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养老背景下湖南永州开发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的策略研究
2019-03-20熊蔓莲易梦姣张可李晓萍沈鲸
熊蔓莲 易梦姣 张可 李晓萍 沈鲸
摘 要:中部较发达城市养老问题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逐渐凸显,近年来我国异地养老在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践,为中部城市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趋向于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养老,且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质量更加看重。
关键词:异地养老 生态休闲养老 宜居地 永州市
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3亿,占据总人口的16.7%。人口急剧老龄化,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为异地养老的发展奠定了人口基础;随着收入的增加,部分老年人或其子女逐渐具备一定的异地养老消费能力,养老的思想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人们对“异地养老”接纳度提升;国家对养老这一社会问题高度重视,在金融、设施用地、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台多项政策,为解决养老问题提出若干指导意见。
近年来我国异地养老在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实践,为中部城市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实践依据。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会趋向于选择生态环境优良的地区养老,且对养老设施和服务的质量更加看重。在此趋势下笔者提出异地生态休闲养老,结合学界对异地养老和生态宜居地的理解,笔者认为异地生态休闲养老是指老年人离开现有住宅,到外地环境优美、适合老年进行休闲活动及群体居住的地方生活较长时间(1个月以上)的一種养老方式。
一、异地养老背景下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的发展趋势
“异地养老”这一概念最早是在整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机构闲置资源及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的背景下提出的。异地养老这种新型养老方式源自国外,在加拿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的国家广为流行,一种趋势是原居住地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的老年人为躲避恶劣气候多向气候环境优越地转移;另一趋势是经济发达去往经济欠发达、物价水平较低的地区养老。
中国的快速老龄化,也给异地养老带来了新动能,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广东、大连、浙江等地异地养老产业正发展。2003年大连同泰老年修养中心的异地养老实践被认做是国内机构服务式异地养老的发端;夏季酷热地区的老年人选择到北方养老,2015年黑龙江逐渐形成夏季“候鸟式”养老的品牌。冬季严寒地区的老年人选择到南方温暖地区养老,海南冬季“候鸟式”养老深受欢迎,发展前景广大;2016年保定承接首都北京养老产业,同年云南省民政厅表示将大力发展“养生、度假、休闲+养老院”模式的旅游养老等。
在异地养老的转移方面来看,国内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老年人一般会选择向生态环境优良、生活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OReilly等,1995;姜向群等,2012;袁开国等,2013)。 OReilly等通过调研西班牙海滨旅游地的退休移民发现地中海的宜人气候是吸引北欧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退休移民者前来定居养老的决定性因素(1995),在这类舒适性移居过程中气候、地形、水环境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姜向群的研究表明,在老年人的选择中,更中意那些环境优美、住房便宜、生活消费水平低、交通便利的地方(2012)。袁开国运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定量评估长株潭地区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结果表明,城市周围和自然景观良好的周边区域更适宜进行异地互动旅游养老(2013)。
二、永州发展生态休闲养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的发展背景
中部较发达城市养老问题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已逐渐凸显。以湖南省会城市长沙为例,截止2014年末,长沙共有养老机构149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9家、提供床位4500余张,民办养老机构31家、提供床位5300余张,乡镇敬老院109家、提供床位12000余张。2015年末长沙全市共有养老机构161家,养老机构床位数2.3万余张。2016年长沙养老机构床位数的需求量在5.6万张左右,缺口在3万张以上,养老机构床位数与需求量相比缺口较大(长沙统计局)。截止2017年,长沙市常住人口达791.81万人,比上年增加27.29万人,增幅为近年来最高,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达到138.13万人,占比17.44%。从经济供给的角度看,一个地区的潜在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供给、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而劳动力供给是使得生产效率提高的三因素之首。近几年长沙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
除长沙外,与湖南相近的一线城市如广州,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永州距广州400余公里、距长沙300余公里,土地面积广阔,且具备生态环境优良、安全事故少、市场物价稳定等一系列生态城市特征,适合老年人口居住。
(二)永州发展生态休闲养老的可行性
1.成本优势
永州市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3181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64平方公里,土地的建筑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57%,未利用用地占6.99%;与省会城市长沙619人/平方千米相比,人口密度仅有244人/平方千米的永州称得上是“地广人稀”。永州工业可用地价格较低廉,9200平方米土地的起始价格为287万元,每平方米工业用地价格约为312元,而据长沙市国土资源局数据(2017)显示长沙市市区工业用地价格在490-2120不等,土地价格较昂贵。低廉的土地价格能使投资企业减少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永州属于五线城市,相对一二线大城市来说生活成本较低,在花费相同的情况下可获得更高质量的消费与服务体验。
2.区位优势
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永州东接郴州市,东南抵广东省清远市,西南达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西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西北接邵阳市,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两条国道、十条省道在永州境内纵横交错,衡柳铁路和洛湛铁路在永州境内实现交汇,永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3.资源优势
