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关村视线

2019-03-21明星

中关村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关村高新区园区

明星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北京创新水平最高

2018年12月25日,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在京发布。

报告显示,自1988年中关村高新区率先设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高新区数量已达156家(不含苏州工业园区)。2017年高新区贡献了全国35%的研发投入,高新区内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

报告表明,3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主阵地。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倍以上。

报告指出,各省份国家高新区群体表现差异明显,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其中,北京市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水平最高,安徽国家高新区群体创新能力提升速度最快,后发地区的提升势头迅猛,表明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在加速改善。

报告提出,国家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应着眼于新技术经济的范式转变,在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背景的创新经济生态营造上加大建设力度,向“创新经济体”的发展目标努力。

据了解,《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2013年科技部、国家统计局牵头建立的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每年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和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今年已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6期。

155个项目入选中关村分园高精尖产业培育专项支持名单

近日,中关村管委会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推动一区十六园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举措及成效。2018年,为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决策部署,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中关村示范区分园高精尖产业培育专项支持措施。

专项重点支持五大类项目:一是重大前沿原创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各类创新主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开展重大前沿原创技术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二是重大协同创新平台项目。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各类创新主体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搭建对产业发展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协同创新平台和共性服务平台,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三是硬科技孵化平台项目。支持中关村示范区各类创新主体搭建创业孵化平台,为以技术驱动开展产品创新、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工业设计、小批量试制、中试熟化、检验检测、产业对接等专业服务,助推创业企业发展壮大,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四是特色产业园区和创新创业社区项目。支持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和创新创业社区。引导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企业、产业促进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入驻和做强做大,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每个入驻企业给予最高不超過500万元的资金支持。五是区域整体转型升级和存量空间资源盘活利用项目。支持中集中连片区域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对项目主体在存量盘活改造、生态治理提升、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及创新创业系统建设等给予支持,带动区域整体转型升级,给予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共确定支持155个高精尖产业培育项目,覆盖所有十六个分园,已拨付支持资金8.39亿元。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中关村人受表彰

2018年12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在100位“改革先锋”中,中关村数位科技拓路者在列。

柳传志,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优秀代表,他立足我国本土市场,大力发展民族品牌,不断改革创新,1984年创立联想公司,在与国际个人电脑巨头竞争中赢得胜利,带动了民族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组织实施公司股份制改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和众多科技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王永民,北京王码创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1983年发明“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有效解决了进入信息时代的汉字输入难题。1998年发明“98规范王码”,是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并较早通过鉴定的汉字输入法,推动了计算机在我国的普及。其发明技术获得中、美、英等国专利40余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李彦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2000年归国创业成立百度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注重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制造、汽车、教育、金融、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及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智慧城市的构建。成立百度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荣获“首都杰出人才奖”等。

王选,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持研制成功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方正彩色出版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实现了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告别铅与火,迈入光和电”的技术革命,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行业的典范。致力于研究成果产业化,主持开发的电子出版系统,引发报业和印刷业四次技术革新,使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99%国内报业和80%海外华文报业市场。设立“王选科技创新基金”,支持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落户门头沟

不久前,门头沟区第十六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将在门头沟区落户开建,搭建智能基础产业、智能核心技术产业、“智能+”三级产业体系。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将由中关村京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规划建设和园区运营,园区位于门头沟新城的长安街西起点,西山脚下,永定河畔,毗邻轨道交通S1号线栗园庄站,规划用地面积 54.87公顷,产业建设用地面积22.22公顷,总建筑面积59.62万平方米。

三级产业体系是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的亮点。智能基础产业包括园区专有的超高速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智能核心技术产业包括语音、视觉、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智能+”产业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应用综合服务业,将是未来园区的产业主体。

据了解,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计划于2018年底前完成投资额约20亿元的土地一级开发工作,并在3-5年内完成产业载体建设,预计投资138亿元。园区建成后将实现入驻企业约400家,年产值约500亿元。

猜你喜欢

中关村高新区园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