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分析和应用
2019-03-20昌鸣
昌鸣
摘 要: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中职计算机教育的重要课程,一直备受各个中职学校的重视,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程度的加深,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并且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力度较弱,无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先阐述了中职现阶段程序设计课程的发展现状,然后针对其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一些创新性较强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 程序设计 教学方法
前 言
程序设计课程不仅能够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到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其他计算机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时代的变革,使得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也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又或是考核方式,教师都要进行良好的创新,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社会输送更多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现状
(一)教学课时有限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都选择2+1模式的学习制度,学校对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课时制定较少,这使得在进行实际教学时,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能够进行更为深入的教学,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只是程序设计课程的基础知识,只能够理解一些教材中所列举的设计,不可以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
(二)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
由于程序设计课程的逻辑能力较强,且含有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弱,对于程序设计的学习无法提升兴趣。加之对计算机解题方式的认识不足,使得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认为此课程较为难学,心理出现了学习障碍,因而丧失了对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自信心[1]。因为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会有反常行为,譬如:上课睡觉、玩手机、不按时完成并上交作业等,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学不到知识,学的没有任何用处。
(三)程序课程重视程度低
学习程序设计,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图像处理及动画设计等课程不同,此些课程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而程序设计需要学习多种知识,因而无法在课堂中看到学习成果。使得一些中职领导者轻视了此门课程,降低了教师的教学兴趣,甚至有些学校将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从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移除。
(四)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
传统程序设计教学多以教师为教学主导,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在实践课程中,学生只是按照课本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编辑与调试,如果调试成功,那么表示教学目标已经完成。此种教学方式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相关语法知识及调试技巧,无法使学生真正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相类似的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考核,中职学校一般以书面的形式进行考查,此种方式不能够检测到学生全面化的学习效果,并且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
之所以产生以上教学问题,是因为大部分高中开始进行扩招,普及力度逐渐增强,这使得中职的生源及综合素质大幅度下降。最普遍的特点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特别是数学与英语的学习,严重阻碍了程序设计教学的有效进行。另外,教材无法满足现代中职教学的需要。现如今,中职的程序设计语言教材的实践性教学较弱、实训内容少,教材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不高,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与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需求不符,中职教育特色不明显。在面对这些教学漏洞时,要不断的摸索解决问题的着手点,以此使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增强主观能动性。
三、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堂的多种教学方法
(一)以兴趣为基准进行教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会受到兴趣的影响,能够将无效低效转换为有效高效,为了能够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可以以兴趣为基础进行教学,以此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讲述本专业的作用、内容等,使学生可以对所选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当前,各个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学生数量占比较大,这也充分的表明了计算机发展速度的提升,及社会对于本专业人才的需要。其次,要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的重要作用[2]。在进行教学时,不需要先为学生灌输复杂多变的电脑知识,而是可以从日常事件着手,为学生展示并让其了解到成绩统计程序、学籍查询程序、图书借阅程序,或是电视广告画面等,都是利用电脑程序编写出来的。还有不同网站的网页,搜索框的设置等都是程序编写的结果。然后,使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开设有一定的认知,要知道学习计算机,不仅要学会上网、打字等基础知识,为了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就要了解多种计算机操作工作,画面的设计操作,利用计算机对画面进行优化等,要学习好编程语言等知识。最后,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告诉学生大家都从零开始,只要认真学习,就能够掌握好每一点知识,进而激发其学习程序设计的热情。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置一个学习任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遇到困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从而在问题的驱动下,使学生可以主动的使用自己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及互动协作,在完成任务时,引导学生进行学生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此种教学方式是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法,需要创建目标性的任务及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式学习,从而在完成任务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其求知欲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进行程序设计理论教学时,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使课程教学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实训拓展及设计,在解决任务时,可以将任务分成多个小任务,通过完成每个小任务并进行总结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學习能力,进而使学生在实训程序编写时掌握好每一知识点。
