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众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的探讨

2019-03-21曾艳夹江县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受众时代工作

曾艳 夹江县广播电视台

所谓“众媒”可以理解为大众参与的媒介传播,指不同于传统模式下少数机构、专业人士才能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而是有更多非新闻工作者、普通人群参与的资讯传播过程。众媒的出现是互联网快速普及和深度应用之后传播形式充分扩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前所未有的媒介组成不仅加快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并极大地扩充了新闻容量,也给只有少数专业工作者才能涉足的新闻编辑工作形成了难以想象的冲击。

一、“众媒时代”对传统新闻编辑工作形成的挑战

(一)海量、快速及高度自由给传统主流观点传播造成“稀释”作用

当普通大众也能如专业记者一般随时发现新闻或传播新闻时,新闻的数量和速度便有了传统模式绝对无法企及的海量和快速。不仅如此,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传播形式给予大众媒介更加充分的自由度和选择权,导致越来越多大众新闻传播者不走寻常路,试图通过反叛传统的方式获取更高关注。比如近年来屡遭诟病的“标题党”就是此类“搏眼球”式新闻传播的典型代表。但更为不利之处则在于,随着众媒传播新闻的广泛普及或持续发酵,存在于其中的非主流态度、认知便于无形中扩展甚至泛滥。这其中固然有普通民众对于社会现实一针见血的剖析,却也存在太多深受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影响下的错误观点。而这些“非主流”对传统主流观点形成的“稀释”作用则可大可小,且正在成为传统新闻编辑工作不容忽视的关键环节。

(二)受众小众化、分众化使新闻编辑工作众口难调

“众媒时代”中传播方式的大众化也推动了受众小众化与分众化的出现。多元思想、高度自由与充分的可选择余地导致受众再也无法如过去一般能够被轻易影响和统一。同一新闻主题能够在不同受众圈子里形成迥异的解读结果,这就造成新闻编辑面对持续分化的受众群体时越来越众口难调,也因此给新闻编辑工作带来困难重重。

二、“众媒时代”新闻编辑工作优化创新的策略

(一)政治立场不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资讯喉舌“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新闻编辑工作体现其本质上应有的引导力、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根基所在。因此,新闻编辑工作无论何时、面对何种复杂的传播环境都需要坚持根本政治立场不动摇,“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如此,新闻编辑工作才能在越来越多元和自由的众媒环境影响下把握基本方向,不会因客观环境的剧烈变化偏离新闻专业性的主流轨道,更不会在泥沙俱下的资讯浪潮中随波逐流。

(二)保持敏锐洞察力,新闻触角前伸、后移

普利策曾说过“新闻工作者当是社会的瞭望者”。新闻编辑日复一日面对着海量未经筛选、挑拣、审视和评判的资讯消息,必须要本着对社会和受众负责的态度展开本职工作。网络流量固然能够影响新闻的热度,但无法从根本上决定新闻的价值。比如本年度普利策奖获奖新闻。无论是获得“公共服务奖”的《佛罗里达帕克兰中学枪击案》,还是获得“地区报道奖”的《路易斯安那州法律歧视性定罪》,亦或是“国际报道奖”得主《也门战争暴行》,没有一项不是揭露性、批判性、严肃性、主流性的新闻内容代表。这些获奖新闻既没有哗众取宠的嘈杂喧嚣,更没有离经叛道的一地鸡毛。可见,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经得住历史考验,也能够给历史和社会形成足够影响力的内容。越是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众媒时代,新闻编辑越需要发挥大浪淘沙的专业功力,保持足够敏锐的洞察力,于泥沙中挖掘出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闪光点。

不仅如此,普通人虽然能够在更多时候抢占传播时间的制高点,却很难在新闻表象之下发现隐含的现实意义。绝大多数普通传播者与受众只能如门外汉那般看个热闹,而少数专业工作者却往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热闹底下的门道。因此,新闻编辑工作当更加积极地延伸新闻触角,将探寻和分析的视角不断前伸、后移,更加深入地挖掘出内容背后的背景,并引导受众深入思考表相之下的本质。

三、结束语

“众媒时代”是历史选择与技术升级共同作用之下的必然结果,可以视作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以后的大势所趋。作为一种传播工具,众媒的技术性给予了新闻少见的高速与海量,在这一点上具有不容忽视的优势。但从新闻传播应有的理性、客观和真实角度看则不然。这也是新闻编辑工作需要特别加以关注之处。因此在众媒时代之中,新闻编辑需要以高度的政治坚定性和传播专业性把握新闻的核心价值,并应加强自我学习以充分了解时代和受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现实需求,从而在原则立场不动摇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编辑工作形式与内容,履行自身作为权威喉舌的历史使命,并赋予新闻传播更为现代、科学的价值与意义。

猜你喜欢

受众时代工作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不工作,爽飞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