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民间美术审美意象特征的分析

2019-03-21宋佳音李光安

艺术评鉴 2019年3期
关键词:特征分析民间美术

宋佳音 李光安

摘要:民间美术属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阐述了民间美术和审美意象的定义和特点,通过文化背景、创作精髓、构图布局、造型意象以及色彩特征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特征,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性的参考意见,深入品析我国传统民间作品,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审美品位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民间美术   审美意象   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J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3-0051-02

美术涵盖的范围很广、种类很多,如书法、雕塑、绘画、陶艺等,而审美意象在此发挥的作用是展现创作的寓意和内涵,使观赏者在赏心悦目的同时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从而提升鉴赏水平,渗透思想文化。民间作品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在不断更迭和交替的过程中延续了传统艺术,引入了时代文化,为我国的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民间美术的定义和特点

民间美术创作的内容源于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在表达形式上趋于多元化,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感受到真实的劳动场景,或画面逼真、或形态各异、或布局巧妙,无一不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民间美术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首先,群众性。我国原始社会以群居为主,民间美术也延续了这一特色在创造上表达了个体对集体的向往,再通过艺术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使作品保持其本真的特色,单纯质朴、清新随性。而抛却了华丽的装饰和雕琢的作品反而独具魅力,自然纯粹,比如蜡染布、土陶、青花瓷等。

其次,地域性。之所以叫民间美术,主要因为其创作环境和描绘内容皆源于民间,而且地域的不同也会影响其风格特点。劳动者活动范围有限,生活方式固化性强,在地区文化的熏陶下也会独具地域属性,民族色彩浓郁。例如《击鼓说唱佣》就体现了四川地区的文化特色[1]。

二、审美意象的特征和结构

意象一词源于《易传》,指代的是一种独特的意境,是事物与情感合二为一的境界,用于艺术上简单来讲即是看到事物,激发情感,再通过体会和消化用人生阅历赋予其灵魂以艺术为媒介展示出来。

审美意象的特征即是用直观作品来暗含抽象情感,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脱离作品本身来讲,创作和鉴赏时,人们会附加自己的情感,若创作是感性到理性的过程,那鉴赏就是理性还原于感性的过程。

审美意象在结构上有内外之分,内是抽象无形的,关系到作品是否能构成情感意象;外是主体和客体间的碰撞,属于情感與事物结合而成后展现的美。感官即是眼、耳、口、鼻、手,情感即是喜怒哀乐,当欣赏作品时信息会通过视觉传递到大脑,刺激神经。当在记忆和情感上与创作者达成共识时,情绪就会被调动和抒发,所以也可以说审美意象要以情感和精力为基础,内外部结构的融合才能达到审美的高度。

三、民间美术的审美意象特征

艺术创作者会将所见所想之美融入情感具体化的呈现出来,在主观意识的影响下作品可能会发生夸张、抽象、变化等改变。对于民间美术来讲,很多看起来与实景差别很大,但是恰好通过全新的定义加入了自己的主观思维,注重情感的渗透,这也就形成了审美意象。

(一)文化背景

民间美术以我国文化为背景创作而成,有的暗含哲学思想,有的展现宗教信仰,还有的寓意民族精神,总之是吸收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作品选取的对象为勤劳朴实的人民,题材时民俗民风,刻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间美术最多描绘的是耕作劳动,所以营造出来的审美意象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很多作品在情感表达上趋于理想化,是从现实出发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渴望,这是人在原始审美中的自然反应。

与专业美术相比,民间美术者缺少正规的教育和培训,生活环境和活动范围也使其作品更为质朴纯粹,题材较为局限但最大的特色在于自然美好。专业创作中需要注意很多因素,有固定的框架、风格及材料等,而民间美术者受到的局限较少,创作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思路走,描绘意象抒发情感时也较为直接明了。举个简单的例子,画一个圆形若问大学生,大家的答案是圆形,若问小学生,有的说是太阳,有的说是气球,有的说是西瓜。相似的是民间美术接触的专业知识少,思维跳跃性强,创作的东西也独有韵味。不得不承认,知识上的欠缺反而会更突出符号的地位。

