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纪实性纪录片真实感的营造
——以纪录片《企业变形记》为例

2019-03-21饶优明广东省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真实感变形记纪录片

饶优明 广东省韶关市广播电视台

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是纪录片应该坚守的灵魂。

纪录片的真实与真实感,某些程度是相通的,但又不能完全划等号。对于纪实性纪录片来说,不同的影片给人的真实感有强有弱。虽然题材真实,但是有的真实感与现场感不强,而有的却能够让观众感觉得到人物的脉动、内在的情绪、现场的气味等等。这种真实感与现场感是需要精心营造的。

纪实性纪录片《企业变形记》是2018年中国广州纪录片节中国南派纪录片优秀作品奖的获奖作品,也是2018年中国纪录片“光影纪年”学院奖入围奖作品。对于这部片子,在南派纪录片优秀作品点评会上,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中国电视家协会纪录片委员会副主任张力老师是这样评价的:“很真实,现场感强,没有人为的痕迹。这片子在目前我看到的是有突破的,也可以说与众不同。”那么,这样的真实感是怎么营造的呢?在此,结合这一部纪录片,笔者就纪实性纪录片真实感的营造谈谈自己的创作体会。

一、与被拍摄对象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

与被拍摄对象建立平等信任的和谐关系非常重要,这是纪录片接近真实的第一步。

任何人习惯了某种生活工作状态,突然被打破平衡,有陌生人的加入,都会本能地产生不适感,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尤其是面对摄像机。要想拍摄到对方真实的一面,那首先要跟对方平等相处,真诚沟通,让对方熟悉自己,消除心理距离。同时也让被摄对象习惯摄像机的存在,如同一个身边熟悉的物件,没有妨碍和不适感。虽然这一点不属于纪录片艺术范畴的问题,但是,这是纪录片创作者获得真实素材不可忽视的条件。

纪录片《企业变形记》(下简称《变形记》)讲述的是韶关一家中小型企业因管理不善走上求变之路的故事。该企业研发的产品供不应求,但是由于自身管理混乱导致无法按期交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在2017年底,企业加入了政府主导的旨在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企业变形记”活动。在为期半年的求变之路上,企业经历了各种剧烈的碰撞和冲突。片中所展现的该企业存在的管理困境,是中国中小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缩影。

那么,要拍摄好《变形记》,如何与企业打交道就显得特别关键。工厂工人对媒体机构的拍摄还是感觉比较神秘也比较尊重。这种心态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容易获得他们的好感,解除心理距离;但是,他们“神秘”的心理往往“壁垒”相对坚厚,抗拒感难以消除,为我们更接近真实带来困难。注意到这一点之后,摄制人员在拍摄过程中就非常注重把握好分寸,从进驻企业开始,就与企业老板、管理层、车间工人,都保持了很好的沟通,尽可能地拉近距离,消除对方的拘束紧张感。每次一进到车间,都主动跟工人打招呼聊天。经过多次拍摄接触,企业上上下下都习惯了我们的存在,甚至有了主动为我们提供信息的“内线”,双方有了很好的互动与信任。工人面对镜头也不再戒备,能够敞开内心很自然的说出企业很多工人辞工的真实原因了等等。也正因为与企业上下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才拍摄到了更接近事实真相的素材,为《变形记》形成“没有人为痕迹”的真实感打下了基础。

二、以冷静细致的眼光去拍摄

事态在眼前发生并进行着,拍摄人员应该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给事态以任何干扰,要做的就是认真观察事件的发展与变化,随时做出准确的拍摄判断和调度,要把摄像机当作自己的眼睛,冷静地观察,尽量记录下眼前发生的事情,包括双方的对话、眼神、动作、表情,甚至双方一些微妙的细节动作。这是纪实性纪录片真实感营造的一个关键环节。

《变形计》大量场景真实感非常强,当时的事件得到了详实的呈现。事件双方的反应也没有遗漏,甚至抓拍了大量的画龙点睛的细节。这些细节镜头虽然对事件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却对纪录片的真实感却起到了很有效的强化作用。比如影片中铆焊车间工人因对公司大幅度减少工时感到不满发生群体闹事的场景中,公司副总经理骆文静跟工人沟通时,发起闹事的焊工江师傅视线低垂,一边听一边漫不经心地拔扯胡子。这一细节动作非常生动有趣,从中也可以看出了江师傅已经完全忽视了旁边摄像机的存在,他所有的举动都是随心而发,由此真实感非常强。另外,在企业老板于海滨在车间怒骂现场管理人员对质量的把关不严的场景中,同样有一个细节镜头,焊工余师傅在一旁低头偷笑,那幸灾乐祸的表情和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增添片子的趣味性和真实性。这些镜头非常强化了真实感受。

