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各时代新闻播报样式的成因与演进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样式播音员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北京 100000)

在广播电视的功用当中信息的传播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的,而信息传播当中新闻传播是党和人民最为关注的,这也决定了新闻节目在各级广播电视节目中虽然数量不是最高,但却是各级电台电视台宣传的重中之重。在新闻节目当中新闻播音员的播报业务水平、心理素质、政治素养等等可以说是最后新闻节目的呈现效果的关键,是最后的集成者,但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播报方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政治意识,如何调整心理都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经济、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此文仅就其中播音员选择的播音样式为对象,来探讨其受时代各因素的影响。

一、历史因素影响下腔调的产生

电影《声震长空》中,有一段是北平新华广播电台,请南京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回话,在这个片段中,共产党播音员与国民党播音员的播报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排除政治因素,共产党的“北京”,与国民党的“南京”就形成了一北一南的差别,北方人性格大多刚毅豪迈,南方人多数性格温和婉约。这也对播报的风格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当前台湾的新闻播报方式,就继承了但是南京国民政府的这种风格。而内地则是延续延安新华人民广播电台的播报方式与风格。

从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建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40年,媒介传播在中国的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8年之后媒介发展更为迅猛,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媒体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方式更加便捷。此时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媒介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多样并且多元的时代。我们拥抱着数码时代的同时,又站在了移动媒体时代的轨道上,立体的、交叉的、不可避免的媒介网络已然形成了。与此同时这个立体交叉的庞大网络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信息服务。这期间播音风格随时代需求、稿件写法和人才选拔方式的不同而改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朗诵样式风格

20世纪60年代,由于特殊意识形态客观需要能够更有效地对大众宣传,在全国大范围以内铺开以收音机和大喇叭为主要传播介质的无线和有线广播。最早进入电台做播音员的人,很多是来自文艺团体中跟语言表达有关的演艺人员,像报幕员、话剧演员等,或者是单纯的歌唱或表演演员。即使偶尔有从社会上招募的人员,也都耳濡目染了那个时代蓬勃发展的舞台文艺表演模式。

同时那个年代的很多新闻稿件,从文字到传播也更注重情绪的渲染和鼓噪,播音语言的鼓动性是时代所要求的侧重点,所以自然就要求播音员的朗诵样式的播音方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合于文稿内容的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朗诵样式播音的应运而生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客观上讲,融合了诗朗诵艺术特质的播音方式,也确实把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内涵做到了极具感染力的声音呈现。追溯至战争年代的新华广播电台时期,为了激励士气、震慑敌人、宣传革命、鼓舞大众,确实需要这种慷慨激昂的播音方式。而到了特殊历史时期,掺杂了多种复杂意识形态的历史背景又进一步将这种方式强化。

这种朗诵样式的播音,是借用舞台表演中“诗朗诵”的艺术形式对新闻稿件中的播音进行夸张的情绪处理,以求达到庄重、严正、震撼、煽情和引起共鸣的效果。

三、特殊历史时期后的唱播样式风格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段特殊历史时期结束,播音文稿内容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大量的公告、政论性,煽动性的文章逐渐减少,换句话说,“大喇叭”“传声筒”不再训人了。播音语言中“煽动性”“鼓动性”不再是首要的重点了。同时,改革开放后,播音工作人员也开始区别于过去从文艺团队比如歌唱演员当中产生的情况,有了单独的、更加细化、专业化要求。

这个时期的播音理论研究者也试图从以前的朗诵样式的播音方式中解脱出来,探究更合适广泛题材的播音方式。也有专门的院校进行播音从业者的培训。此时的播音从业者更注重让普通话在语音语调在规范的基础上产生应该达到的趋向自然的效果。

但也许是过于侧重确立标准,更强调对播出的字正腔圆、圆润饱满的要求,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从朗诵样式的高调门降下来却过度追求标准普通话语音语调的播音方式。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语音状况复杂,标准的普通话并非所有播音员的“第一母语”,所以导致许多人将大量精力放在了对自身方言的矫正上,在学习普通话的时候,往往会将重点只放在语音语调上。因此所谓的“播音腔”就这样产生了。

对比来说,唱播就是有腔调的播音方式,其本质是唱而不是播。这种带调的所谓“播音腔”,还产生了一系列强调感鲜明的“学生腔”“兵团腔”“报告腔”。

四、改革开放后的假说样式风格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强,以及外来广播电视节目的引入,新闻事件和信息的叙述方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特别是新闻信息表述的主导者,从“播音员”到“新闻主播”的角色转换,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和视野。

20世纪90年代初,变化首先出现在广播电台,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南京经济广播电台为代表的电台直播节目主持人“拉家常”式的语言表述,明显区别于以往冷冰冰的“播音腔”。在电视方面,鲁豫主持的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开播,紧随其后的北京卫视的《元元说话》等节目,在当时来讲,其独特的“说新闻”播报方式也给传统的电视新闻播音领域带来了一种清新的风格。主持人和观众之间不再是你听我说的单项传播模式,而是在轻松平等的状态下传播信息,获取信息。这同时也让传播效果达到了扩大化的目的。

比起朗诵样式和唱播样式,“电台直播节目”和“说新闻”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象感的不同,一开始整个村庄用一个大喇叭对群众进行广播,逐渐到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收音机,对象感就变成对身边的人了。

