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法的浅谈
2019-03-20翁立松
翁立松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逐步进入深化改革时期,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并且和既定教育机制相偏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实现价值,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如果能够将互动教学模式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很符合目前教改实际需求,因为语文教师应当选好立足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敢于挣脱传统模式的束缚,营造一个欢乐、和谐,学生热情度高学习态度端正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文就对如何开展互动,营造良好氛围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报道整理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师生互动 课程改革
近年来,由于互动教学模式成效顯著,越来越多的课堂都开始普及,基于此经验,小学语文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传统灌输式的讲课方式,将更多的重点放在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当中,建立师生间和谐关系,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如此一来,学生们不会再像以前一样,被动接受知识,不情愿写作业,而会积极主动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保障课堂教学成果。
一、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师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中小学生教育课堂都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为课堂主体,但是灌输式的知识讲解,不仅对学生而已枯燥乏味,闭塞难懂,对老师而言也是毫无乐趣,师生之间的互动少之又少。通过走访观察实际课堂后发现,只有在公开课和展示课等具有竞赛性质的课堂,老师才会多多注重课堂的氛围。虽然平常也会留有让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但碍于教学任务的紧迫,一般都不会超过5分钟。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兴趣大大降低,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容易出现学生课堂犯困、不按时完成作业等现象,十分不利于小学语文的教学[2]。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师生之间很难维持或者形成平等关系,因为不论是课堂还是课下,教学主体都是教师,尤其是课堂上,大多数的时间都是教师在独自讲解,而仅有的提问环节是远远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甚至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还十分惧怕提问环节,怕自己回答不好会受到他人嘲笑,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经常默而不语,时间越来越长,听课的热情迅速降低,不再想要认真听讲。另外我国目前盛行的考试制度也让孩子们的学习意图发生了改变,不再愿意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更多的是机械记忆,这样的课堂氛围和课堂学习态度是急需整改的。
二、师生互动主要形式
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课堂互动形式就是提问,老师通过提问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一些易错知识点并重新重点讲解,但是教师提问也要具备技巧,不能盲目制定问题,为了提问而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不同难度,这样可以让学生保持学习主动性,最好能通过合适的引导让学生探究出正确答案,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很巧妙的化解了上述可能出现的现象,课堂氛围渐渐变得活泼,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这才是课堂提问的合适方法和最终目的[3]。
三、如何确保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一)丰富互动方式,准确把握时机
小学阶段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尤其是语文课,不仅是对接下来所有学习的启蒙,也是所有课程的基础,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适应之后中学乃至大学的各阶段学习,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低,社会认知能力低,管理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尽量将复杂内容简单化,便于理解,充分考虑掌握程度,进行阶段性的测试,还能利用情景模拟、课堂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且长期以来可以不断累积经验,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实现多元互动类型,总而言之,多样的课堂互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增强小学语文素养,培养学习兴趣[4]。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为了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教师必须要敢于创新,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全面激活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日常工作时,间接的渗透民主教学法,告知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想法,不要怕错,给予其充足的鼓励和尊重,在该说的时候勇于表达内心观点,教师此时适时引导而不是全盘托出,不能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将知识一股脑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就失去了课堂互动的意义和作用。
(三)维持良好师生关系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是要在学校长期接触的,二者之间最好可以建立起平等和谐,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且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更多的扮演引路人的角色,不要喧宾夺主,但是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生们建造良好学习环境,同时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教师可以时不时的以同龄人的身份去与学生亲密交流,聆听他们内心心声,之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让班级的大方向始终处于正轨。另外,学生与学生是有差别的,在教学上可以进行分层对待,因材施教,否则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可能会因为长期的受困而丧失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成果不佳,但是日常对待上不能因此而出现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若教师指导不起作用,可以建立小组,让学生们之间互相学习,这样不仅能带动落后生,还可提高班级凝聚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是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建立高效新型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因为通过这些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对广大身处一线教学岗位的小学语文教师而言,与学生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这样利于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拓展课堂互动的参与度,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被动接受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确定好大方向。
参考文献
[1] 张丽娟.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法的浅谈[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0):188.
[2] 黄莉.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 课外语文, 2016(1):9-9.
[3] 宁春梅. 浅谈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情感读本, 2016(20):67-67.
[4] 朱晓艳.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中的有效话语沟通[J]. 考试周刊, 2017(79):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