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机制的探究

2019-03-20卫红李秀芳李莎莎李兴骥

西部论丛 2019年9期
关键词:保护机制著作权网络环境

卫红 李秀芳 李莎莎 李兴骥

摘 要:由于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在人民群众中普及开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及时的传递和接收信息。但是,人們必须意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隐患需要解决。目前网络上的危害性事件以侵权行为为代表,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的著作保护机制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期望能为保护用户的著作权利,避免侵权事件的发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环境 著作权 保护机制

1 分析目前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且网络上的信息种类繁多复杂,因而,网络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目前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泛滥,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如何有效的保护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

1.1 网络侵权行为

网络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以及间接侵权,直接侵权指的是行为人在没有经过创作者的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利用网络对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进行抄袭的行为,或者是在创作者还没有发表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在网络上发布创作者的作品。间接侵权是指行为人主观引诱他人实施侵权活动的行为,这都是著作权的侵权行为。

1.2 侵权范围逐渐扩大

由于虚拟网络的操作便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自己需要的文本、图片以及音视频的作品,并可以随意进行修改和上传。这给网络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同时也加剧了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行为的发生。最近几年,网络侵权事件不断增加,范围也不仅仅局限于抄袭文章,甚至包括了盗用视频素材,盗版游戏或应用软件等等问题。侵权行为的泛滥,导致网络环境氛围越来越差,人们因为担心自己的著作权问题,已经出现了不愿意在网络上授权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3 规范网络侵权的行为缺乏高新技术支持

目前的网络发展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注重的都是如何保证信息的快速及时的传播,在保障信息传播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时,没有给予虚拟世界中的各种权利归属、网络行为痕迹的保留等重要问题以足够的技术支持。信息管理技术无法适应网络环境的发展进程,以及相应的下载和浏览作品的范围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把控,从而滋生了不良的因素。

2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有效途径

网络环境下,创作者的作品被转换成虚拟数据信息的形式进行展示和传播,而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侵权问题都需要相应的制度进行管理和约束,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积极的思考相应的保护方式及途径,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对创作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2.1 依靠法律条例保护著作权

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应的著作权保护条例,通过推行法律条例,以法律的效力制约公民的行为得到规范。尤其应当针对网络环境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可以参考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的法律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制定适合我国网络发展环境的条例。并实行网络监督机制,设置专门的网络监督管理人员,当初出现侵权行为时,监管人员有权封停侵权账户,并删除其发布的内容。同时,要对侵权人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其向创作者道歉,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此外,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条例来规范侵权的范围,以及行为的严重性。根据抄袭情节的轻重进行相应的罚款措施,不断的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制度,避免不法分子根据条例中没有涉及到的漏洞“钻空子”,从根本上杜绝侵权行为的出现,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

2.2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

一个人的修养会体现在他的行为之中,因此,在网络环境当中公民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各级政府也应当加强对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宣传活动,在社区或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海报和条幅,鼓励人民群众对著作权侵权行为进行监督。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座谈会、交流会,培养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有的公民自身缺乏对著作权的认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原创作品的创作平台,但由于他们自身缺乏防范意识就会因此产生相应的侵权风险。因此,政府要为公民树立起对侵犯行为的防范意识,在网络上进行发表活动以及授权活动时都要考虑到相应的风险因素。政府部门还可以像公民们普及法律知识,鼓励公民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著作权,从而有效的减轻侵权行为带来的危害。

2.3 明确规定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范围

想要有效的保护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就需要对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范围进行规定。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都可以在网络上搜索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点,而许多的下载行为很难用规定做出判断,无法分别下载人是自己学习所需,还是要应用于什么途径当中。因此,网络管理者也对许多的作品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加水印,禁止复制粘贴等等。但是还是有存在着一定的抄袭现象,因此,明确作品的使用目的和使用范围非常重要,管理员可以设置相应的功能,比如只能预览作品的一个段落,或者只能预览几分钟。管理员将这种功能权限下放给创作者,由创作者自己掌握尺度。真正需要完整作品的人可以与创作者取得联系,由创作者选择开放个人的观看和使用的权限。

2.4 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想要保证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得到保护,网络相关的管理人员应当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管理和服务的技术,对技术进行更新,为网络规范行为提供技术性的支持,从而有效的防止侵权行为。而一旦发生侵权行为,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服务技术,与创作者进行沟通,了解事情的经过,调查事件的真相。将网络技术与法律保护条例有机的结合起来,为著作权提供坚实的保障。

3 结论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知识的共享提供了便利的交流渠道,要想保证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得到保护,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而网络技术人员也要完善网络服务技术。同时,公民自身也要树立好保护著作权的意识,自觉规范上网行为。共同促进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促进科技信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柯茜.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2017(13);

[2] 潘晨.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

猜你喜欢

保护机制著作权网络环境
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机制研究
大数据带来的影响及个人信息安全保护
数字出版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美味也有“著作权”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