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自媒体时代下的乌合之众
2019-03-20王晶晶
王晶晶
摘 要:随着无限流量和网络媒介的发展,手机自媒体时代已经不同于往昔的夕阳媒介时代。手机环境媒介下的网民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之间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展示出逐渐强大的集体潜意识力量。本文从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作为出发视角,去看待在新时代自媒体时代手机空间所呈现的这一网民群体的狂欢表现和心理特征。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乌合之众 网民群体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说:“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个体聚合构成所谓的合理群体, 就称之为“ 乌合之众”。[1]网络时代的乌合之众来势更加凶猛,也更加符合勒庞所分析出的群体的心理特征。手机的更新换代指示着新技术产生的同时,也带来了自媒体时代空间中的个体化为群体的一般现象。从传统意义上的通话手机已日益发展成伴随着视频、购物、办公等多元化一体的物质化无限延伸的机体,滋生了可命名为手机自媒体时代的乌合之众这一群体。这一新型无具体形象和性格的特殊群体纵横在网络空间的每一格局都自然携带着勒庞所指出的乌合之众的某些特点。
一、网民是野蛮人吗?
手机自媒体时代中蜂拥而至的无线端口中所涌入的成千上亿的群体,在手机所营造的网络世界漫游的同时,他们对网络时代所构成的破坏性的贡献相当于加速垂危者或死尸解体的细菌。当网络在群体的力量下蒸蒸日上时,使它在达到巅峰状态时总是群众,只有在这时,他们的目标才会达到一致性的统一。这种屈从群体势力下的统一在无法知道肇事者的法则下变得有恃无恐。网络提升了大众传播的手段,手机无限延伸了网络的空间,在面对报纸和电视,受众群体将个人意识置于冰冷的机体之上,做为独立思考的个体展示非凡的意识。后个人意识时代即手机时代的意义上,每一个手握手机的个体通过流量的坐骑前往网络世界构成群体,千真万确的群体时代到来了,也可以说流量群体时代到来了。
在这个无压力世界中,网民缺乏在现实世界中的束缚而抛弃虚伪的外衣成为无知的细菌。在群体构成的是现象中,此时的群体中的个体已和作为独立个人的意识发生了短暂的变化,可以说异质性被同质化了,群体足以被传染。此时的群体,单纯的易受暗示,易轻信,易相互传染成为一个脆弱的群体而相互取暖,等待聚集到一定可以壮大的群体时,他们便充满了力量,在力量无意识的冰山下,成群的个人足以具备摧毁的野蛮人的特质。在这种意义上,脆弱发展为野蛮只需不断的个体加入,这时的群体以具备新的特质,偏执、专横、保守,可以受更高强权的理智,也可以反抗软弱可欺者。
二、盲从者or独立者?
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觉得自己是无辜的。
重庆公交坠江事故发生时,仅凭一张照片,被冠之“红色轿车逆行”的报道被网友讨伐,“女司机”更是成为众矢之的,群众的热情出奇一致的集体性攻击女司机,甚至包括环球网、新浪新闻、新京报动新闻等媒体也加了这场毫无依据的讨伐。那么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女司机被解除控制,原因系公交车失控冲下围栏掉入江中导致了这一悲剧。在媒体舆论导向之下,作为群体性的网友在达成空前一致的原因又是什么?群体具有理性或受理性影响吗?勒庞指出:“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因此它也无法表现出任何批判精神,也就是说,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群体所接受的判断,仅仅是强加给它们的判断,而绝不是经过讨论后得到采纳的判断。”[2]带着强烈个人主观意识的个体在汇集成群体时,批判的观点达成一致,侵蚀的他们所批判的事件本身。
从独立者化身为盲从者的过程中超意识形态思想挥发,一旦念头开始入侵,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不同于独立的个人,无意识的品质开始占据上风,想象力在此发挥极大的作用,形成网络乌合之众即所谓的盲从者。盲从者在潜意识形态中,认为自我个体已经达到了思想批判的巅峰,无所畏惧书写自我的言辞,然而当舆论开始转向时,他们并不为自己的行为所负责,并转战到下一站地开始新的批判,每一次的批判个体从行为和心理上达到了自我主体的确认,对自我的认同迫使个体在得到心理满足感的同时,去抵达另一世界的自我,此时现实中的个人和网络时代的个体已构成一对镜像关系,电脑、手机、平板等自媒体时代寄托物成为转化不同自我的中转站,互为自我的双方在不同媒介的心理满足使网络世界个体弥补银幕前的同一自我在场的潜意识缺席。
三、系列狂欢的洗礼
以“双十一”为嚎头的购物狂欢,自2009起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愈演愈烈,由“双十一”活动影响之下构成的群体热衷于促销折扣的信念之中,乐此不疲的享受着每一次点击量所带来的心理快感。人的行为首先是受他们的信念习惯支配,这些信念调整着我们生活中最无足轻重的行动,最具独立性的精神也摆脱不了他们的影响。每年“双十一”在公布官方成交额的时刻,群众在此所贡献的力量也足以显示个体所贡献的战绩。网络热词“双十一编外人员”不断重復着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我们被铺天盖地的“双十一”广告所影响,深信在这一传染式的广告说教中所获得折扣,洗脑式不断重复让我们无力再去怀疑群体的选择,在加入群体的瞬间起,个体已在大众威力下缴械投降,用行动力证明自己的瞬间无理性意识状态。
狂欢从不曾消失,“双十二”在余欢下延续,我们在狂欢时代承袭着自我的喜悦感,预付定金成为我们进入群体狂欢的门票,丧失这一机会我们将会被群体时代所抛弃,被抛弃的个体在动摇的时刻也在心里状态上认同了群体的力量,数码时代在原著民的基础十分乐意接受外来移民,我们共同构成网络狂欢体。
四、结语
勒庞自1895年出版《乌合之众》这本书后,放在今日去解释当下社会的群体问题仍不过时,当我们带着批判的观点去重视这本巨著时,也从勒庞传递的视角去思考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民族在从野蛮状态发展到文明状态时,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的个人,民族的生命循环过程携带者我们每个个体的思考和判断,社会发展到自媒体时代的今日,我们在无法摆脱乌合之众的头衔下也要不断深思和检视。
注释
[1]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 第25页
[2]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 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