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俗文学研究·曲艺

2019-03-21栏目主持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弹词拜师夫妻关系

栏目主持人:

【主持人语】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艺术的瑰宝。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曲艺研究成果有王国维、罗振玉等人的敦煌变文研究,任二北的唐戏弄、古优语和敦煌歌辞的研究,赵景深等人的鼓曲研究,侯宝林、薛宝琨等人的相声研究,周良、谭正璧等人的评弹研究,黄仕忠等人的子弟书、木鱼书研究等。但是因历史的原因,曲艺学科至今未获独立地位,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因此,科研工作者应以“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为指导,走出象牙塔,多做接地气的研究。

在此背景下,本栏推出对相声、山东快书、弹词和曲艺拜师习俗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以曲艺作品和曲艺界民俗事项为基础案例,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得出艺术规律或本质的说明,体现了重文化传统、重实证、重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笔者与张鹏合作的《相声中四种主要幽默技法的失谐理论分析》运用心理学的失谐原理,对相声的语言幽默进行分析,指出相声中常使用语音、语义、逻辑、修辞的幽默技法来创造“包袱”,产生幽默效果。我们结合相声案例对这四种幽默技法进行分析,探究幽默产生的原理所在,并对相声的创作给出指导。

山东快书作为北方吟诵类曲种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王连成老师的《高(元钧)派山东快书的艺术审美系统研究》以大量的艺术实践案例及材料作为研究基础,从系统论的角度论述了高(元钧)派山东快书自发性建构的视听结合的艺术审美体系,全面而深入地探讨高派山东快书的发声吐字美、可视形态美、情态圆融美和韵律美。

对于南方评弹艺术,历史文化和社会学的考察成为近年来趋热的学术的生长点。魏淑赟老师的《明清女作家弹词小说对夫妻关系的重构》指出在明清女作家弹词小说中,作家们对封建社会不平等夫妻关系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构,并认为女作家理想愿景的出现和形成是受到明清社会民主思想、重商思想和对夫妻关系反思思潮的影响。

“拜师”仪式至今仍然是曲艺“业界”热门民俗。陈雪冰老师的《北方书曲艺人的拜师行为与职业资格——基于清末及民国相关资料的考察》,对北方书曲艺人的拜师行为进行了考察,认为其实质是拜师者通过“拜师”这种仪式化的行为,向本行业缴纳“投名状”,以获得同行的接纳。艺人们既扮演着行规的维护者与执行者,同时又不断地变通与打破着规矩,呈现出民俗在变异中传承的特点。

【主持人简介】鲍震培(1962— ),女,天津人,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曲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曲艺杂技艺术委员会委员,天津非遗保护协会理事,天津散曲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天津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从事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通俗文学史、曲艺艺术、性别研究与女性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出版了《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中国俗文学史论》《中国曲艺发展简史》等学术专著。

猜你喜欢

弹词拜师夫妻关系
濒临消失的曲种——长沙弹词
拜师
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
湍河之畔拜师记
湍河之畔拜师记
非遗长沙弹词传承现状、困境及对策的实证研究
夫妻关系和谐更适合要二胎
陆澹安《啼笑因缘弹词》创作始末及其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清代女作家弹词研究综述
懂爱的人,也懂得夫妻关系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