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2019-03-20郭群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语言能力

郭群

【摘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输出思想)及通过语言理解他人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对这点理解得越深刻,那么把语言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的自觉性就会越高,教学效果就能越好。

【关键词】学生;培养;语言;能力

语言学博大精深,对语言的掌控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持有审慎态度,刻苦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學追求的目标,而听、说、读、写没有一项脱离思维。听和读属于对语言理解,说与写属于语言运用表达。理解和表达都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所以,语言能力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而思维活动才是它的内在本质。

一、开阔视野,增长智慧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做起,广泛阅读多方面书籍,以激起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增加学习欲望。并且,博览群书,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能体会知识的博大精深,更能理解人生的真谛,从而在写作时就如虎生翼,笔下生辉。作为教师,更要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扩展自己的见识,与时俱进,更好地传授给学生。并且,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促进学生多读书,从而得以更好发展。

二、循循善诱

教师不仅要以书为友,随着教材而读书,还要与学生为伴,随着学生的爱好而读书。纵然有些“陪读”的书籍,并不一定喜欢,但也要强迫自己看。只有这样,才能与学生站在同一视角探讨问题,从而正确理解学生的做法和观点,进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指导教育,师生关系就不会有代沟。同时,教师也可根据自身经验指导学生阅读,以达到“学生知其然,教师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三、让学生认识观后感的独特性

在学生读书之后,教师要引导其写读后感。“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看了一个作品后,把具体的感受或得到的启示诉诸笔端。可以是从作品中得来的感受、领悟的真谛、意会的思想,可以是受内容启发而引发的联想、体悟、思考等,可以是激发的理想和决心等,也可以是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表达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教师应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自己真心想要表达的东西。写出的文字不仅能够引起别人的共鸣,还应具有感染力,能够给读者启示的解读。

四、高效激发学习动力

在课堂上,只要学生都愿意积极回答问题,气氛就会温馨和谐,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就能积极思考问题,学习需求也会强烈而迫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他们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智慧。除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外,还要让语言富有激情,使学生有浓烈的学习劲头。此外,教师要带领他们享受大胆发言、主动思考的成就感,让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由疏导变成积极。同时,教师的板书要规范,文笔简洁,有条理,隽秀美观,让学生赏心悦目,引导学生做笔记言简意赅,简单深刻。教师的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别具风格,让他们感到有韵味、不枯燥,让学生觉得生活和学习如影随形,知识里面到处有生活的影子,身边处处有知识,使他们感到学习的趣味和价值,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激起他们兴趣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不仅要深入学生内心,让学生扎实地掌握学习内容,更要变换教学形式,使课堂有声有色、一片生机,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要时刻激发他们对学习和写作的热情,使每个孩子享受写作的乐趣,从而使他们有所收获,更具成就感。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育论坛,2010(3):15-26

[2]教育作文方法的指导。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103-106

猜你喜欢

培养语言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