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技术为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带来的启示

2019-03-21

传媒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播主持人语音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当前,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并不局限于语言范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语音技术则是其中重要的方面,相应的人机交互的端口环节则是可以看作为人工智能的“入口”。根据麦肯锡(McKinsey&Company)咨询公司的预测,可能在二十一世纪中叶阶段,全球经济体的有薪工作则会有将近半数能够由于科技进步而带来自动化发展,比如,相关的播音员、气象播报员、新闻记者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相关的职业也属于其中的范围。结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发展情况。

一、目前智能语音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应用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传媒领域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应用并不局限于智能语音系统,当前,我们还可以看到市场上出现了虚拟主持人、智能语音机器人以及智能机器主持人等产物。

(1)人工智能配音。所谓的人工智能配音,则是通过语音合成技术,结合网络海量数据特点,能实现文字稿转变为有声语言,并能结合相关语音技术实现真人化配音,满足画面需求的配合。比如,我国在2018年1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进行纪录片《创新中国》的配音工作,能通过智能语音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再次展示出著名配音艺术家李易老师的声音。当前,随着智能配音软件应用越来越多,能实现文字秒变声音的功能,或满足相应的配音要求,有效解决以往的配音贵、配音难的情况。

(2)虚拟主持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下,虚拟主持人也是主要应用场所,满足主持人的职业标准要求,符合时代的科技感。2017年11月,通过模拟央视新闻主播康辉的声音并进行相关的语音合成,充分展示出科大讯飞的AI语音技术能力,能够有效构建出虚拟主持人“康晓辉”,能够在现场进行绕口令以及新闻报告等功能,具有非常高的声音相似度。同时,对于工作人员的张嘴、摇头以及点头等反应,相应虚拟主持人则能做出相应动作,但在副语言表达存在一定不自然;2018年3月,我国媒体的人工智能虚拟主持人在南方财经开始上岗,通过相关的语音合成技术和语音模拟等进步,能够实现AI主持人模拟著名主持人的声音来开展新闻播报。

二、目前智能语音技术的优势

(1)通过分化功能有效降低成本。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结合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能出现虚拟主持人、智能语音合成等成果,当前能实现简单的播音主持工作,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释放播音员主持人的压力,能有效降低播音创作的工作任务。比如,随着当前的新媒体移动客户端的普及,智能合成语音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能给大众进行新闻收听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在应用过程中,其能具有语音规范、嗓音永不疲劳、随时在岗、稳定的情绪、应用成本比较低等特点,能有效降低播音的劳动强度。

(2)利用播报功能能实现及时准确的特点。在基于人工智能语音的环境下,智能语音播报已经在我国出现。所谓的语音播报技术,就是借助于语音合成技术,能实现利用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清晰的有声语言,满足新闻信息的智能播报要求,这项技术当前已经在百度新闻客户端、央广新闻平台等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人工播报,智能语音技术能够省略备稿的时间,快速完成播稿,表达错误少,语言流畅,能高效、积极地完成播讲任务。

(3)高效便捷地开展信息传播。结合当前融媒体的发展趋势,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应积极开展信息传播的方式的创新发展。当前,考虑到人们大都是通过智能手机终端来获取信息,不可避免会造成眼部健康的影响。这样则应该采用“读”与“听”相互结合方式来获取信息,这样能使得眼部疲劳得到舒缓,还体现出了媒介环境的变化情况。通过智能语音技术,能实现更加便捷化、高效化的信息传播。

三、目前智能语音技术存在的不足

当前,人工智能语音技术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还有很长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真正的播音创作主体的情感、思维以及副语言方面都存在欠缺。

(1)感情。在进行播音的过程中,所涉及的感情色彩的范围比较广泛,涉及心境、情绪以及情感等方面,更多表现在体验方面,能具有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于播音创作主体在进行创作有声语言的过程中,重视结合情声气,能有效实现表情达意。当前,结合智能语音技术的产品难以体现出感情色彩,不能激发受众的共鸣,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感情的话语自然难以感动有心的人。

(2)实践。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针对播音主持教育工作来说,则应该体现出相互结合发展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要求播音主体用于进行学习实践活动,并能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当前,依靠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只能借助于人类大数据的输入,这样方可以表达有声语言,难以进行经验的学习和积累。

(3)副语言。在开展播音创作环节,涉及有声语言和副语言,其中,副语言主要涉及服装语言、肢体语言以及面目表情等。由于虚拟主持人并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其大都是微笑状态,如果针对不幸、失败以及灾难等低情感基调情况下,微笑则是不适宜的。当前,部分三维动画形象的虚拟主持人能实现部分简单的手势、表情以及肢体动作,但还谈不上肢体语言的自如表达。

四、从人工智能的优势寻找借力点

(1)优秀的外部技巧。我国央视在2018年推出了人工智能配音的纪录片——《创新中国》,其中纪录片的配音则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语音来完成,能够重现李易老师的声音。在此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对于播音创作的外部技巧来说,涉及相关的节奏、语气、停连、重音等方面,结合导演的是需求,基于人工智能的语音合成技术能够基本实现天衣无缝的状态。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语音合成主要体现出标准化、低成本以及高效率等方面特点,据此,在未来的播音与主持工作中,极有可能取代相关劳动强度高、重复率高的简单工作。

