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再思考
2019-03-21孔金
孔 金
站在新时代起点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逻辑进路铸魂育人,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不可替代”的“关键课程”的作用,[1]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努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为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历史使命。2017年教育部组织开展了覆盖全国范围的思政大听课,2018年各省市又筹划了各种类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练兵,其中安徽省举办了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说课比赛,本文将结合这两方面情况探讨下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再提升的问题。
一、新时代的视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担当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说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象是人,重点是思,方向是政,载体是课。”单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字面意思来看,思想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摹写和经验映照,而是把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的事,主动而不是被动地实现着“事实”、改变着“事实”,在高校就是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价值认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时代历史方位的政治判断构成了理解和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视域和总体框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方法路径。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关切首先应当是立足于在全社会凝聚为民族复兴的强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最大共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理论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3]在时代变化的新语境中,通过积极扬弃获得现实的生成和发展,对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历史发展作为回应,深入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难所在和本质边界,从而使现实的社会运动及其趋势纳入到思想观念之内,为有助于理解复兴之路的整体运动提供一个自我促进的经验性素材,这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成发展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使命担当的剖析不仅需要追问其现实运动和内在关系,更要探索出其整体性张力和潜在走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渠道已然得到确认,而目前关键的问题是政治认同感和使命担当是否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自己的目的的活动行为。2020、2035和2050,这些不仅仅就是些数字,它们在新时代的中国更代表着别样的路标意义——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则有着非凡的意味。当今世界形势发展之迅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中国正在经受着“成长中的烦恼”,这些再次提醒我们如果不抓住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未来。本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知识获得规律,使之成为这些注重自身成长的新新人类注意到自己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之间的联系,使新时代这个“元叙事”成为青年大学生集体意识根深蒂固的信念。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改变过去那种空洞抽象的归因方法,形成一个关于物质与思维存在的溯因分析维度,准确把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纵向的和横向的比较,最终达成一个所有的“全面发展”到九九归一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认知和探索。当前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在向完全意义上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恢复了被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所打断的现代化进程而走向全面现代化(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路)的阶段性课题和历史任务。这些并不是什么新观点,但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力图通过强调主题使命、路径依赖、政治态度和精神状态来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路之目标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奋斗行为的,发现和巩固其共有的价值与前程,并进而培育出共担使命责任的共同体精神。
二、理性思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表征
时代的急剧变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一些不同以往的情况或问题。相较于70后、80后和90后,新世纪出生的新新人类却有着另类的“软世代”或“佛系青年”别称,仿佛他们来到世上就是不需奋斗就可以坐享其成,给人一种热情缺乏与世无争的态势,对一切都无所谓、漠然和麻木不仁,活脱脱的一群遁入空门的“行尸走肉”。“因为不想受伤,所以学着伪装。”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小物质生活相对较好,但在竞争又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年轻的大学生们在价值多元和网络时代,对现实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无助的认知和落差,就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在不可预期的未来,成长发展需求由于无法得到“短平快”的满足而处于压抑状态,只能沉溺于低层次需求欺骗式地满足自己,进而对学习生活无欲无求,他们这样做其实是一种自我设防和自我保护,与其说是逃避而不如说是目标缺失时地自我掩饰和失望迷茫。而这些还未真正“入世”的大学生们肤浅且片面地认定,他们并非一张空白的表格,他们自认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是非常精辟和到位。
实证考察中,我们也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总体上其实也是让人放心的。比如对当前生活状态较为满意、自觉拥护党的领导、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国际国内形势也有较为正面的认识,尤其关注于自己成长发展。毋庸置疑,他们中的享乐主义、纪律观念、道德信心和政治信仰也存在亟待消解的误区和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多持以肯定性的评价,根据2018年10至11月在全国近40所高校调查形成的《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数据得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只有3.6%的大学生给予了差评,而是更希望多开展实践教学的占49.7%、强化案例教学的占21.3%、加强师生互动释疑解惑的则有40.4%等,反感于“一言堂”地灌输式教学增强教学趣味性的比重高达55.2%。[4]在安徽省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课比赛中,如果在教学场景中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教学过程中高度的理论自信、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灵活多变等,会深受评委专家的称道。
与之相对照的是,部分教师充当教材的“搬运工”,照本宣科式地依循PPT自管自的“自说自话”,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目的的充分认识、理解和熟练运用,或仅限于知识目标的传授,很少涉及价值引领和方法指导的点化,以理论为理论,为教学而教学,话语体系像个“复读机”,平铺直叙,没有生气和激情。有的老师意识形态暧昧不清,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不明,没有对教学内容做很好地消化吸收,问题意识不强,没有讲深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和精神要义,没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有的老师将每个知识点扣得很细、很碎,形成了“碎片化”的信息,囿于课本束手束脚,既不敢联系实际,又不能旁征博引,既不“解渴”,也不“解气”,使学生秒成“低头族”。有的老师缺乏对现实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关注,针对性不强,没有做到在互动中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轻视对大学生的“三观”塑造,对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不清楚,对一些最新理论发展关注不够,对新近发生的社会热点没有多留意和深思考。这些并非是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而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漫画特征。
