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在路上收获美好
2019-03-21王辉辉
王辉辉
2018年11月下旬以来,北方气温骤降。人们躲在温暖的室内,开始减少外出。然而,季节交替和天气的变化,似乎都和仇雪雪与孙宏卫夫妻俩无关。每天早上九点一刻,他俩准会骑着电动车出门,在9点半前要到达配送站,然后开始一天的奔波。
这对夫妻是美团外卖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的送餐员。在寒冷的冬天为顾客送去热气腾腾的饭,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生活中的美好。
看着动作麻利,总是活力满满的仇雪雪,很难想象一年多以前她还整天待在家里,上网发呆,不肯出门。如今的她,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街道,要走数万步、完成三四十个订单的配送,工作业绩一点都不输男送餐员。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份工作,她还遇见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我们每天骑上车出发的时候,都会感觉自己在追赶光明,觉得美好就在前方。”仇雪雪告诉记者,这份工作给予她的,不仅仅是一份生计,还有希望。
事实上,在美团外卖的平台上,每天都活跃着53万多名与仇雪雪一样的送餐员,他们穿梭在城市的毛细血管中,单日完成2100万次配送,将服务送达各个角落。
踏实奋斗,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2017年9月之前长达近十年的时间里,仇雪雪一直待业在家,每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就是上网、睡觉,偶尔做个直播,日子过得浑浑噩噩。
突然有一天,她感觉到日子空虚又了无生趣,便想出去找份工作,重新融入社会。恰在此时,仇雪雪看到了美团外卖招募“骑手”的广告,便注册成为了一名外卖送餐员。
美团外卖平台实行的是以商家端为定位原点的系统派单制。即当客户端下单完成,商家接单,系统会根据商家的地理位置,将订单优先派送给最适合的送餐员。送餐员接到订单后,在规定时间内将餐食等商品送到客户手中。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好并不容易。仇雪雪坦言,刚开始送餐时,由于经验不足,对路况和路线都不熟悉,一天下来也送不了几单,超时的情况经常发生。“最怕中午的叫餐高峰期,每天都像打仗一样紧张。”仇雪雪告诉记者。
有时,为了赶在规定时间内将餐食送到,她不得不一路小跑甚至冲刺,到写字楼送餐时,遇到等电梯时间长,或者电梯必须刷卡才能乘坐的,还要自己爬楼梯,“有时候十几二十几楼都要一口气爬上去。”
自从成为送餐员那天起,她再也没有按时按点吃过饭,午饭要拖到下午两三点,晚饭只能晚上9点以后下班了才能吃。“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我就不能娇气,送餐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女人。”她说。
付出总有回报。慢慢地,仇雪雪也琢磨出了一些小窍门,送餐效率高了许多。比如哪家餐馆的出餐时间慢,便晚一点去取餐,以便减少取餐等待时间;知道哪条路最近、最好走;知道小区的哪个门离几号楼最近。“现在每天能送三四十单,在站点100多人中排名前十。”仇雪雪说。
不久之后,她还从这份工作中有了更惊喜的收获一一爱情。她结识了同是送餐员的孙宏卫,碰面的机会多了,两个人不免在等餐的空档聊几句,慢慢相处下去,两个人走到了一起。这份感情让原本普通而又有些艰辛的工作,开始有了幸福的底色。
2018年8月,两个人举行了婚礼。仇雪雪说,现在两个人依然坚持每天送餐,有时候在路上或商家遇到了,就打个招呼,互相打打气,叮嘱两句,“这时候会觉得生活其实挺好的。”
进入12月,由于北方天气寒冷,再加上婚后想有更多时间兼顾家庭,仇雪雪在与公司协商后,成功转岗成为了_一名美团客服。
仇雪雪说,虽然每天还是很累,但现在觉得生活有了奔头,“看着自己现在的生活,有时候会忍不住想,只要踏实奋斗,美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比委屈更难忘的,是来自陌生人的温暖
与仇雪雪一样,陈登超也是美团外卖平台的送餐员。但他由于曾患小儿麻痹症,左腿无法直立行走,只能借助拐杖的支撑靠一条右腿走路。但这并不影响陈登超成为一个撑起家庭的“骑士”。
在成为外卖送餐员之前,陈登超开过渔船、进过工厂、做过零部件打磨工。2017年9月,他成为一名外卖骑手。
送餐是一份耗体力、讲时效的工作,对于许多身体健壮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更何况是身体不便的陈登超。
起初他甚至不知道怎么接单,只能接一些别人不愿意送的订单。一天下来往往只能送七八单,挣几十块钱。有时候还会因为不熟悉环境、找不到路等各种意外情况而超时,送餐费要被扣去一半。
但最困难的,还是爬楼梯,有时候赶得急,还会摔倒受伤。为了训练上肢的肌肉力量,陈登超每天送完外卖回到家,还要坚持做俯卧撑练习。“送外卖属于服务行业,不能因为自己身体不便而要求客户的特殊照顾。我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承受,而且要跟其他送餐员做得一样好。”陈登超告诉记者。
身體不便还令他受到过顾客的歧视。一次送餐经过减速带时,他不小心打翻了顾客的外卖,汤汁洒了出来。顾客收到后当面怒斥陈登超说,“跛着个脚还出来送什么外卖。”
类似的话从小到大他已经听到过许多,但那一刻眼泪还是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如果她说我没做好,让饭撒了,请求赔偿或者投诉,我都能理解和接受。但怎么能说我腿脚不方便就不要出门呢?难道我就只能一辈子躲在家里吗?”即便时隔己久,这件事还是令陈登超一度哽咽。
然而,他更愿意记得那些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许多人在接餐时看到陈登超都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或者叮嘱他保重身体、注意安全;有的人甚至会专门给他发信息,表达关心;或者干脆加了他的微信,平时像朋友一样,互相问候,互相关心。
陈登超的手机里一直保存着一条顾客发的短信。据他介绍,那是2017年冬天,一个收餐的小朋友看到他受伤后,专门发信息叮嘱他注意安全,还鼓励他说“叔叔加油,明天会更好!”
