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患者临床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
2019-03-20罗军
罗军
【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肾内科患者的临床安全隐患以及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的肾内科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比较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结果 防范对策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护理制度落实和护理沟通的评分均比防范对策实施前的评分高,护理差错发生率比实施前低24.00%,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临床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肾内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医护人员要提高风险意识,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肾内科;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01
本次研究中,选取肾内科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护理患者在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并做出相应的管理对策,现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的肾内科的护理人员5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9.48±1.37)岁,中专护理人员16名,大专护理人员24名,本科护理人员10名,分析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对应的防范对策。
1.2 方法
1.2.1 肾内科的临床护理安全隐患
①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和肾内科疾病患者的增多,临床中的护理工作越来越重,医院的护理人员不能达到临床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因此,给临床护理工作中增加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同时,护理人员的资历参差不齐,临床经验缺乏,面对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出现误诊,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高,因此,护理人员的临床能力有限,工作不细致以及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②肾内科病房的老年患者多,患者需要转移病床的检查等,在病床转移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护士本身的失误,相关患者的住院单、用药单等记录数据会出现不及时更改等情况,因此,会导致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失误,甚至引起患者病情的误诊。③近年来,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主要是因为缺乏良好的沟通。护患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成为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重要原因。④肾内科病房治疗的部分老年患者自控能力弱,有时不能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控制饮食等,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不高,因此,护理风险增高,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或者引起医院与患者的法律纠纷。
1.2.2 防范对策
①定期培訓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和服务意识,结合患者的病情、家庭背景等基本资料,指导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学习心理疏导技巧,有利于护理工作的进展。②结合每位护理人员的学历、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自身条件,对每个护士人员进行训练,拓展护士人员的知识,增强护士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提高护士人员的工作能力,熟练护理的操作,同时增加对护士人员的法律学习。③介绍医院的环境,为患者的病情做详细介绍,让患者了解病情治疗的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等,同时为患者举例治疗成功的病理,安慰患者的心理,增强患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的评分比较
防范对策实施后,护理质量水平、护理制度落实和护理沟通的评分均比防范对策实施前的评分高,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临床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前后护理差错发生率的比较
防范对策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率为6.00%,比实施前低24.00%,防范对策实施前后的临床观察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近半年肾内科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在临床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艳兰,冯照新,范波胜.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140-141.
[2] 罗小珍,廖 倩,邓洁婷,等.安全隐患干预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信息,2013,9(29):602.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