比如:在学习图形界面的应用程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应用程序的构成组件有哪些,将其作为本节课的总任务,然后再将其分成分析AWT的概念、AWT与Swing的区别、AWT基本组件以及AWT容器组件的等多个子任务,加之后续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好图形界面应用程序的知识。
(三)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一般是在教师精心准备及指导下,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优选设计与组织,让学生对设置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使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及创新精神。讨论教学法主要有四大环节,一是设计问题,二是提供资料,三是启发思路,四是得出结论。将此方法运用到程序设计教学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程序设计的最大特征就是一题多解。抓住这一特征,在进行习题讲解时,利用讨论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以提问、分析、论证、判断等方式进行激烈探讨,以此使其能够相互启发、协作,进行分析、发现、解决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一些课外知识,还能够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四)归纳教学法
利用归纳教学法进行程序设计教学,教师需要抓住某一现象,并引导学生将其本质抽取出来,然后将问题一般规律总结出来。对于不同的学科知识,其表现出的现象及规律也存有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从典型现象着手,为学生设置思考问题,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最终找寻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及答案。在程序设计课程中,有着较多的编程语言,而编程语言有包括众多定义、语法规则及概念等,因其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质、难记忆、易出错,所以学生在学习上存有一定困难。但教师若是使用归纳教学法进行引导学生对归纳,将会改善教学效果。有关编程语言的定义、语法规则等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像是for…to…与do…while等命令,在语法规则上具有共同之处,对其进行归纳,学生只需记住其中一种命令用法,就能够延续出另一种命令用法。
(五)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就是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助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团队意识。在教學中运用此种方式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便于层次教学,增强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升其综合能力等,优点众多。使学生具备团队精神,通过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编程能力是程序设计学习的关键所在。如果在实践操作时,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比赛,又或是教师为每个学生分配不同的实践内容,就会降低学生的竞争意识,并且对学习失去兴趣,无法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中职学生的需求特征,转变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操作[3]。
比如:在学习用于绘图的C语言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为其配备时间任务,像是简单直方图的C语言程序设计、带有坐标的直方图C语言程序设计等。每个小组要选出一个小组长,组长的任务就是组织小组成员在课下收集资料、思考,然后在进行实践课程时将任务完成,并进行相互演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判,最终交换任务并讨论心得。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为指引者,只对学生存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指导,让学生进行自主解决,以此提升其学习能力。
(六)案例分析教学法
在进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有关程序设计语言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进行编程,能够有效的在实际需要中应用。利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使课内外教学有效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案例,扩展其知识视野,掌握更多应用技巧,并将其运用在实践之中,使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习致用。
所谓的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深入分析典型案例的方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典型的案例能够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对某一事实进行有效探讨,并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教学法的叙述形式多元化,能够展示出学生及教师的一些感性行为、情感等。由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内容较多,难度较大,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构成,若是只教授学生简单的抽象理论知识,是不足够的,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其运用到实际之中[4]。因此,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课堂中较为重要。另外,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教师要合理选择案例。
比如:学习Visual Basic语言,在讲解此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时,由于其理论较为抽象,很难讲述清楚,像是前测试循环和后测试循环的语句区别、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作用域,以及三种排序方法在操作时,其原理的差异等。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Visual Basic语言的理论知识时,要选择合理的案例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了解案例与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又或是利用流程图将程序整体执行过程描绘出来,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以此使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准确的掌握更多知识点。譬如起泡法的排序方式,其排序关键是要对数据进行比较与处理,所以在教授此知识点时,可以使用起泡法对六个数进行大小排序,利用图式比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起泡法的基本思路和编程要点。
在讲解实践部分时,主要为了提升学生编程技巧,可以使用MediaPlayer控件或MMcontrol控件等进行媒体播放器的编写,利用比较法的案例加以分析,从而使学生了解控件的使用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目的不是掌握其语法规则,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编程设计之中,做到学习致用。为了能够使学生能够掌握好更多程序设计知识,改善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可以使用讨论教学法、归纳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进行教学,进而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振飞.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职业,2016(17):27-28.
[2] 黄道炫.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项目教学实践探究——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项目教学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05):54-57.
[3] 钟华.C语言程序设计分层次教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14,12(13):195.
[4] 凌敏.以Java为例探析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J].电子制作,2013(1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