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
2019-03-20谭泽媚
谭泽媚
摘 要:德育教育是目前学校和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不仅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数学老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渗入德育思想,要深入挖掘德育教育的契机,充分的利用德育资源,只有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德育发展的目标,积极的开发和利用数学教学中的德育资源,才能够实现的德育教育的需求。本文通过从增强对数学知识中德育资源的挖掘、利用数学教材、生活情境德育教育等,对德育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德育资源 利用 开发 小学数学
前 言
小学数学是一种异于其他的文化传承,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具备数学逻辑思维,才能够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学生的三观,即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观、伦理观培养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学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利用数学教学中的道德资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传承德育文化作用。
一、增强对数学知识中德育资源的挖掘
(一)对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
数学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数学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数学创新精神、探索精神、求知精神以及数学理性精神等。通过对这些精神的培养,不仅是数学教学的目标,而且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具有探索能力、求知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后,基本上没有机会能够运用他们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并且在踏入社会之后,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就会把60%的知识所遗忘。然而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则是记忆最深刻的。以算学和图形为例: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法、图形面积的计算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但是对于勾股定理、概率等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斷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精神的最好阶段,因为这个时期的学生还正处于认知阶段,这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1]。
(二)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
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时代精神,而且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于数学来说,数学的发展几乎和人类的共同发展,并且通过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系统化的数学理论知识。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的逻辑思维,同时也为学生的素养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乘法口诀为例:学生在学习乘法口决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让学生进行乘法的计算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感受到数学的严谨和有趣,在让学生背诵从乘法口诀的时候,也可以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数学教材中包括了很多的数学技能,同时也具有丰富的数学人文内涵。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技能。
二、充分的利用数学教材
(一)提升数学教材的使用效率
在对数学教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除了应该对数学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之外,还具有很多体现德育的资源,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数学教材中的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接受到更好的思想教育。以数和代数为例:老师在讲解“数和代数”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花费几分钟的时间给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研究代数的数学家的经历,这样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代数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发展到现在,大约已经有了一两百年的时间。在我国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代数一词。在对代数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具有很多的代表人物,例如:祖冲之、华罗庚、韦达等,老师通过给学生讲解有关的数学的故事,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这样也有助于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2]。
(二)对数学教材中隐形的知识进行获取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所有的数学教材并不是都可以进行专门的德育教育,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很多的德育教学内容,并且也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体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些德育教育资源对学生的发展来说,看似没有大的用处,但是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多大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加和减(一)”的过程中,有我陪小树共同成长、有回收废品的内容,此时,数学老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告诉学生垃圾要分类处理和要保护树木,热爱环境的品德教育;这种德育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不需要数学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也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只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数学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挖掘数学教材中隐形的德育资源。
三、利用生活情境进行德育教育
数学教材中自身就具有很多的情境教学,数学老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的把德育教育结合到情境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让情境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还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把之前的数学教材进行再次编写,这样可以让旧有的课本重新焕发出新的功能,在教学的时候也要及时的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让教学变得更加具有德育教育的功能。以学习除法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分苹果、分草莓等学习内容,此时,老师就应该创建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学生也要积极的配合老师进行教学,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助,通过采用除法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这样就可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此时,学生不仅收获了同学友谊,而且也收获了德育教育[3]。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充分的挖掘数学知识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不仅可以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且还能更好的促进学生自身能力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成为一个品德兼优的学生,这样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曹峰.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6, 30(6):93-94.
[2] 薛文霞.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 新课程(小学), 2015(7):237-237.
[3] 张永红.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学周刊, 2017, 14(1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