五、聊新闻的异军突起

近年来,很多播音员为求对象感,交流感以及接地气,采用的播报方式偏向交谈的方式,认为可以在交谈的过程当中把新闻信息传达个受众。这种形式多见于男女双播的形式,男女主播以闲话家常的方式来对话,边播边说,边播边议论,边播边交流。让受众有一种随时可以参与进来的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富有“人情味”并且“接地气”的播新闻的方式相对于“说新闻”来讲更多了一分轻松、生动。同时贴近了受众的生活,仿佛就是身边的邻居和朋友,以此激发的参与感和交互感是不可小觑的。东方卫视的《东方夜新闻》,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皆属于此类“聊新闻”之列,除去其中的和受众的交互性参与性不说,两地的民风民俗也都比较适合用“聊”的方式把新闻传递出去,这不会让新闻过耳既忘,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

六、朗诵样式、唱播样式和假说样式以及聊天样式的局限

播音员的感情是公众性的,同时由于其目的是传递信息,所以播音员是所播报事件的叙述者,这一角色定位就决定了播音员要从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出发,要避免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即细腻的、具体的、丰富的、变化着的情感。朗诵样式可以适用的题材有限。现在只运用在时政新闻和节庆新闻中来烘托气氛。

唱播样式的,是带着腔调的普通话,播音员因为过多的把精力专注于字音语调的“标准”上,忽略了对文字内容的关注,只关注声音创作,不考虑文稿的传播效果。特别是当进入一种“技术熟练”的状态时,也就是速成的“见字发声”。这也是我国播音员长期处于的一种状态,观众也因此一致认为播音员就是“肉喇叭”。

“说新闻”形式的出现,较之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居高临下的播报方式,的确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其轻松自然的风格在新闻客观,这个不是孤的基础上,也拉近了媒介与受众的距离,从而起到了更有效果的传递信息。然而任何事物都是“过犹不及”,不少说新闻的形式自己“拐了弯”“变了调”,产生了“评书式”“说唱式”等变异,有的甚至含混新闻事实,失去了新闻的严肃性。

相较于其他三种方式“聊新闻”可以说是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并且最有利于传播信息的播读方式了,但这其中的尺度是难以把握和拿捏的。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是其基础。而严肃性也是其重要的特点,失去了这几点,那么新闻还是新闻吗?新闻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那如果由于谈话场不足够严肃,播报态度过于刻意“接地气”“亲切”,从而导致传播过程中的新闻失实,那是否是得不偿失呢?

每一种播报方式的演变,其实都有渐进发展的成分。但是这个继往开来的推演过程,也仅仅是根据人们在试图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语言的态度、语调这些程式化的变化。

七、全媒体环境下带有讲述感的播报方式

带有讲述感的播音要先剔除语言表达之中的“强调”,回归到最朴实的根据新闻的内容来突出重点上来,从而达到最有效最真实最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带有讲述感的播音是在保持播音语言的规范性、中性的基础上,从文字稿件的内容出发,根据文字和词组之间的汉语语法关系所形成的播报节奏来更加恰当地进行高低起伏、停顿连接,有逻辑地、条理清晰地进行客观事实的陈述,进而达到准确高效地传播稿件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以强调语句内容为重点的播报样式。

带有讲述感的播报方式的关键是,强调的词句有依据,断句的点讲逻辑,所谓的强调有依据,就是要考虑凭借什么而强调;断句讲逻辑,是指句子中的停顿和连接有逻辑作为依托,理解内容领悟内涵才能做到不盲目停顿以及胡乱连接。

强调有依据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重音选择上要有依据;另一个事重音强调的方式也要有依据,不能只是简单地靠音量、音高、音长的变化来解决。怎么强调,一定是基于内容本身,用语气和态度来强调所要表达的重点。如果只是单独地变化音高、音长,新闻播读的语势就是一条直线,毫无变化,同时稿件的内在情绪和目的都无法传达。

断句的原则应该是按文章的意思,合文气、顺文势,要求具体语句具体分析,不能机械地按“欲发停顿”“逻辑停顿”“情感停顿”的概念生硬地进行套用。断句讲逻辑,主要强调的就是停顿要顺着稿件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语句之间、词或词组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思想情感走势。

播音是主持人播音员在自身经验和积累的基础只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这是在原本稿件上的二度创作,必须以新闻传播任务为根本,以情感为依托,以历史经验为参考和原动力,提高传播质量以及范围为目标,也必须要有个人的气质生活文化同时具有人文关怀等,在规定的范围内去感受,使之融入播音的创作之中。

各个时期的条件不同,媒体的要求不同,人们的文化素质以及媒介素养都不一样,新闻主播作为党的喉舌、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只有不断根据新闻传播规律、时代需求而不断自我提高,才能创作出适应群众需求、符合新闻规律的播报样式。

猜你喜欢

样式播音员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CPMF-I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20世纪戏曲改革的“樊粹庭样式”初探
拐子湖凹陷中生代构造样式特征
取样式多相流分离计量装置
论播音员主持人的新闻敏感性
这是巴黎发布的新样式
浅谈县级播音员的定位方向
做人民欢迎的中用的播音员
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