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2019-03-21贾荔北京城市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信息库文化遗产物质

贾荔 北京城市学院

现在人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管理工作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该融合数字技术,加强保护和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国家而言有巨大的价值,它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文化遗产都有了更新,这就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所以引入数字化管理可以保证工作的质量,减少管理难度。

一、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意义

(一)有助于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普遍保存于国家博物馆或者地方历史纪念馆,如果非参观博物馆的话可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都不为人所了解,所以这并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在这个以信息化为主流的时代,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解读成为了一种新型的可提倡的宣扬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还原非物质文化本来的立体样貌和其所在的地貌环境,随着3D 技术的流行,3D 立体平面技术融合数字化技术可以完整的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外观结构,通过还原可以将其展示于电视节目和各大主流媒体平台。由于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所以利用网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同时通过网络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过程,然后整合成数字资料,不但有利于其保存也能拓宽它的传播渠道,并且这种传播不受限制,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扬传统文化。

(二)可以及时的更新和修复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获取方式无非是摄影、录像和采访,但是无论是摄影还是录像都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通过摄影和录像形成的视频资料和录像带都容易随着时间和年代的久远变得失真或者直接失去效果,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未来有一天突然发现曾经的摄影和采访有误或者产生了新的变更,那么曾经所保存的东西就是不完整甚至有误的。由此当数字化技术的引用代替了传统的保存方式,可以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录像和采集,同时当这些东西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于信息库中时,如果以后的某一天发现曾经采集的资料有误或者资料需要更新,这样通过网络就可以进行实时的修改和完善,并且利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保存质量,传统的保存方式随着时间的延长,资料就会变得陈旧失真,字迹模糊,而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保存质量,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的措施

(一)培养更多数字化方面的人才

采用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前提首先是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由于采用的是数字化保护技术,必然需要熟知信息化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专业素质过硬,除了要了解信息化方面的知识以外,还要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可能会由于缺失这方面的信息而造成文化遗产的资料损失,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除了针对这些人才进行文化保护和信息化方面的培养以外也要让他们了解一些与文化保护相关的领域,比如科学技术、艺术、研究机构等都可以和数字化技术保护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相关的资源让每个人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数字化技术保护手段,并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最后经过严格的培养和每个阶段的考试及审查建立一个合格的队伍,让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

(二)构建数字化信息库

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高效顺利的进行,构建一个庞大的数字化信息库是最佳的选择,库中可以储存大量的资料,每当发现新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可以迅速的入库,同时当库中已经存在的某些资料出现问题需要修复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库的检索技术快速的查询并修复,除了搜索和修复资料的功能以外,信息库还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将相似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归为同一类这样不但有利于资料的管理还大大缩短了信息查询的时间,所以从资料搜索的效率和资料保护质量两个方面来看,构建数字化信息库无疑是最理想的做法。

三、结束语

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保护,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将数字化和文化保护工作相结合能更好的提高保护工作的质量,弥补了传统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很多不足,同时通过数字化信息技术还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播和发扬,巩固了我国在文化方面的建设。

猜你喜欢

信息库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借助BIM构建动态造价信息库的新思路
活态文化
基于普元EOS平台的信息库的设计与实现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