(1)自然生态资源
永州境内多山地,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永州林业局数据(2017)统计,永州现有林地面积154.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4.70%,在地区气候调节、环境净化、水源涵养等多方面效益显著。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和12.45平方米,水岸、道路、村庄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92.4%、86.6%和33.7%,重要水源地绿化面积46.92万公顷,绿化率达93.1%。据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估结果显示,永州环境质量指数高达93.15。永州拥有舜皇山、九嶷山、阳明山等八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永州市共有大小河流733条,总长10515公里,境内河流分湘江、珠江和资江三大水系,其中湘江水系流域面积21464平方公里,占永州市总面积的96.09%,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2011年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认定湘江源头在永州市蓝山县境内,作为湘江上游城市,永州水生态环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人文历史资源
永州古称零陵,具有2000多年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古陵、庙、楼、阁、塔、桥、古碑、石刻等历史文化古迹2700多处,舜帝陵为代表的舜文化、柳子庙为地标的柳文化、以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为代表的理学文化、以怀素为代表的草書文化以及瑶族文化、碑刻文化、女书文化等造就了永州千百年的辉煌。
永州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的柳子庙坐落于零陵区潇水西岸、“九嶷圣地,德孝之源”的舜帝陵景区位于宁远县、八大碑林之一浯溪碑林位于祁阳县、传承中华瑰宝"女书文化"的江永县女书园、道县的“理学之源”周敦颐故里、还有极具特色的瑶民聚居地江华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为宜居地的搭建奠定了文化基石。
4.政策优势
(1)养老政策导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指出,统筹城市和农村养老资源,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91号)提到,到2020年,养老服务市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如今,中国“老龄化”加剧,养老问题形势严峻。在养老产业方面,我国需要更加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政府鼓励养老形式多样化。
(2)异地医保政策推进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20号)提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在此背景下,湖南省人社厅也在不断推进“异地医保”相关工作落实。《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管理办法(试行)》(湘人社发〔2017〕59号)明确,异地就医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支付部分实行直接结算。永州市政府积极响应相关文件,启动跨省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同时为进一步简化优化就医手续和流程推出了“取消所有就医地签字盖章程序,取消选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取消非转诊(急诊)备案人员限定备案有效期”的惠民便民政策。
(3)产业结构导向
《永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上年的20.7:35.1:44.2调整为19.3:34.9:45.8,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数据指出,永州市政府在不断深化产业结构改革,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占比。同时,永州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以市区为服务核心、主要交通干线为支撑、标志性景区为龙头,进行全域化发展布局,构筑“一心双核一带三板块”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0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8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0亿元。永州市政府不断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导向向第三产业倾斜。
三、永州发展生态休闲养老待解决的问题
(一)自身养老产业发展滞后
截至2017年年底,湖南60岁以上老人达到了1245.87万。但据刘燕屏(2018)的,截至2016年12月,永州市各类养老机构共957 家,养老床位20138张,仅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14%。且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养老不再局限于满足简单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老年人开始追求晚年生活的质量,永州多数现有养老机购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作为承接外地老年人口的养老宜居地而言,其自身养老设施数量及质量远跟不上养老需求。
(二)医疗条件落后
好的医疗条件无疑是搭建养老宜居地的一大关键因素。随着生理机能的日渐衰退,老年人患病几率高,诊疗时间长,看病就医于老年人而言是头等大事。先进的医疗设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成熟的医疗水平能对老年人选择养老地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据湖南统计局数据(2016),永州市医院、卫生院共64个,医院、卫生院床位共计9479张,医生(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370名,其中三甲医院仅3家,集中在冷水滩区和零陵区,相较于一二线城市而言,永州现有医疗条件对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的搭建未起到推动作用。
(三)民间资本对养老产业投资意愿低
对于企业家而言,养老产业存在的局限很突出:投入成本高、资金回笼慢,责任风险高等。据民政局(2015)一月份公布的数据,51%的民办养老机构收支只能持平,40%的民办养老机构长年处于亏损状态,能盈利的不足9%。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许多企业家的对养老产业投资意愿低。从近几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中可看出,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增速减缓,民间资本在养老产业投资上积极性不高。
(四)政策宣传不到位
