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发展非公经济关键在“执行力”
2019-03-21萧惑之
萧惑之
最近以来,关乎发展“民营经济”的声音日益响亮。十月的南粤大地,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调研中关于发展“非公经济”的讲话被视为“定盘针”——党中央一直重视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深秋的首善之区,晴空高朗,银杏落果。习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发出最强声音——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舞台。“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所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谋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习总书记的讲话在神州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把这视为“护身符”。细思之,“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原本是“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题中之意,是党中央一以贯之的方针、路线图。“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从来没有动摇”。“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关于支持發展非公经济“从来没有动摇”的讲话,有记录可查的不少于20次。从两个“毫不动摇”,到三个“没有变”,再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的肺腑之言,始终强调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
有目共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经风雨,见世面”,从生根发芽到开花结果,从借鉴模仿到创新制造,从跟跑到并驾齐驱抑或一些项目领跑,踏石留痕,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企业是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五个“百分比”数字和“基础、来源、主体、力量”的主题词,是真实不虚的写照,让民营从业者自豪,令世界瞩目。广大民营企业家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成为腾飞之羽翼,形成中国特色。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无须讳言,发展非公经济的道路是不平坦的,经常会出现一些认识上的“短视”和执行政策上的“短路”,可谓“执行力”失衡。
对发展民营经济认识上的“短视”和“短路”主要体现在一些领导者的言行中。温故知新,为的是避免重蹈覆辙。诸如,早期为民营企业家假定的“原罪”,其实“原罪”非罪。曾经有过的“姓‘社姓‘资的争论”,隐喻民营企业家缺乏“道德的血脉”。似乎过一段“好日子”就要弄出点“声响”,日前又传出“为了‘个人安全,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胡言乱语。有些机构的业务人员认为,给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是安全的,但给民营企业贷款政治上有风险,宁可不作为,也不犯政治错误,甚至放出“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似乎想用消灭私有制吓阻民企发展,实在荒唐可笑。但也警示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旧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这次习总书记又严肃亲切明确地强调——“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是明确的、一贯的,从来没有动摇。
习总书记在谈到“政商关系”时,用“亲”“清”两字做出了感人肺腑的阐述。“亲”者为民,“清”者律己。若增加“凝聚力”保持定力,扩大“影响力”博得民心,唯有把“执行力”落到实处,才能让非公经济持续发展永葆青春。当下,关键是要增强“执行力”,而增强“执行力”的肯綮是各地区各部门首先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是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我们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烂熟于胸,更要落实在行动。那就是从实际出发,细化、量化政策措施,制定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让“三座大山”即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都拜倒在新愚公的脚下;让“卷帘门”、“玻璃门”和“旋转门”,都成为迎接民营经济的凯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