及时记录冲突事件中双方的反应、态度、立场和情绪,对于纪录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纪实性纪录片往往是跟拍现实正在发生的事件。在冲突或者有碰撞的事件中,拍摄下双方当时的情景是必不可少,但是事情间隙或者结束后,赶紧找机会接触当事人双方,让他们各自说说刚才发生的事情是怎么回事、持什么立场和看法。因为这时候,当事人双方还处在情绪激动状态,这时候的表露最接近真实的心态和情绪。如果改天再去采访当事人双方,虽然也能够得到当时事态的缘由和当事人的立场观点,但是事件过去了一段时间,情绪已经相对稳定,对事情的看法也相对冷静,跟当时的心态和观点会多少有一定的出入,情绪更加已经不是最真实的那一面了。《变形计》中,老板于海滨看到车间违规放着用完了的氧气瓶,批评仓库管理主任王娟并要她拖回仓库。王娟认为这不是她的职责,非常委屈地哭着拖走了氧气瓶。拍摄人员抽空赶紧到仓库找到她问“刚才见你很委屈,为什么?”,简单的一句问话,王娟马上对着镜头发泄内心的不满,把满肚子委屈都倒出来,最后气愤的丢下一句“干得这么累,还要受那么多委屈,谁干!?”,随即“啪”的一声丢下手中的笔,转身走到里间去了。第二天,王娟果然提出了辞职。这一段采访非常真实精彩,把汪娟当时的不满与委屈的情绪非常本真地呈现出来。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去采访她,那么肯定没有那么真实的流露。这一点在第二天也得到了证明。当问她为什么辞职的时候,王娟只是笑笑简单说了一句“是家庭原因”,已经完全没有了当时的那种气愤激动的情绪了。另外,老板于海滨因车间生产品控漏洞百出而非常生气,又一次忍不住斥骂了管理层。摄像跟着他从车间走出来问“于总,刚才见你很气,为什么?”,也是一句话,于海滨一边走一边说“气人!气人!……”停顿了一下转身看着副总经理“骆总,你说为什么那么生气?”,见对方没有接话,就说了一堆生气的原因,“我已经忍无可忍了!忍无可忍了!”。这一个场景,同样因为及时问话跟拍,记录下了于海滨那种愤怒、无奈又着急的心情,很好地印证了他在管理上的渴望求变。

三、以剪辑的艺术强化现场真实感

对特殊气氛与人物情绪的细致入微的展现,是《变形计》营造真实感的一大特色。先看三个例子:

1.“这个不要拍,这个不要拍,”老板于海滨在处理质量问题时看到摄像机过来对着镜头挥手喊话;

2.“不要拍我,不要拍我”、“不要跟着我”,质检部经理莫杰文因工作不力导致质量问题频发而受到批评后,对着跟拍的摄像机说;

3.“不说了啦,哈哈哈哈,我还要在这里干下去的”,焊工余师傅用电焊护眼罩挡着脸,躲避镜头却还是忍不住说话。

这样的镜头在以前的纪录片里是极少看到的,说到底是必须剪掉的。因为,在传统思维里,这样的镜头“会影响企业的形象,影响人物的形象”。但是,《变形计》里类似的镜头却屡见不鲜,足见导演的大胆和对传统的突破。那么,导演这样的处理,究竟给纪录片带来什么?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在第一个例子中,老板挥手叫不要拍的内容,我们还是坚持拍了并且用了,这给观众的心理营造了不可置疑的真实感受;

第二个例子中,质检经理挨批后对着摄像机说不要拍,但是我们仍然拍了并给以保留,观众看了会更好理解和体会到他内心对自己挨批不认可的真实心态;

第三个例子,用电焊护眼罩遮挡着脸的余师傅,本不配合但又禁不住说话,那种欲言又止的矛盾心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这些镜头的存在,它们并没有给企业和人物的形象带来损害,反而受众能够真切感受到其中折射出来的真实的力量。因为它们的存在,让纪录片散发着浓浓的地气。它们营造了一种质朴而强烈的真实感!

“妈的……”、“狗屎记性”等不雅的话语在影片中也有出现。这类说话在以前更是不得“登大雅之堂”的!但是《变形计》却一样作了保留。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呈现人物个性和当时的心情。作为当事人,老板于海滨屡屡因为管理人员不作为不到位而企业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也是现实生活中有喜怒哀乐的一个普通人,保留他愤怒骂人的粗口,并非是要贬低他的形象,反而恰恰是他真实心情的流露,更能强化人物的性格,凸显企业管理混乱的严重程度。他各种怒骂在片中的存在就显得合理了,人物形象也更加真实了。

《变形计》真实感还在于剪辑上留下了情绪时间,营造真实的现场氛围。先看一段对白:

于海滨:“江师傅下午做什么?”