永州属于中部地区五线城市,信息通达度较沿海发达城市低,许多养老新导向、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发展,但信息在当地的普及度不高。民众、企业对政策的了解渠道少、政府没有针对性的将具体政策通知到位。
四、永州生态休闲养老开发策略
(一)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开发特色养老项目
永州市拥有优良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古朴悠远的古代遗迹,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但永州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仍未出现,特色养老项目亦尚待发展。对永州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发展独具区域优势的“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能够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形成专属永州的产业品牌。开发特色养老项目,发展第三产业,激发经济活力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快速广泛的优势,对永州的特色养老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永州的养老品牌。纵向上,深度整合利用优势资源,开发永州的特色养老项目;横向上,广度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推广永州城市名片,二者缺一不可,相得益彰。
(二)加大专项政策宣传,规划生态养老用地
异地养老本质上是一种公共服务,养老服务事关公民的老年生活幸福指数,但市场并不能够保障每个公民的老年生活质量,唯有依靠政府,这才出现了政府和社会共同为老年人供给养老服务的局面。国家为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相关企业对福利政策了解的途径少,地方政府对于具体问题没有详细指导。所以应在相关专项政策下达的同时,有针对性的积极宣传,拓宽宣传渠道,加强对具体困难和问题的指导。
养老事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规划生态养老用地,一是解决了养老用地缺乏的问题,且能够保证土地租赁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优良;二是能够提升服务质量,对其他养老机构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三)构建区域一体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永州市医疗基础设施薄弱,仅仅依靠当地现有的医疗资源,还难以满足老人的养护和医疗需求。永州医疗机构可与长株潭优质医疗资源通过合作办医、远程诊疗、技术输出、人才培养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提高永州当地的医疗技术水平,促进区域间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医疗服务整体提高,减少选择在永州生态休闲养老老人的顾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改革现有的老年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保福利制度,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一体化的目标。异地养老还存在跨区域的就医治疗办理手续复杂的问题,同时增加了医疗成本。当地政府应进一步破除地域户籍壁垒,努力实现与其原居住地政策福利的共享对接,简化办理手续,实现省内、全国异地就医“一卡通”,努力促成异地就医全国联网系统。
(四)发展养老产业链,政企培育知名品牌
搭建单一的养老社区远不足以吸引客源市场,相关及支持产业如餐饮、旅游休闲、医疗护理、养老用品制造等产业与异地生态休闲养老产业的发展应当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的。只有搭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才能真正使异地生态休闲养老发展壮大。当地政府应当考虑受众人群的特殊性,从老年人特性出发,鼓励相关及支持产业的发展。
国内市场上现有的养老机构大多属单打独斗式,上海和佑养老集团、长沙康乐年华养老服务连锁机构等较大型的养老服务产业品牌影响力有限,而国际上发展比较成熟的知名养老集团如法国ORPEA已开始进军中国养老市场。永州缺乏代表性企业,老龄化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也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政府可与企业合资,或给予当地民办养老机构一些政策性指导,培育一个或多个高质量、高信誉的知名养老品牌,减少受众家庭异地養老的心理阻力,随品牌声誉的壮大可进行连锁化经营,形成规模效应的同时通过“名牌效应”吸引更多需求市场。
(五)搭建综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供给与市场之间应通过一个媒介实现信息的交换,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充当这个媒介的无疑是网络平台。将永州境内与生态休闲养老产业有关的信息通过平台实时发布,政府对平台进行监督,确保异地养老信息可靠性,方便受众进行选择。课题组成员曾就异地生态休闲智慧养老发表过相关论文,在对长沙老年市场的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养老机构存在精神、环境及设施上的不足:精神方面未重视老年人的社区融入度;环境方面一般养老院绿化程度低,且休息受到广场活动的影响;设施方面娱乐活动缺乏,监控设施不足,老年人的安全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基于这些不利因素,课题组成员提出要利用M2M、传感器网络、移动终端设备等智慧化媒介来搭建综合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何阳.李芬.政府治理异地养老的理论与实践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7(01).
[2] 袁开国,等. 基于GIS的异地互动旅游养老目的地适宜性评价[J].经济地理,2013(11).
[3] 袁开国,等. 国外关于异地旅游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3-12
[4] 郭亮,等.永州市珍稀树种资源现状及发展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8(11).
[5] 刘燕屏.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养老产业发展问题探析——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8(02).
[6] 潘剑锋,等.民办养老机构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以湖南永州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6(08).
[7] 王雯,张菲.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老年人异地养老服务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11).
[8] 张澜.异地互动养老的产业化发展的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8.
[9] 梅佳曦,等.泛在网络环境下异地生态休闲智慧养老服务新模式研究[J].中外交流,2017(12).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异地养老”背景下宜居地生态休闲养老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湖南永州为例》后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