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多维度组织课堂教学实践
2019-03-21汪丽
汪 丽
盐亭县黄甸镇中心小学 四川绵阳 621000
我国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于生活生产的深入,大众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面有着很大的提高,新时代的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面也与时俱进,推动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变得多样化,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音乐课堂气氛越来越热烈。
由于小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属于启蒙阶段,学习音乐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只有学生学到了,学好了,发展了,才是有效的教学,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了,提高了,才是自能的课堂。
课堂教学必定要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课堂教学所有的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全面主动发展,增进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爱好,提高音乐课堂的实效性。那么,多维度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学习、更全面的受到音乐美的熏陶。现就教学中我的一点体会与大家探讨。
一、音乐艺术的特点与课程使命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我们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重要形式,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我们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是一种流动的声音艺术,也是听觉艺术,是一门脱离了自然原型的表现艺术。音乐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通过听来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境与情感。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和力度的体会来展开想象,因此应着力于听,听出意境。所谓“音乐意境”是指形成于头脑中的形象,是感情化、性格化的情感形象。
当前我国艺术课程要求深入广泛的全面提高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懂得创造美、表现美、欣赏美的重要意义,要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创造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利用媒体多感官感情音乐美
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及认知规律的所限,学习音乐如果只是听、唱显得人体感官参与度仅限于二个维度。现今多媒体是一种整合视觉的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象。因为有具体的逼真的形象为依据,学生通过视觉来获得信息,要比通过听和唱来获得信息快得多。若是将视听唱相结合运用在学习中,使视听唱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当然就大不一样了。
我在教唱《愉快的梦》时,由于这首歌曲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我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教室多媒体屏幕上,并且利用录音软年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将表演艺术溶入音乐,激发创新热情
音乐的发展是劳动人民在生活生产中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歌舞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在音乐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唱歌、跳舞、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来表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体会音乐艺术的意境,让学生并积极参与歌词与舞蹈创编,挖掘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小学音乐课上,学生参与唱歌和跳舞是非常积极和活泼的,但是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感到乏味。我常常在韵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与舞蹈创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如在演唱歌曲《小小足球赛》的课堂上,我问孩子们:“用什么表现方式能使歌曲听起来更热闹?”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提出,可以一半人唱歌,一半人当“啦啦队”,而且带韵律地喊“加油,加油”。我顺势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起感受这种表现形式的实际效果,接着,我又激励学生改变它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激烈的比赛场面。我适时肯定了孩子们的创意,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创新活动充满信心和热情。这时我引导孩子们根据歌曲情绪,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在共同创设美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求知欲望,愉悦了学生们的心情,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我体会到音乐课堂中要多运用小学生感兴趣的视觉冲击和学生活动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视听艺术和活动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运用歌词创编和舞蹈来激励他们对音乐有再认识、再创造,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美,在欣赏中领悟音乐美,在歌词创编中创造音乐美,在歌舞中体验音乐美。通过多维度的音乐组织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音乐课活起来,让音乐美在小小的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