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的出场路径
2019-03-21孙颖
孙颖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15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这句话同样也为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提出了具有政治性、方向性、针对性的要求,为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提供了出场路径。和谐社区治理要“因事而化”:遇到矛盾要及时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和谐社区治理要“因时而进”:新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者工作方法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认清时代发展方向,适应时代发展客观要求,要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和期待。和谐社区治理要“因势而新”:将社会发展变化新趋势作为创新机制体制的重要契机,依据形势政策变化探寻新出路。新农村社区要善治,要不断推陈出新,实现人的现代化。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根据新的形势创新治理和谐社区,解决社会矛盾的工作方法。
一、 因事而化:群众利益无小事,做好群众工作
因事而化的“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有大小,“事”有好坏,不论哪种“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因事而化的“化”,有化解、变化的意思,怎么“化”、“化”什么,都要就事论事,寻找最优的解决办法。
“事”有大小,但是做群众工作要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指的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都不是小事。认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时时刻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办人民之所需。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一桩桩“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小的“细胞”健康,大的“肌体”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对老百姓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还是急事、难事[2]。因此,新农村社区治理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口中的每一件琐碎小事,每一件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都要认真对待,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事”有好坏,对待“好事”,新农村社区治理时应广泛传播,以营造一种团结友好的氛围,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待“坏事”要及时化解。应建立合理调节机制,运用“三步曲”进行分点分期化解。第一步是在楼组长、村民组长家歇歇脚。居民或村组员发生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向楼组长或村民组长反映后,楼组长或村民组长应在台账上登记,如果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楼组长或村民组长可请双方当事人在自己家中歇歇脚,与他们谈谈双方所困扰之事,请他们喝杯“情感”茶、抽根“交流”烟,引导他们回忆昔日双方交往的情感,求大同,存小异。往往这些区区小事,会在喝茶、抽烟交换意见时,得到谅解,以矛盾烟消云散、双方握手言和而吿结。第二步是在社区“娘家”消消气。居民或村组员发生矛盾纠纷,楼组长或村民组长在做好登记后,如果发现双方矛盾比较大或争论比较激烈,凭自己的力量无法调和,则向调委会汇报。调委会第一时间约双方当事人到社区“娘家”坐坐、谈谈,听听他们双方的矛盾焦点、争议事项,然后调解员根据公序良俗及相关法律法规,客观公正地给双方作出一个评判,要求双方互让、互敬,以达到化解矛盾的目的。第三步是在调解室里说说理。双方的矛盾如通过以上两种途径还不能解决,调委会可约请双方当事人到社区调解室里说说理。调解室以“和谐”为主题,以“和”“圆”为导向,遵循“法为上、人为本、调为基、和为贵”的调解准则。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与社会影响力,邀请人民法院的相关同志到现场共同参加调解。同时设立旁听席,根据不同类别的矛盾,邀请退休老同志来调解现场作评判分析。
二、 因时而进:新时代新需求
因时而进的“时”有时代之义,时代、社会在改变,我们要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行。“时”也有时机的意思,机会转瞬即逝,我们更要抓住时机,争取最优发展。“时”指当前的、现在的需求。“进”指前进、进步。因时而进就是要求我们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寻找发展的最佳时机,了解新农村居民新的需求,积极回应重大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新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表明人们的需求在变化。全面充分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和挑战,才能认识到我们的历史任务,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面对新的时代,新农村社区治理要因时而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农村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过去到现在,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解决温饱到吃得健康、从注重低价到关注质量、从需求单一到多样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整体性展示,分别对应了美好生活需要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性需要、心理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4]。
物质性需要,指的是人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人们的物质性需要在量上减少了,但人们愈加关注质。过去人们的温饱问题都未解决,更多的关注点在于怎么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富裕起来了,更多地关注营养均衡、绿色健康。在消费方面,新农村居民的眼光也日益长远,眼界也开阔了。过去人们消费最重视的是价格,低价对农民来说是致命的诱惑。现在他们消费的时候会关注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品牌,价格虽仍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新农村居民也学会了投资,他们多在子女教育领域投资,期盼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面对新农村居民物质性需要的新变化,新农村社区要“因时而进”,提高居民的获得感。一方面,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栏、宣传手册,开展培训活动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另一方面,社区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将收集到的就业信息、文艺演出等信息发布在平台上,为社区居民获取信息提供方便。
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心理性需要得到满足,幸福感自然提升。新时代新农村居民的心理性需要的满足依赖于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以及社区环境的改善。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精神愉悦。社区应以文化惠民为宗旨,不断丰富文体活动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加强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发掘和培养,打造自己的文化队伍;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使社区居民从文化的旁观者直接变成参与者,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应充分发挥农民大舞台的优势,每月开展一次文艺演出活动;社区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根据新时期的方针政策,组织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可在社区设立文化墙,宣传文明公约,进行普法教育;利用电子荧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道德讲堂活动开展常态化,宣扬身边的好人好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爱敬诚善”的道德文化,陶冶群众的情操;深入开展“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活动,每年评选星级文明户,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好儿媳的评选活动,形成崇德向善的村风民风。提高农民的幸福感,要打造宜居环境,加强社区环境整治。首先,要有争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措施,将环境整治的任务小型化、专门化,并成立环境整治专项小组,环境整治任务由专人负责。将环境整治量化,使村民通过数据就可看出环境整治的效果。其次,设立环境整治专项基金,一方面合理规划现有资金,另一方面应加大对环境整治资金的投入。最后,社区应对社区居民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
安全性需要,指的是对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社会公正的需要。十八大以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3]。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安全面临着新的威胁和挑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年龄结构趋于老化,性别结构妇女化。老人、妇女、儿童这些群体普遍安全防范能力较差,在维护农村社会安全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应加快构建农村社会安全系统,政府和村民通力合作,建立政府主导和村民自治相结合的管理体系。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农村思想解放,新农村居民要求合理分配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个人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应当与城镇居民获得同等的待遇[5]。特别是子女上学问题,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将全体公民划分为农村户口居民和城市户口居民。在这种管理制度下,户口与社会地位和福利直接挂钩,城市户口居民在上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长期享受政府提供的优质资源,而农村户口居民则长期被排除在外[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家庭期盼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
