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电池储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应用与评价

2019-03-21邹婉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充电站发电量储能

文_邹婉佳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 电动汽车充电站应用模式概况

电动汽车充电站应用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停车场(或路边)充电桩模式;公用充电站模式;电池更换站模式。我国电动汽车刚起步,因此充电站的应用模式不多。以上充电模式可以满足我国该产业的进步,但是无法实现全覆盖,尤其是客流集中的商业地段。

商业地段的人口流动性大,有必要满足商业地段人口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对这些地段实现全覆盖,才能更方便人们的出行,以及促进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而这就需要在充电站中,很好的运用储能电池以及先进的相关技术,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同时,促进电动汽车发展。

2 储能充电站及其经济性评估

2.1 储能充电站

如何在充电站中运用基于储能充电站呢,下面以某公司储能充电站为例,分析在城市中心商业地段储能充电站的成功应用。该公司的充电站建设在三期地下停车场B4和B3层,5个一拖一电动汽车充电桩,13个一拖二充电站,32个地下停车车位被覆盖。

该公司的电动汽车大多在营业时间充电,即9时~21时。这种情况使得用电的负荷在高峰时刻不断加剧,并且一起接入电网的电动车很多,整个公司电网的运行将受到大电流尖峰冲击。好在针对工商业用电,首都出台了峰谷电价政策,峰谷电价差的利用,不但可达成“移峰填谷”,还可使电费极大下降。

2.1.1 某公司三期储能充电站设计说明、改造方案

该公司将充电站机房建设在三期地下停车场B4层。充电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组, 250kW/600kWh的设计容量,设计的充电站可对公司内的所有汽车充电需要加以满足,覆盖充电区域31个,充电点位设计了18个。充电站依据首都峰谷电价设计模式,达成填谷削峰。

2.1.2 运行模式

(1)缓解尖峰模式

当车辆一起充电等大电流冲击突发时,大电流冲突可能会对国留电网产生极大影响。尖峰冲击被充电站感应到,充电站会马上开始(平滑尖峰冲击)响应放电,保障不会严重影响电网。

(2)电力移峰填谷模式

关于放充电循环,充电站自动每日完成2次,对谷时电价有效运用,替代尖峰时和峰时的高电价用电。

于低谷负荷时间内,通过用电侧或发电侧的调度,将一些尖峰负荷时段内的负荷安排进去,使电网供电负担减轻,负荷率提升,负荷峰谷差缩小,便是填谷削峰。依据负荷预测曲线,充电站系统进行放充电控制策略的制定,放电于用电高峰,充电于负荷低谷。提高发电能源、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使电网负荷率提升,及其最大负荷利用时长增加。

跟踪时间为2018年6月1日凌晨12:01:00分至2日中午12:60:00分。通过其对储能系统出力进行调整,结果显示,电网的负荷在2日中午12:28:11时刻达到了110.07kW。依据调度的要求,电池充放电设备设置91.00kW目标用电负荷功率,储能电池的出力协调调度-17.86kW,最终得到92.21kW用电负荷实际功率。实际值和目标值之间相差1.31%,起到了填谷削峰的功能。

(3)电力增容模式

在用电高峰(夏季白天)时,如果有以下情况出现,包括临时检修变压器、一起充电等,充电站能够发挥电力增容的功效。当电网超负荷信号被充电站系统感应到时,将自动运行,使负荷率降低。还能够使负载能力提升的充电站系统,在用电高峰时可使负载增加。

(4)后备电源

为了保证在电网出现问题时,一些重要的关系工作的设备能继续工作,分布式的UPS电源不可缺少,需要非常多的该种电源。但供电正常时,这些设备的大量的电源将无用武之地,不但会因电池的降解而影响环境,还会使大量的资源被浪费掉。而本课题设计的充电站则可替代该种电源发挥作用。将一些重要的设备与电池,通过系统设计实现连接供电母线。当系统供电停止时,能继续提供点能,从而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保证用电正常和安全。

综上可见,充电站的运行模式主要有4种,上述已经一一进行了分析。每种模式对应不同的情况,以来共同保障用电安全和电网的运行。

2.2 储能充电站经济性评估

2.2.1 经济性评估指标

对储能充电站,依据电池储能容量、发电量、电价等相关数据,实施经济性评估。财务效益和技术经济效益是主要分析内容。图1所示的是评估指标。从图1可知,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财务净现值、平准化电力成本、动态投资回收期、年均发电量。

图1 储能充电站运行经济性评估指标

(1)年均发电量。对系统总运行周期与发电单位在周期内的总发电量的比值进行评估。

式中:储能充电站运行周期即N,运行期内运行期内总发电量即E,年均发电量即。

(2)动态投资回收期。投入的资金,充电站都收回花费的时间。

(3)系统单位电量成本(平准化电力成本)。本研究中,即储能充电站全部折算为现值的寿命周期成本与年总发电量的比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第n年的发电量即,其他费用即,第n年运行成本即,系统残值即,初始投资即,系统运行年限即n,折现率即z。

(4)财务净现值。指的是在全寿命周期内,储能充电站预期现金流入与后期流出的差额。

2.2.2 多种群遗传算法

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MPGA)对所建立的储能电站的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MPGA这一算法改进自SGA(标准遗传算法)。在算法终止判据的选用方面,精英种群的引入和传统遗传代数判据相比,前者更合理。另外,在对电池容量等相关变量的最优解进行求解时,MPGA算法具有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

2.2.3 分析

某公司的充电站是1次置换次数,10年的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寿命,20年的系统运行寿命,1.9624元/kWh的服务及充电费。选取其的典型日负荷,将充电站的评估目标设定为“经济收益(全寿命周期)”,对最优容量配置模型的求解采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同时分析财务以及技术经济效益,从而实现经济性(全寿命周期)的评估。

经济性评估指标计算结果分别如表1所示。其给出的是储能电池有无配置的充电站系统的20年全寿命周期的年均发电量。

表1 经济性评估指标计算结果

和储能电池未配置的系统比较,储能电池配置后的年均发电量高出1786kWh。储能电池未配置时,系统为实现最佳的收益,和储能电池配置后的系统比较,具更少的发电量。

而关于资本动态回收年限,储能电池配置后,变为了4年,原本是12年,表明储能电池配置的系统具更大的年利润。但因为增加了成本,因此储能电池配置后,平准化电力成本提高2.1元/kWh,但考虑到财务净现值,尽管每度电成本提升,但全寿命周期的利润值有很大提升。

3 结语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的进步,今后使用电动汽车的人将不断增多,同时也会进一步提升电网的用电负荷。因此,有必要将储能电池以及相关的技术运用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中,使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节能与环保,从而促进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该产业的健康发展。而本文在实际的项目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充电站+储能电站”,并且对该模式进行了经济评估,结果显示社会和经济效益良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充电站发电量储能
基于红外线热成像仪设备在蓄电池充电站中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乌东德水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
“首充”
地产人的知识充电站,房导云学堂5月开讲!
2019年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3.5%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真要起飞了?
中国区域发电量与碳排放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