(二)创作精髓

原始社会,人们的认知有限,生活也维持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状态中,对于很多超出自己理解范围的事物都保持着敬畏和尊崇的心理,所以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诞生了“神”。“神”是统治者也是操控者,万事万物都由神掌握,所以衍生了图腾。民间活动中有祭祀一说,就是人类向神明表达自己信仰和崇敬的活动,将这种思想观念灌输给周边部落,逐渐就形成了群体效应,研究出了具有象征性含义的符号。但是符号需要有媒介来延续和传递,所以就形成了民间作品。比如剪纸作品《葫芦》,外形葫芦的形状相近于妇女的腹部,体现了对生育的祈求,这就表示民间作品会借物来寄托想法,具有象征性。

民间美术的地域文化、传统背景和受众群体是其他创作形式无法匹及的,虽然民风差距性较大、地域文化明显不同,但是本质上是一致的,从结构、形式、色彩搭配及布局上都有原始创作的色彩。原始的美术创作是展现了对事物的憧憬和对神明的敬畏,是抽象转具象的过程,所以为民间美术奠定的创作基调依旧是写意。原始的很多民间美术都饱含了对“神”的崇敬,在思想情感上由于原始创作多用于祭祀活动,所以题材上也多为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因此民间作品也会寄托这些思想,例如《多子多福》剪纸。不同于西方的再现艺术,民间美术主要追求的是神似,形状、风格、材料上皆不受限制,风格上也可能会远离写实,以意象为主。

(三)构图布局

从透视法角度来讲,西方喜欢用焦点透视,我国古代则多用散点透视,民间艺术则相近于古代透视创作。民间作品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创作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思想将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事物捏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意境,表达特殊的蕴意。比如我国传统有在大门上贴门神的习俗,祈求的是安居乐业、守护平安,也就是说在民间美术中,鸟不一定是认知中的鸟,鱼也不一定是想象中的鱼,寄予的想法是什么,作品就是什么。

(四)造型意象

民间美术的造型还是延续了原始艺术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对于图腾符号的使用和传承。原始宗教将图腾作为尊崇神灵的象征,所以图腾也是最早的情感寄托类型的艺术符号。民间美术也在造型上以写意为主,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盼,对现实生活的弥补。原始社会人们对大自然也保有感恩和敬畏的心理,所以会在岩石上作画来祈求国泰民安,而原始图腾的精神内涵就赋予了民间艺术灵魂,审美意象也由此而生。

其二,“天人合一”是我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思想,万事万物要遵循其客观规律,人不能违背原则,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民间美术在造型的创作上也以自然为主,与生活相关。虽然选型上可能与事物不符,但是长期的象征性概念会使人认为表达的就是创作者心中所想额度意象。

其三,民间创作者的人生阅历越丰富,造型也会更为多样,而时代的变化也会使创作者给事物赋予新的定义,艺人会在作品上加入自己的想象力,用各种符号来抒发情感,使作品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

(五)色彩特征

民间美术在色彩的选择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改进,为了与自然事物之间紧密相连,设色也更为科学合理,具有代表性的五种原色能充分展现自然事物的色彩变换,即黑、白、红、黄、青。这五种颜色除了本身视觉上的感官冲击外,传统文化也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定义,比如红色象征着喜庆、热烈,所以剪纸、窗花、传统婚嫁用品都以红色为主。但是传统时期的色彩也是尊卑有别的,很多民俗中对色彩的配置要求极高,不可乱用,所以在色彩表现上,民间美术作品会结合当地当时的特色来选择,比如清朝时期,满族人崇尚白色,所以佳节时会悬挂白色对联。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民间美术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要内容,其布局巧妙、内涵丰富、造型独特且色彩清丽,以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创作出了许多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而新时期,外来艺术文化的渗透影响了人们固有的审美观念,民间美术创作也应与时俱进,在保持原有内涵和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展现其独有的民族特征和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高曉丽.民间美术审美意象特征分析[J].艺术评鉴,2018,(18):183-184.

[2]李军.游牧精神与蒙古族审美意象——以蒙古族动物图案为例[J].前沿,2017,(12):75-79.

[3]张瑾婷.从“经典”到“日常”的审美转型[D].无锡:江南大学,2016年.

[4]徐秋燕.论中国当代意象风景油画的生长环境及审美取向[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猜你喜欢

特征分析民间美术
1961—2018年衡邵干旱走廊地带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中国赴东盟外派人员特征分析
西藏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的话语特征分析
2021年天府机场地面风场特征分析
2016年熊本MW7—1地震前GPS形变特征分析
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陕西民间美术中的图形视觉思维研究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