然而,还有一个值得注意和利用的地方,这就是网络。网络媒体已成为寻常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成人儿童,还是帅哥靓妹,几乎都成为网络的忠实粉丝。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适时引进网络元素,开拓互联网新视域,对于加强思政教育阵地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和不可缺少的选择。只要稍微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就可知其在网络上是怎么个行为,这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因为网络内容多元,大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游戏、热点等随时找到相应的内容,尽管有时内容是难登高雅之堂甚至较为低俗的题材和主题。由于网络的快捷性和虚拟化,大学生们可以在BBS、QQ、微信、社区论坛、网络直播等发表言论随时即兴,甚至可以图一时之快,此类情况既说明网络是一个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袒露心声的新平台,同时也会造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混乱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由于过于追求教学的功利化,网络语言及表现形式过于教条和格式化,或长篇大论或“少言寡语”,造成教育教学单调乏味;再者,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是处于“充耳不闻”或是“盲人摸象”的尴尬境地,如面对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多样化和小众化,我们没有及时地随时随地地收集整理学生在网络上的整体或个别痕迹,促进师生间对话和合作,以及资源共享,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个性化的“对症下药”,促使其在“痛苦的安乐”中找到未来新出路。
三、质量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建议
“在教师的手中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5]从根本上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发挥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部结构的解剖和透视,展望新时代发展的图景及其未来趋势为当代大学生提出总体性的阐释,将个性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历史命运结合起来,抓住潜在的机会和可能性,让自己拥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质和心理素质。
(一)加强和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教材作为实现某种教学目的和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的教学用书,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和严谨性,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更要体现出国家的意志、政治的要求、教育的目的等。教材是教学体系的首要依据和前提条件,教学则要基于实际需要,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问题的针对性、重点的突出性和难点的深入性。“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6]当前的2018年版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是经过多轮论证,从体系结构、章节设计、内容安排到话语体系建构等都凸显了政治导向、问题意识和目标规范。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研究应该是促进凝聚中国梦的共识,增强复兴中国的历史使命感,推动大学生对社会变革和社会运动的理解,培养出下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它致力于理论传授、价值观塑造和方法指引,要让学生深知2020、2035和2050不仅是路线指引,更是一个具体行动。要有美丽的未来,就得做当下力所能及的事。幸福的总图既然已经在我们眼前,是否能够成为大学生的人生指南和奋斗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需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现实情况是,不少高校一直在尝试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诸如专题教学、专题组式教学、案例教学,甚至还有“链式教学法”。本文的做法有:一是通过调研和集体研讨找到学生的关注点:“苦恼的疑问”,以此问题为导向,结合教材知识点背后的理论精神,梳理出课程各章节的重难点,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解答学生当下关注和困惑的问题,最好的状态应是师生共同参与“解题”。对一些共性问题,加强集体备课,开展对疑难问题共同研讨进行深度解析。二是围绕教学主题立意,充分运用相关历史资料、社会现实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阐释所讲观点,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基本观点正确、立论的事实论述详尽,层次结构清楚明白。在情景创设、案例导入、思考引导、点评总结等方面提升所讲理论深度。三是开展教学技能大练兵,如开展专题化教学培训、试讲听课评课、教学比赛、示范性教学展示活动等,交流互鉴,分享各人成功的经验。
(二)推进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达到“工作思政”
无论是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还是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同向,甚至包括科研育人、资助育人、服务育人等,都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分工和合作。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良好氛围。”[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已达成共识,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须有“工作思政”的意识和理念。首先,在顶层设计上完成党委领导下的“工作思政”新格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和网络教学等,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教学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入手,统筹规划“工作思政”总体方案,形成一个“总盘子”,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和社会服务同时谋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评估,在党委领导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分解任务落实完成。其次,建立名师讲堂,邀请校内外师资资源如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企事业负责人、社科理论专家、先进模范人物、名师大家以及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二级机构党政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师、日常思政教育骨干等力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政府职能部门如安全国防、监察纪检、法院司法、公安消防、食品药品、环境地震等业务范围也可成为教学资源,挖掘不同的思政资源从不同角度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资源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我们已然生活在无时不在无处没有的网络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其首要目的是要保证教育观念现代化。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时代的学生对你课堂上所讲的天生地认为,你讲的都对,但和我实际上关心的还隔着一层。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要知道,网络大数据所提供的文本很容易束缚人们的网上阅读范围,蒙蔽你的双眼,阻碍人的思维,上网往往会多文本阅读,但缺乏深度理解,同时多任务浏览网页,看下标题就发表意见,无所谓对错和好坏之分,他们自认为他们知道很多理解很多。当然,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通过网络我们也可以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甚至言行举止。“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我们借此数据可以梳理出学生的关注热点,形成一个个问题来源,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将理论体系穿插于学生事实和社会事实中,体现出塑造信仰之需和现实关怀之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的选择。在我们的日常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中,运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走上正轨。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的可视化技术所提供的图标、动态图,及利用iCampus、Oracle CEP、易班应用、蓝墨云、超星等大数据对学生思想信息进行分析,让数据讲话,比如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点击量、完成作业的质量,以及状态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态势,监测和追踪学生的学习效果,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课堂教学的好坏,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管理者都非常关注,借助大数据的智能算法,会较为容易地得到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信息验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的反馈。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立足新时代,服从和服务于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新人的需要,将国家民族的需求与受教育者的状态结合起来,走出拘囿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化过程中其抽象深奥的意像式图示框架,将新时代置于历史的实践发展轨迹中发掘,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生活化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身边事家常话来进行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把成才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的思想感情共鸣,实现其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质和心理素质,满足社会期待和个人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