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在维罗纳飘荡

2019-03-21付谦

中关村 2019年1期
关键词:维罗纳莎翁朱丽叶

付谦

来到意大利,便感受到罗马的伟大,威尼斯的秀丽,佛罗伦萨的文艺,而在维罗纳,我感受到爱在飘荡。

维罗纳小镇在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脚下,美丽的阿迪杰河把小镇一分为二。这里是莎士比亚名著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诞生地,更是我向往已久的小镇。它可以把对莎翁的想象填补进去,亲身体验爱情圣地的感受,领悟于此,也就领悟了它的魅力。

爱是这座小镇的主题,它随莎翁辗转而来,他一来到这里,《罗密欧与朱丽叶》就问世,爱在维罗纳从此飘荡起来,小镇立刻优雅起来,原本承载历史仇恨和战争的小镇,那么庄严的表情,瞬间有了温柔态度,更有了微笑,它与沉静的莎士比亚心眼同时,会心一笑,使维罗纳成为爱情圣地的开端,更为它的历史文化增添了夺目的一页,跟着脚步去走走看看,连小镇、古迹、教堂也都随之变得轻松和疏朗。

维罗纳曾是交通要道、军事要塞,当人们不再痴迷战火,再经由莎翁的创造,瞬间变成了全人类共享的艺术经典,一下就设定了它的主题,其它不再重要。在罗马和佛罗伦萨,爱情总是置于上帝和天使之间、穹顶之上,你永远需要仰望。在这座小镇,爱就蕴含在你的身边,不事声张的飘荡,连一个得意的表情也没有,如春雨润物无声,在这里已经数百年。

维罗纳古城,要数努奥瓦门繁忙,仗着吞吐过无数寻觅爱情的人与历史,自觉气魄非凡。门的右侧有一尊城堡,像位长者,大哲大美,再仔细看,身上的文化,使躯体变大,大得兼容并包、宽厚体谅,很有长者风范。它会提醒你,最好要有微笑的准备,这种微笑,是对爱的会心,城堡经过千年历史磨砺,早已超越我的阅历和智慧,因此觉得可以依靠,可以信赖。当我走进古城的瞬间,脑海浮现出莎士比亚眼角中流露出的幽默笑意,这种笑意的内涵,正由静静的街巷在注释,漫步其间,仿佛时代倒流,人们对爱的会心与笑声回荡在小镇。

维罗纳人,总有办法换着花样,创造着爱的衍伸氛围和产品,到处是出售纪念品的商店,也可现场加工制作,将情侣的名字印在围裙上,或者其他家居用品上,成为物美价廉又有寓意的纪念品。这里各类旧书店的收藏,闻名于世,书店又喜欢将旧物古玩放在一起展示售卖,对喜欢收藏的人来说,绝对是个机遇,为这座小镇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别有一番情趣。

要说维罗纳有哪一种景致让人排长队不会厌烦,只有朱丽叶故居了,它位于卡佩罗街23号。要是想进入故居,收费6欧元,自然也不可不试。因为一个故居,维罗纳开始重生,这肯定是绝好的案例。这座故居和它的阳台,为维罗纳带来了经济收入,小镇活力随之复苏。朱丽叶的故居展品,围绕爱的主题而成,故事层叠起伏,感人至深,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展品。

一座典型的幽深中世纪院落,墙壁上攀爬着碧绿的藤蔓,墙上有无数游客爱情誓言的涂鸦。

一尊真人高矮的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哀怨。传说触摸塑像的右胸,能帶来美好的爱情,如今朱丽叶塑像的右胸显得尤为锃亮。

莎翁笔下著名的大理石阳台,位于朱丽叶雕像的上方,它历历如绘地讲述着朱丽叶的一生,诸如这座阳台:它是爱情前奏,罗密欧是怎样攀爬上去的?我不禁为之赞叹,没人见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站在阳台的本样,只有莎翁记得。但不妨碍无数人的仰望,在阳台下的墙壁上写下爱情箴言,再去触摸朱丽叶塑像的右胸、合影。人总是借景喻物,恋物的心理,给无数人遐想,他们在阳台的姿态早已由静止变成流淌着凄婉爱情的交响曲。曲调至最高层次上,诠释出美妙绝伦的爱情音符和色彩,打开了无数人的心扉,充满爱情的旋律,飘荡在维罗纳,终年不息。随着莎翁从深情收笔,犹如音乐指挥的断然手势,万籁俱寂。只有到了这时,人们不再喧哗,开始回忆,开始追悔,开始期待,开始纪念。