现场管理:“去那边开料。”

于海滨:“开什么料?”

现场管理:螺旋泵站的水冷散热器支架还有脚架。

于海滨没说话,咬着嘴唇看向远处良久,回过头强忍不满的情绪批评:“他开这个料干什么呢?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我怎么教你才教的会呢。”

……

这是于海滨在车间得知现场管理把急活撂在一边而安排工人先做不急的活的时候,与现场管理的一段对话。他听到管理人员安排工人去干跟赶货无关紧要的开料工作时,怒气立马写在脸上,但又强压内心的不满,咬着嘴唇将视线转远处的工人看了良久,才强压着内心的情绪回过头来,批评现场管理。影片将于海滨强压怒气不说话的大约7 秒钟完整的保留下来。从剪辑上来看,在现场管理回答完于海滨的问话后,也可以直截接上于海滨批评的说话,但是,影片没有这样处理,而是让受众通过画面中的那张脸和表情,真切的感受到于海滨当时复杂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于海滨发现车间的管理安排更加混乱,缺料少件,材料不配套,影响了工期,心中的怒火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了:

于海滨大声怒骂:“一会让他干这个,一会让他干那个,他这个也是做了个半途而废的,昨天晚上说让他赶紧拼中间仓,你为什么不落实?昨天晚上不落实?”

现场管理:“……”

于海滨停顿一下,怒视现场管理:“你带脑子工作没有?你带脑子没有?”

现场管理低头不语,现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差不多十秒钟的沉默后,于海滨转向旁边的副总:“你要查这个结果,为什么不配套!”

……

在这一段中,导演保留了所有人约十秒沉默无语的时间,尊重现场真实的情绪时间,让受众通过画面去感受当时空气都似乎凝结了的紧张气氛。无声胜有声的留白,更加突出了现场真实感。这是剪辑的精妙之处。

在影片中类似的处理还有很多,比如企业因管理不善而屡屡影响生产,于海滨心力交瘁地说“太累了,做企业太累了”,说完之后,抬头看远方,眼眶里隐隐泛着光。这一段的无语留白,老板那似欲哭无泪的疲惫,也牵动着观众的心。

四、有一个客观而让人思考的结尾

给人一个令人寻味和思考的结尾,这是影视作品的追求,也是纪录片的追求。但是,这样的结尾,如何去构建和把握,全在乎导演的理念和取向。

长期以来,影视作品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式,很强调结尾必须是向上、正面、希望、肯定、赞扬、升华……,有的甚至还特意去拔高。这种结尾,虽然说也确实能够带给人一种思考。但是,客观世界的任何一个事件,都有它的多面性。人们对它也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才构成了世界千奇百态的精彩。对于纪录片来说,也应该尽量去展现客观的真实。如果纪录片也一味地去追求“正面、肯定、有效……”等等的结局,往往会失去了客观的真实性,也就是违背客观真实。

纪录片《变形记》对结尾的处理,大胆地跳出了传统定式思维,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结尾,让不同的人去评说这次企业参与变形活动的效果和作用,包括专家的观点等等,有人说有用、有改变、有效果,有人则说没有什么改变、没有效果、不满意,完全是各说各的。这样完全呈现了客观的真实原貌。因为在半年时间里,专家每个月到企业仅仅一两天时间,客观上是不可能给一个多种管理毛病缠身的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如果迎合传统思维刻意去拔高,说这次变形活动很有效、企业发生很大变化,那是对客观事实的背叛和不尊重。对同一件事,保证多种观点呈现和表达,这才是符合现实的客观规律。另外,这样开放式的结尾同样也让人寻味,让人思考,那就是毛病缠身的中小型企业究竟该如何变革求新,才能脱茧重生?

纪录片的真实性不仅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者风格就能加以表达的,它需要结合多种手法,采取适当的镜头语言来共同实现。只要是有助于观众了解客观事实的手段,都可以被纪录片的真实性接受。[1]纪录片《变形记》营造真实感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不回避不稳定的镜头来保留现场紧张的真实感等等,不管是哪一种手法,目的都是更让影片更真实感,因为真实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真实感变形记纪录片
变形记
甜甜圈变形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变形记
回归真实感
“去”字变形记
细推物理重体验 表现人物贵专精
南丰蜜桔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