在陈登超眼里,这些微光一样的温暖却是他战胜疲惫和委屈的良药。如今,拄着拐杖,陈登超平均每天要走4万多步,最多的时候一天能送四十多单外卖,几乎每个月都能拿到美团外卖平台的奖励。
从“单王”到站长
2004年,17岁的左申平初中毕业后,从老家安徽来到北京打工。如今,他己在这个城市生活了14年。
2017年11月,左申平加入美团外卖北京国贸站。由于之前有过多年快递员的经历,他驾轻就熟,很快便掌握了送外卖的门道,还从中钻研出了-一些提高效率的诀窍。如:白天看导航送餐,晚上回家就照着地图研究路线怎么走更省时间;国贸地区写字楼较多,高峰期尽量不等电梯,自己爬楼梯更节省时间;送餐到不熟悉的地方时,如果时间宽裕,就多转几圈,熟悉一下环境,为将来做准备;订单路程远了,就顺路多帶几单。
靠着踏实肯干的工作劲头和灵活机动的工作方法,左申平的“爬单”速度很快,月收入很快便过了1万元。2018年第二季度,他连续3个月被评为美团外卖国贸站的“单王”,之后还成为美团外卖国贸站的站长。
作为站长,左申平在完成订单调度和问题沟通的工作之外,最大的职责是帮助站里100多位送餐员提高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减少投诉和差评,最终提高站点的整体业绩和准时率。
在美团外卖平台上,左申平并不是孤例,“只要肯努力和付出,平台就会看到,也愿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美团外卖配送事业部总经理魏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北京虎坊桥站的送餐员李浩明喜欢研究互联网产品,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开发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产品,美团外卖平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邀请他参加外卖配送产品经理的面试,并让他作为“特邀产品体验官”帮助平台进行产品改进。
送外卖,也送正能量
美团外卖平台上每天活跃着的53万多个送餐员不仅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也在为一座座城市输送着自己的力量,使城市生活变得更便捷,更美好。
2018年11月,吉林延吉市的外卖送餐员于超群和肖志飞在送餐途中,经过延新桥时,发现众人在围观一辆冲断护栏掉入布尔哈通河的白色轿车。了解到司机被困车内,警察和消防人员尚未赶到后,两个人挺身而出,跳进河里实施营救,最终成功将司机救出。延吉市政府确认了两人的“见义勇为”行为,并向两人颁发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证明书及慰问金。同时两人也入围了第十六届“感动吉林”十大人物评选。
这并非孤例。外卖小哥送餐途中救火、救人的消息时常见诸媒体;抗震救灾时,外卖送餐员主动请缨,奔赴前线为灾民运送救灾物资;洪灾来临时,外卖小哥又自发组织救灾团队,参与救灾;除夕夜,骑手坚守岗位,为滞留火车站的旅客送上热乎的外卖……
美团外卖配送事业部总经理魏巍表示,这正是美团外卖价值追求的体现。美团点评研究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新青年: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数据显示:在美团外卖的骑手群体中,23%的人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71%的人表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同样重要。
此外,美团外卖平台上有42%的送餐员是通过老骑手介绍而来,甚至以“老乡带老乡”的方式在全国形成多个“外卖兄弟连”。
来自河北峰峰矿区的李荣,以前是一名煤炭工人,因煤矿减产而到北京做了外卖送餐员,发现这份工作收入不错,时间也灵活,之后,他陆续介绍16个兄弟一起加入了美团外卖。
上述《报告》的数据显示,美团外卖平台上31%的送餐员像李荣一样,来自于去产能的产业。
美团外卖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团外卖平台上共有41.6万名送餐员来自国家级贫困县,覆盖了全国98%的贫困县。而不管是在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美团外卖骑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乏月收入过万的例子。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外卖作为一个全新业态,通过科技创新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对于来自贫困地区、暂时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人口来说,美团外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就业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城市立足,并最终通过诚实劳动、辛苦付出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