此时,我忽然想起汤显祖《牡丹亭》中那句诗:“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首诗恰好是对此景此情的诠释。当时在欧洲,能与莎翁比肩的还有塞万提斯、歌德。但东方也站立着一位戏剧大师,他就是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他可以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他的著名作品《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不分伯仲。牡丹亭这部作品,所展示的不仅是戏剧家汤显祖,还有他身上的光彩照人之处,戏剧创作,忧念苍生,济世为民,刚直不阿,以道抗势。更使汤显祖这位大师,立体而丰富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两位大师在叙事、戏剧、抒情创作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如此的默契。

莎翁对于维罗纳和世人、他的故乡都是幸事。正是因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他家乡的斯特拉特福小镇,同样足以流芳百世,直抵人心。其恒在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那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但中国汤显祖的艺术魅力,也穿越东西方四百年的时光,即便路途遥远,我想莎翁也会遥相致敬。他们的人生,体现着对爱情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在人类文明的苍穹下,得以光耀千秋——无论东方与西方。

维罗纳,每一种风光,能让人赞叹万千,还提醒你慢下来,让你寻找“爱的宣言”。每条小巷、每块石板都有恋人走过的痕迹,几乎每栋建筑的角落都能找到恋人们留下的“爱的宣言”。小巷里的房屋色调、窗户造型,让人恍如走进中世纪,街巷有些窄,用鹅卵石铺砌,被岁月磨的光滑,它滑过一座座古朴的建筑,拾掇着历史文化碎片。抬头再看,阳台和窗口种植着各种色彩的花卉,此时天还没黑,等斜阳将两边窗口的鲜花点燃,两番鲜亮,近在咫尺。等夕阳一收,露天剧场窗口便映出绯红,人人脸上都神采奕奕,不管是夕阳还是灯光,都把他们映照成红红的韵彩。爱情是小镇永恒的主题,每年6月至8月的维罗纳歌剧节,就在建于公元1世纪的露天剧场演出,《罗密欧与朱丽叶》《图兰朵》《卡门》都是歌剧节的保留场次。演出观众坐在石阶上,手持蜡烛,音乐优美,烛光闪烁如繁星,如同仙境。

除了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浪漫的文学作品之外,这座小镇也承载着真实的历史。阿迪杰河上的皮耶特拉桥不仅是维罗纳的地标,还是古罗马时期修建的三座桥中唯一幸存的一座,最早为木质结构,屡次毁于洪水而重建。白天河水是淡青色,到了傍晚,树尖上流连着淡淡的夕阳,一切笼罩在淡郁的金色中。倚栏而眺小镇犹如在画布上,一切皆被简化且重加安排,精确而细腻,虽不及莎翁最高成就,却迷人纯真,难以抗拒。

维罗纳小镇不大,从朱丽叶故居出来,去但丁广场,拜谒但丁雕像,还有维罗纳的著名标志:西纽利广场中央的圣女喷泉,圣安娜斯塔西亚教堂也看过。只要用心稍细,便能发现,斯卡利哲家族把很多文化景点,都归诸于自己的门户,可见这个家族确实是文艺复兴运动强有力的支持者。这个家族与莎士比亚彼此一使劲,在维罗纳造成了一种民众性的文化甚至宗教的崇拜,成为令人神往的景象。

在爱的旋律下,小镇的秋天很美,走的累了,坐在街边咖啡馆的椅子上,要一杯咖啡,悠闲地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往来于故居。看着秋叶随风摆动,红黄交融,欣赏秋的灿烂。有人说,这里是爱情的圣地;有人说,这里是爱情宣言诞生地;我要说,爱永远飘荡在这里。在这里,我看到情侣,牵着手,不时亲吻相拥,彼此眼睛柔亮,充满自信,透着真情,坚信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游客的脸上,荡漾着的笑意,眼神凸显着爱情弥坚,爱意把风都渲染的甜蜜,让我看着舒服,美得不禁多看一眼。

维罗纳虽然不大,但因莎士比亚创造性灵感,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美学建筑的构建,让游客在有限的空间内领悟辽阔的时空。维罗纳不如罗马繁荣,不如佛罗伦萨文艺,却富足而安宁,人们过得悠闲、活得乐呵,有人曾形容这里满街都是爱情圣人,我想,并非是他们是圣人,或许只是他们比游客多了一颗平常心,更懂得爱情举足轻重罢了。从这个角度说,维罗纳是一座飘荡着爱的城市。

猜你喜欢

维罗纳莎翁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祝》之比较
亲爱的,你太胖了
现代美学艺术学所照临之莎翁——宗白华论莎士比亚戏剧
2011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