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王”的王世春:做出中国最美的天花板
2019-03-21刘海军
刘海军
虽说是“一群”,但也不过五六位,为了做出中国最美天花板,从未服老!“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星宿东井主水,菱又是水生,古人希望以水压火,保护建筑物。名字听起来陌生,藻井通俗讲就是天花板。作为是古建筑内顶部一种特有的结构,起初还只出现于宫廷、寺庙,后来才逐渐流于民间,主要用于宗祠或戏台修建。
在素有“中国古戏台文化之乡”之称的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古建筑群中,不能不提古戏台。而在古戏台中,又不得不提戏台正中穹顶的藻井。提到戏台藻井,就越不过一个人——今年72岁,人称“藻井王”的王世春。
王世春从18岁开始学做木工,直到40多年后才开始接触戏台藻井的修复与制作。一来是因为学木工的年轻人有,但学做藻井的真不太多。二来藻井不是一般木匠活。
木匠活分三种,造房子的叫大木匠,做家具的叫小木匠,箍桶做盆的叫圆木匠。做藻井的算得上是大木匠里的大木匠,宁海当地称为“大木”。如今,像王世春这样的“大木”都超过了70岁,且估计不会超过10位。
安装藻井的过程叫盘藻井,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与精力的事,需要从藻井底圈一圈一圈从下往上叠加,每一圈安装16条螺旋线的“阳马”,“阳马”伸出的昂头,木匠师傅称其为“鹅头”,“鹅头”与“鹅头”之间嵌入一块块雕花板连接。一共约400只“鹅头”与20余条旋转曲线,盘旋至穹顶与中心圆面相接,通体不用一枚钉。
藻井底圈是最大藻井圈,承载着整个藻井的重量,必须要保证结实、牢固,来不得半点马虎。一步错,步步错。只要一个环节出错,就会出现藻井合不拢的情况。所以尽管视力不太好、体力不如年轻人,王世春还是坚持亲自爬上5米高的脚手架。
凭借亲力亲为的劲头和一手好手艺,王世春带着他的团队走遍了宁海的各个村落,让一座座藻井重现了昔日的光辉。他们也得到了多方认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手艺》栏目组还以他为主角,拍摄了“手艺”系列之《戏台藻井》。
虽然年龄带来限制,但因为活好、经验丰富,不仅本地人,连余姚、台州等地前来邀请王世春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有新建的,也有修复的,甚至还有请他“复盘”的。
如今50多年过去了,经他之手的大大小小的戏台藻井早已不记得有多少座了。修复宁海一市镇里岙村的“南一台”给王世春的印象尤其深刻。
“南一台”是一座历经200年风霜雨雪的古戏台,以“宁海出南门第一台”而称之。戏台顶部的藻井,尽管色彩褪去不少,但仍能让人为它曾经的华丽晾叹。而为修复“南一台”,厘清哪里损坏,光拆下来的榫卯构件就近2000个,面对一堆码成小山的烂木头,徒弟们都禁不住犯嘀咕:“干脆全部重做好了。”但王世春没有丝毫马虎,还是把仅能用的300多个留下。
“修旧如旧是修复古建筑的基本原则,只要有可能,就要最大限度地保留老料和老构件的原貌。修复修复,是为了恢复才修的,绝对不能破坏它承载的历史痕迹。”
剩下的构件王世春从头一步步开始,找旧料、划墨、造榫卯、磨刨木条、雕凿、修整、上色、安装等。把近2000多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构件原样放回去,全靠榫卯结构和力学原理相互依托支撑,通体不用一枚铁钉。想要盘好一个藻井,是个工作量非常大的活,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王世春带着一众伙计走南闯北,也渐渐带出了章小忠、张绍虎等几位大师傅,但他们都像王世春一样年岁较高,最小的也已经超过50岁了。
工匠们的体力、精力已经难以在盘藻井时完成高空作业。孩子们也让王世春回家带孙子。但自从被评为传承人后,王世春对技艺传承更加重视起来。“还是希望多些人来学来做。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
如今,随着藻井工匠渐渐老去,只有几个老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远远望去,落寞的背影讓人哀叹。他们所坚守的这项技艺就像小小的烛光,微弱却照亮一方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