三、 因势而新: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选择
因势而新需要我们抓住大势、与时俱进、推动创新、和谐发展。形势随时在变化,新农村治理要随形势、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墨守成规只能止步不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也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7]。与2005年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相比,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内容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指向更加明确,层次更加高端。从“生产发展”到“产业兴旺”,在紧抓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业的生机与活力,体现新农村治理层次和要求上的升级;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意味着农民的生活层次更高、需求更加多样化,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不仅对环境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注重农民的获得感,更加注重以农民为中心,创建适宜的居住环境,打造美丽乡村;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更加注重管理的效果,将社区建设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构建合理完善的乡村治理体系;“乡风文明”要求我们传承、创新农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发扬优秀传统,加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3]新农村社区治理因势而新要兼顾农业、农村、农民三个方面。
(一)优化农业产业,构建现代体系
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推进城镇化进程,而是保留乡土价值、乡土特色,在推进城乡融合的基础上,构建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振兴农业产业,首先要因地制宜确定新农村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乡村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其他可利用的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其次,农业产业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效益取胜。目前我们的农产品供给同质化严重,中低端农产品供过于求,市场价格低迷,而优质、特色农产品供不应求[6]。因此在优化农业产业的过程中,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做优特色产业,使农产品不仅在供给上充足,而且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最后,要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开发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乡村振兴战略不是农业产业在乡村所有领域无所不在的覆盖。在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的是打造宜居环境,而不是将乡村所有群落都开发成旅游、度假、休闲的场所。
(二)繁荣文化生活,打造美丽乡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繁荣农村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坚持和完善发展。首先,新农村社区要善于挖掘农村的文化价值,打造农村的特色文化。对于农村的传统文化要不断地发展和提升,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静态的东西,而是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农村应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生气,让文化的“温饱”逐步走向“小康”,使农村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活动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与时俱进。应利用宣传栏、电视、广播、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各种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激发广大农民的爱国情怀,提升道德素养。在响应国家构建“美丽乡村 幸福家园”建设行动中,在全社区深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广大群众进一步增强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如可在新年之际开展“乐一天”活动,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奋力打造“和谐农村”新气象。把文艺演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净化社会风气,让群众远离赌桌,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有益的文体活动。其次,新农村社区应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增加娱乐健身设施,推进晨晚练、广场舞等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身参与率。新农村应根据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为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化素养,很有必要建设一个社区图书馆,让居民养成读书习惯,形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学习风气,修身养性,发掘潜能,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未来社区工作的需要,面对未来的新挑战。
新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首先,在环境整治方面,社区应将所有的整治工作项目化、系统化、专门化,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加强环境整治。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大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其次,新农村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让新农村又绿又美。同时应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每个居民都能在思想上重视环境整治,在行动中保护家园,建设美丽乡村。最后,在新农村社区治理中应提高清洁人员的工资待遇,让环境整治工作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社区的清洁人员通常是社区的贫困老年人,提高工资待遇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也能体现社区对环境整治的重视。
(三)发挥合力作用,共建富裕乡村
农民富起来需要领路人,需要农民的辛勤付出,需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要将科技引领、人才驱动、农民参与三要素整合起来,发挥三者合力作用。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乡村振兴需要热爱乡土的带头人、领路人。带头人是新农村社区治理的资源和财富。带头人,一方面是新农村的管理人员,应建设好乡村党支部,搭建好乡村振兴的领导班子。管理人员也要励精图治,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需求。深入群众之中,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是人才资源,新农村治理要鼓励优秀的人才到农村去,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同时也要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本土的人才,要鼓励乡村有志青年广泛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乡村振兴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从业人员[8]。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组织农民参加培训活动,鼓励他们到专业院校学习,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开阔视野,见识现代农业,并最终致力于新农村社区治理。有了“人”还需要依托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充分利用一切适宜的科学技术成果。新农村应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村地区网络服务质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生产速度,而且能提升产品质量。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积极创新“互联网 +”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农产品销售服务水平。
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是相通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同样适用于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工作。和谐社区治理要自主探究适合的途径,也要善于借鉴其他优秀成果。也希望学者们共同研究,尽快构建新农村和谐社区治理体系,打造和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