经历懂得: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候,什么时候需要轻声细语,什么时候需要克制自己,什么时候需要“礼让三先”……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孩子们对社会规则的体验,是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和公民素养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研学旅行的团队行动,还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学会相处、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和学会自我管理的机会。作为研学活动的组织者,老师们会有意识地把活动过程中的许多具体事项交给学生自己去决定、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完成,以此增加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自主参与的深度和宽度,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合作关系。例如,在每天的活动中,都会轮流由部分学生协助老师管理团队,交付给他们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如组织讨论、维持纪律、清点人数、发放房卡餐券、传递通知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不仅是一种能力的锻炼,更是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又例如,火车卧铺位的分配,酒店房间的安排、参观逗留时间的确定、行走路线的选择,经常会交由学生自己讨论决定,让他们学习如何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行
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同伴之间出现的分歧和矛盾,让他们领悟对集体意志的服从和对他人的尊重,让他们体会人与人之间应该有的理解与包容。而这些正是对21世纪人才“沟通与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等关键技能的培养,是新时期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建构。由此可见,由研学旅行而引发的这种“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是意义深远的。
更值得提出的是,研学过程中许多活动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研学过程中不时出现的长途跋涉、登山涉水,都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如学校组织的“冰雪激情·圆梦奥运”研学团队,滑雪技能是学生们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学习结束后学生的研学总结中我们不难发现,冰天雪地的寒冷彻骨、学技过程中的摔爬滚打,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重来,学生从中学到的不只是滑雪技能,更大的收获是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战胜困难后增强的自信,以及从中感悟到的“坚持的意义”和“精神的力量”。
以上是我们基于清澜山学校研学实践对研学旅行学习意义的一些思考。哈佛大学的女校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我每年都会带孩子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对我来说,以学习的方式旅行,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意义在于成长。清澜山学校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也将坚定地把研学旅行作为学校的课程选择,并且不断在实践探索中优化研学课程的品质,让它成为学生生命成长中最有意义、最具价值的“学习”,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