(2)全天候的工作效率。对于普通的播音员主持人来说,由于主观以及客观原因的影响,在工作中会遇到不稳定因素,在直播中存在着疲劳、漏读、错读等问题,或者由于突发新闻而会造成难以及时播报等情况。相比而言,人类智能主播的稳定性以及稿件预处理能力则明显要高于人类主播,在应用实践过程中,极少情况会出现“忘词”以及“口误”等问题,其还不受到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地点等影响。特别是针对突发新闻,在一定的算法指导下,新闻撰写速度和准确率往往也比较高。比如,结合刚发生地震的灾区、战争前线等特殊情况下场景的新闻报道,智能主播则可以克服人类身体的极限而完成特殊性质的任务,更好将更为准确的信息报道呈献给观众。

(3)大数据处理能力。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大数据搜集能力则远远高于任何个体。比如,当今的体育赛事节目、天气预报、财经类节目以及交通类节目都是需要涉及大量的数据搜集以及整理工作,这样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好人工智能主播的优势,能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数据分析和整理工作,特别体现在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同时,如果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实现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主播的功能性方面,满足观众进行高效精准的报道,能够结合实际信息情况来有效整合画面、资料以及视频素材,这样自然能借助于大数据处理优势来获得良好播放效果。

五、从人工智能的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1)艺术审美能力力度不足。人类所独有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审美能力方面,这种很难用量化标准来进行解释,难以用得分的方式去衡量一首诗比另一首诗要美、要多多少分数。但从基本的审美水平来看,能够从艺术的角度去区分丑和美。审美具有比较强的个性化,每个人的标准由于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社会经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审美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被语言文字所解释和描述,能够进行美的体验的相互分享和交流。上述这方面的能力则难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但审美则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如果审美不足则难以去进行完整表达。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难以理解和感受具体的美,也难以进行表达和传递。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这种表达艺术的特点来说,应该重视如何理解稿件,这就要求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

在进行播音创作的过程中,涉及三个内部技巧,主要包括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大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播音人员通过自身的设想以及感觉能够给予一定的发音,能够体现出语言的对象感。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工智能在抽象能力以及审美情趣方面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难以有效去理解文本以及实现内部自我技巧的调动,这样传达效果只会生涩、干瘪,难以实现观众的共鸣。

(2)抽象推理能力的深度不足。就当前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在表象入手推导并认识背后规律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难度。通过上述能力,人们可以针对日常生活中具有非常复杂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当前,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都是需要海量训练样本来完成并实现学习过程,而人类的能力则非常强,往往通过两三个案例学习就能实现,这主要体现在抽象能力不同。基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少样本学习难以具有较强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是在处理不可控的意外方面能力明显不足,而主持人则应具备较强的人性化的处理现场突发事件能力,这也是播音员与主持人不断的追求的结果。

在进行播音创作中内部技巧方面,则离不开人类的跨领域推理方面的能力,播音主持通过稿件中的场面、事件、人物能形成相关连续多画面并具有丰富的感情,这就要进行自我联想能力的调动来能有效对自身的感受刺激,更好实现受众的共鸣。为了进一步开展跨领域推理,人类可以通过思维导向来进行信息间关系梳理,能有效听取、整合他人意见,积极通过换位思考来谋求新思路。人类使用上述的高级分析、决策技巧、推理方式,对当前的计算机还难以实现。而这些则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中重要方面,如果没有较强的跨领域推理能力,则会造成肤浅、深度不足的问题。

(3)同理感受能力—温度不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情感分析技术则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在具有比较充足的样本情况下,机器能够从人的肢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及所说的化中进行人的情绪推测。从技术方面考虑,弱人工智仅能表现出对于情绪的理解以及表现,但难以去感受情绪。对于二度创作表达者来说,不同播音员对于同一篇稿件则是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也就意味着不同的表达。

这里通过《创新中国》为例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对于《创新中国》第四集来说,其中,“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了有效成分——青蒿素,它成功压制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染病之一——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这句配音中,重点应该着重于“青蒿素”,而在配音过程中却一笔带过,并没有感受到青蒿素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对于李易先生亲自配音的纪录片——《生命的力量》来说,基本上同一范畴的内容,受众则能够同配音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力量。所以,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来说,情感交流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而人工智能尽管能够部分理解人类情绪,但现在还难以和人类产生共情,这样的作品往往难以深入人心。

六、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主播能通过大量的样本学习,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带给播音与主持行业发展巨大的冲击。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人工智能主播当成播音与主持艺术学科的参照物,能够不断深入自身专业体系的发展,积极思考该学科的发展路径。在未来的信息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播音主持”的思路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这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工作的重点所在。

猜你喜欢

主播主持人语音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第一次做小主播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